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从早饭后就开始整理这个实录。这是我主动揽的活儿。说实话,挺累人的。也没做过,一个环节反复看四五遍才能理清楚写完整。一直做到下午4点学生返校,剩了一点晚上接着干。耗时巨大。可是,我愿意多做点,多学点,傻傻地下点死功夫,只要能有所悟,有所得,有所长进。
细细品味,高冉的课有大家风范,不愧是六年前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市教研员。
《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
执教/高冉 整理/ 孙秋备
一、课前热身,方法指导
课前看《朗读者》片头视频
师:我们开始上课。同学们对刚才看到的视频是不是很熟悉啊?它是哪个文化节目?
生:《朗读者》
师:对。这是《朗读者》的片头。我觉得,这是向全国人民发出的阅读者邀请。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整齐林立在书架上的一排排一列列的图书。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阅读者,怎样才能读完更多的书呢?这节课,我想教给同学们一些阅读方法:抓关键语句读多文本,用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阅读。今天的多文本阅读课将学习三篇课文,请大家共读课题和作者:
(屏显)
多文本阅读
壹:《目送》龙应台
贰:《我的母亲》丰子恺
叁:《老海棠树》史铁生
生读课题、作者。
《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二、抓关键段,学习《目送》
(一)析结构
师:我们今天的多文本之旅,就从龙应台的《目送》开始了。想要读多文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我们就要读得快、抓得准。就《目送》这篇文章来说,一些重复的段落可以帮助我们阅读。浏览全文,看谁先找着这些段落。
生快速浏览文本。
师:哪位同学找着了?
生1:第9段和第16段都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师:这位同学发言清楚,语速适当。我们来看一看,课文当中有两个段落完全一样。作者往往为了强调他的意图而重复一些段落,我们称这样的段落为:
生齐:关键段。
师:抓关键段,是我们快速读懂一篇文章的重要手段。咱们来看一看,这两个段落前后分别写了什么?
生2:第9段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写了……
师:把”目送“两个字加进去概括。
生2:前一部分写了与儿子的目送,后一部分写了与父亲的目送。
师:抓住了关键段,我们很快就理清了这篇文章的结构。请同学们共读这个关键段,思考:这个关键段段写了什么?
生共读。
生3:这一段写了作者感悟到了父女母子一场意味着什么。
师:你发言很有条理。这段作者是在感慨目送时的心情。那么,作者目送儿子、父亲时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关键段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我们就急于知道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预习,和同桌交流,用“作者目送儿子_________、作者目送父亲___________”的句式概括文章两部分具体记叙的内容。
(二)知内容
生4:作者目送儿子背着书包进入校园、目送儿子进入机场、目送儿子乘公交车去上学。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详细。我想请你更简略一些。再来试一试。
生5:作者目送儿子上小学、目送儿子到美国做交换生、目送儿子上大学。
师:嗯。这样说就简洁一些。谁来接着说?
生6:作者目送父亲开车离开、目送父亲坐轮椅被推入病房、目送父亲被火化。
师:这位同学学得很快。
师:我们知道了全文的内容,共写了几件事?
生齐:六件事。
师:我们还知道了作者在目送当中的感悟。每学一篇文章,我们都要在把握了结构感知了内容之后,做以整体概括。请你用“本文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的句式来说一说。
生7:《目送》写了作者与儿子和父亲之间的事情,表达了对亲人的依恋和不舍。
生8:也表达了对人生、对生命的审视和思考。
师:抓住关键段,我们很快读懂了文章所写的事件所表达的情感。
生9:要珍惜亲情,珍惜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
师: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对亲情充满珍视,对亲人满怀不舍,又带着淡淡的忧伤和落寞。2014年她的父亲去世,这一年《目送》一书成稿,作者带着哀伤和悲痛写下了这一名篇。
(三)悟情感
师:我们不仅要通过关键段读懂文本,还要把关键段读出情感。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出声的方式,是最好的表达情感的方式。谁愿意来读一读。
一生朗读
配乐,女生朗读。师生深情共读。
师:不必追的亲情太多太多,不必追的亲人也常常被文学家诉诸笔端。今天,多文本阅读的第二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丰子恺的《我的母亲》。
《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三、抓关键句,学习《我的母亲》
师:刚才在《目送》中我们抓的是关键段。这篇文章中有没有关键段?
生1:有。
师:谁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关键段?
生2:第二段。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
师:同学们同意她找的关键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是关键段?
生3:因为这句话在后文的段落里不断出现。
师:关键段的特点是不断地在文中重复出现,来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情感。《目送》中第9段和第16段是完全一样的文字。这篇文章不是这样,刚才大家找到的这个段落,在后文中被拆开重组了。那么在这篇文章中,我们要抓的就不是关键段,而是……
生齐:关键句。
(一)找变化
师:预习时,我让大家划出各段与第二段相似的句子。我们会发现,它们与第二段不完全相同。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它们与第二段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后文中这些句子的出现有什么变化?请你快速浏览自己划出的句子,说说变化在哪里?
师:有点难?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生4:后文的这些句子后面都写了很多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生活场景。
生5:后文“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和“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这两句的顺序与第二段不同。
师:这位同学眼光非常敏锐。第二段先写”八仙椅子“,再写“眼睛”和口角的微笑。后文再出现这三个句子时却不断改变这一顺序。作者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变化呢?《目送》里两个段落完全重复地出现,我们知道,作者是为了强调对亲人别离的不舍。那么,这篇文章重复出现的句子又在强调什么呢?
(二)知用意
师:比如第三段,文章先出现”八仙椅子“,然后写这个椅子是怎样的位置,母亲坐在八仙椅子上做了些什么,最后写母亲“口角上表出笑容”,“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由此可知,本段作者要强调什么?
生6:八仙椅子。
师:为什么要先写椅子?作者是要强调母亲坐的这个位子的不安稳不便利不舒服,强调母亲的劳累和不易。请同学们看看第六段怎样写母亲眼睛的光辉和口角的笑容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快速出声读第六段。
师:关键句在这一段有没有变化?有什么变化?
生7:顺序发生了变化。
生8:先写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再写口角的笑容。
师:关键句还出现一处呢……
生9:后半段先写口角的笑容,后写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
师:这一段关键句出现了两次,顺序却是完全相反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生10:第一次是“我”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母亲先告诫我,再关照“我”的饮食起居。第二次是“我”放假归来,母亲先用微笑迎接“我”,然后探问学业,眼睛里就“发出严肃的光辉”。
师:理解的很准确。这样的文字塑造出一个怎样的母亲?
生11:生动刻画了一个在“我”生活上很慈爱,对“我”为人处事、学习上很严厉的母亲形象。
师:这位同学很善于利用课文中的信息。
生12:我读到了一位在生活上关心孩子,在学业上又严厉要求孩子的母亲。
师:这是一位特别善于教子,特别善于训导儿子又时常给儿子鼓励和温暖的母亲。
师: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阅读这一篇文章的?
生齐:抓关键句。
师:请同学们看最后一段。关键句出现在哪里?
生齐答。
师:在文章的末段,关键句又出现了两次。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关键句不仅仅是重复出现的句子。大家请看这一句: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这句话写的特别好,集中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这个句子。
生朗读句子。
师:请带着情感来读一读。
生再读。
男生读。集体读: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
师:丰子恺是我国的散文家、漫画家、音乐教育家、美术教育家等等,集诸多成就于一身的文化大师。我们由这篇文章可以推想,他的母亲是对他的成长树立过榜样、把持过方向,给出过训导的伟大的母亲。在中国文坛中,还有一位让很多人钦佩的残疾人作家,他是--
生齐:史铁生
师:我们课本中有他的作品《秋天的怀念》,那是史铁生怀念他的母亲的文字。他还有一个特别感念的人---奶奶。《老海棠树》就是他为纪念奶奶而写的文章。
《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四、抓关键词,学习《老海棠树》
师:学习《目送》,我们抓住了关键段;学习《我的母亲》,我们抓住了关键句。那么学《老海棠树》,我们要抓什么?
生齐:关键词。
师:真聪明。因为不是每一篇文章都像《目送》那样,有明显的串联全篇的关键段落。但只要是散文,就符合“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就常常会有一条线索把那些看似零散的素材贯穿起来。那么,我们先来找一找这篇文章的关键词。
(一)寻线索词
师:你觉得这篇文章的线索词是什么?
生齐:老海棠树。
师:噢,老海棠树从头到尾都有,而且,只要有老海棠树就有奶奶。除了这个明显的线索,还有没有?散文往往不只是一条线索的。
生1:劳动
师:为什么?
生2:因为文中奶奶在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在劳动。
师:只要有老海棠树就有奶奶,而奶奶总在劳动。还有吗?
生3:得跟上时代。
师:这句话虽然只出现过一次,但很关键,它反映了奶奶的思想境界。还有吗?
生4:春、夏、秋、冬
师:真聪明。大家看,文章中写四季时用了怎样的词语。“春天”、“或者夏天”、“有年秋天”“所有冬天”,所以,四个季节其实概括的是奶奶的一生。这是一条线索。
师:同学们,文章的标题是线索,奶奶的行动是线索,奶奶的思想是线索,时间是线索。这些线索找出来了,你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清晰的把握。春天奶奶做什么?
生5:春天奶奶坐在老海棠树下糊纸袋
生6:夏天奶奶坐在老海棠树下补花
生7:有一年秋天奶奶在昏暗的早晨扫院子,冬天奶奶在灯下学习
师:一年四季奶奶都没有停止过劳动,也没有停止过学习。作者塑造的奶奶的形象就跃然纸上。这就是抓关键词。
(二)寻感情词
师:散文是抒发作者情感的文体,除了同学们找的线索词,我们还可以找另一种词---感情词。你觉得这篇文章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语是什么?
生8:思念和痛苦。在第9段。
师:我们来读一读文章最后一句。
生读
师:最能表现作者情感的词是哪一个?
生9:痛悔
师:为什么?结合全文想一想,春天、夏天、秋天一直到冬天,“我”为什么痛悔?
生10:春天,奶奶让“我”糊纸盒,“我”却在唱歌;夏天时,奶奶让“我”洗菜,“我胡乱一洗了事”。秋天奶奶扫院子,不让“我”帮她扫;冬天,奶奶拿着报纸问“我”,“我”故意说了让奶奶伤心的话。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关键句子思考问题。“我”痛悔的原因是奶奶一直在劳动,“我”没有去帮助她,也没有真正地理解她。最痛悔的是“我”不但没帮助奶奶,还打击了奶奶跟上时代的期望和信念。通过抓住文章的关键词,我们认识了奶奶。那么,你能说说《老海棠树》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奶奶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11:一位希望把自己变得更有用、能跟上是时代的奶奶。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和愧疚。老海棠树象征了奶奶的命运。
师:你表达的很清晰。这篇文章,我们是通过抓关键词来学习的。这节课上到这里,我想大家都会有所收获的。请同学们齐读文章末尾几句,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隔着老海棠树遥望生命的奶奶。我给大家配上音乐,语速可以稍慢一些。
生配乐朗读。
师:残疾作家史铁生用他生命的笔触写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1984年,文章中提到的《奶奶的星星》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奖。
《目送》《我的母亲》《老海棠树》教学实录五、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几篇课文?
生12:三篇。
师:你学到了什么方法?
生13:抓关键段、关键句、关键词。
师:还记不记得我们这节课的标题是什么?
生14:抓关键语句读多文本。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应该抓哪些关键语句?
生15:抓反复出现的句子。
生16:抓集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词句。
生17:抓线索词、情感词。
师:读多文本,读了三篇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生18:我认识了作者笔下的三位亲人。
生19:我读出了作者思念自己的亲人
生20:我读到了作者在文中传递的情感。
师:写人的散文就是通过叙事,通过平实的语言来传递情感。把很多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来读,这就是多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是同学们博览群书道路上的一个必经过程,会让你感受更多美好。今天,我们学到了一些方法,希望同学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阅读着,并成为一个有方法的阅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