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亲戚

作者: 霍商效应 | 来源:发表于2020-05-01 15:59 被阅读0次

      今天迎来了2020年5月的第一天,早晨明艳的阳光告诉我今天是个大晴天,并且还很热。楼前屋后树梢上的鸟儿们总是起起落落,叽叽喳喳,与之对应的是楼下突然聚集了三五成群的人在过道里(可能人数众多屋里坐不下),也叽叽喳喳,议论纷纷好不热闹。原来楼下老奶奶家里的子女们(带着自己的子女)趁着五一假期来看望他们的老母亲。平日里显得落寞和孤寂的老屋(我们住的单元房是典型的老破小)平添了几分生机。

这是疫情过后第一个长假,在外的儿女都来看望老母亲。对于年长的人来说,节假日走亲戚是必不不可少的。子女们聚集在老人家里吃吃饭,聊聊天好不热闹。亲戚们聊天的话题永远离不开的家长里短,断断续续的议论谁家有几套房子,谁的单位发的工资与福利等。有时聊天的话题会转移到谁家女儿的陪嫁,谁家儿子结婚给了多少彩礼等等。亲戚通过聚在一起吃饭联络了感情,也互通了信息。其实维系亲戚们关系最总要的必定是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有时血缘关系也会显得特别无力,多数维系亲戚关系就要掺杂着物质关系与金钱关系。当所有关系掺杂金钱关系时,再好的关系都变得不再单纯了有些许的无奈。

      做为70后出生的我们来说,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不少有两三个的,也有多到四五个的。成年后的我们也会带着自己的配偶及孩子在节假日里去父母亲家走动。即便是不常走动的也会时不时打个电话,发个信息问候一下。在春节隔离期间我没有去我妈家里过年,一向不爱打电话的妈妈也在我们隔离不能外出期间打了好几个电话,不厌其烦地交代宅家不外出,勤洗手,非得下楼必须带好口罩等等。是的疫情阻止了我们走亲戚,但任然阻断不了亲情(尽管亲情有些许的无奈与不如意)。

      不知什么时候起网络里有一种观念,90年、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们对于亲戚的概念逐渐模糊了,他们大对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没有自己的亲的兄弟姐妹,只有亲戚家里的表亲兄弟姐妹。对于自我意识强烈的一代孩子们来说,走亲访友不再是他们的必选项。孤单中长大的他们内心更加独立、更加丰富。现在的孩子对于亲戚们的家长里短,相互联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融不进的圈子,不必看的脸色,不再任意迁就他人也不失为另一种生活选择。不必去争论谁对谁错,因为生活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彩了。

      午饭过后楼前屋后树梢上的鸟儿也不再叽叽喳喳了,部分的鸟儿已经疲倦归巢了。楼下老奶奶家渐渐安静了,子女们吃过中饭稍事休息逐个的离开。短暂的热闹也归于平静,辛苦盼望子女归家的老奶奶也累了。不知她的心里是否盼望下一次的相聚,这就是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生活,其实任何人的生活都无关对错,只是生活的时代不同罢了,只是选择生活的方式不同罢了。

相关文章

  • 过年,都怕走亲戚吗?

    小的时候喜欢走亲戚,长大了不喜欢走亲戚。 小时候过年喜欢走亲戚,是因为孩子们喜欢热闹,喜欢压岁钱。 长大后走亲戚,...

  • 走亲戚

    我姑姑家住在新绛县。星期六我去姑姑家走亲戚。 我们去看电影《捉妖记》,我们用了一个钟头才看完。我们出影院去...

  • “走亲戚”

    谷雨时节,春将尽,夏将至!万物繁茂生长,据说还有走亲戚串门习俗。

  • 走亲戚

    周六,表弟打来电话,他的新房子入伙了,邀请我们去玩玩。想着在家无事,索性就带着妈妈去西安看看小姨吧。小姨是表弟妈妈...

  • 走亲戚

    又是一年的中秋,每到过节,走亲访友成了常态化的一种交往方式,尽管那些月饼牛奶总是在做着单调的重复,在流通中那种传统...

  • 走亲戚

    我妈轮流照顾现在二姐家。十一长假,我和侄子一家三口都去二姐家串亲戚。 侄子家在省城,二姐家在农村。侄子想去山上看风...

  • 走亲戚

    走亲戚乃过年每家每户必备程序。逢重要之亲,需先洗头洗澡更衣换妆,上至发巾,下至袜色,细至指色,粗至配饰,无一不要细...

  • 走亲戚

    一等,二等,等了一个星期左右,雪隔两天下一次,老是不晴天。 终于,正月初十,雪化的差不多了。 爸爸抱着小妹妹,妈妈...

  • 走亲戚

    今天一大早妈妈带我和姐姐去街上买了好多好吃的,因为我们今天得去走亲戚,去姥姥家。我们买了水果和肉,妈妈就开着...

  • 走亲戚

    今天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一同来到外婆家,同行的还有我的弟弟。来到外婆家,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表弟他的名字叫张无闻。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亲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gf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