从古至今,人们都认为知识是有价值的,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之名。
司马迁说:仁者爱万物,而智者备祸于未形,不仁不智,何以为国?
宋真宗赵恒都作诗劝学: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但我们在读书时,都认为这是老生常谈,感觉都是老掉牙的说辞,每一代都是如此劝说。其实这是真正的肺腑之言,因为你到了社会上,你会发现,知识其实是有价值的。
在读书时,我们认为知识是无用的,是因为九年是义务教育,而剩下学习的条件都是父母替你们创造的,我们不愁吃,不愁喝,有衣穿,有床睡。我们只需要学习,这时我们感觉知识是喂到嘴边的,高兴就吃了,不高兴就拉了。
到了升学阶段,我们也感觉,别人升学我也升,别人念书我也念,对自己想学什么,对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一部分人是懵懵懂懂,毫无概念的。真念了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不喜爱的专业也无所谓了。
到了社会上,离开了学校,离开了父母,你就会发现知识是可贵的,是有价值的。因为到了社会上,没有人会白白传授你知识,你要付出时间精力与金钱,但就算你付出了这些,你也未必能获得知识,或者你会发现获得的未必是想要的知识。
而且进入社会之后,你会有发现你有方方面面的事务,工作的,生活的,家庭的,你很难有大块的时间学习。你会有各种各样的支出,你会发现,温饱才是第一要务,这时,学习是一种奢望。
所以现在的我,既怀念当初无忧无虑念书的时代,也感谢在这个社会中能教导我知识的人,因为没有任何知识是无用的,所有知识都是有价值的,别人教给你知识,就像往你的口袋里塞钱一样。
当一个人教导你知识时,你不要考虑他的态度,不要考虑他的动机,不要考虑他的方法,你都要感恩,因为他把属于他的能力分享给了你。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挑山竹的时候,你看山竹底下的花纹有几瓣,有多少瓣就有多少块肉。这个知识看似无用,但如果你想挑瓣数多口感好的,这就是很有用的方法。而这种知识是一个售货员分享给我的,我就十分感激他。
知识是有价值的,我希望还能无忧无虑的学习知识的朋友,能学的多尽可能学的多,希望已经进社会的大朋友能排除万难,不断学习,毕竟,知识就是价值。
最后我在这里感谢能在这个复杂的,金钱至上的社会里给予我知识的人,我也十分感谢在我以往的时光里能够教导我的老师。其实所有老师,所有给予人知识的人都应该被感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