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农民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安稳,最老实,最可靠同时也是最可怕,对于社会破坏力最大,最让统治者不放心的一个群体。
学者张宏杰先生曾经这样形容中国农民“他们总是最能忍受痛苦 ,同时他们也最具有对于社会压力的反弹力。”
其实,中国古代农民最本分,他们不断忍受着社会最底层的压力,他们吃不饱穿不暖,他们大多数人受教育程度过低,只知道侍候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因为受教育程度过低导致他们不重视获利更大的商业或其他经济收入来源,因为没有足够的经济来源就不足以支撑一个家庭的教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说法也只是存在在宋朝,当然也只有宋朝有这样的实力把这句话变为现实,宋一朝平民入仕率达到百分之八十多,可谓创造了中国古代王朝之最。“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说明了宋朝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普通百姓都能填词作赋 。可是到了宋朝以后农民大多数没有如此大的跨越,一个农民家庭至少要经过三代的持续奋斗,才可以脱离这个苦海,跻身中上层社会。但大多数人仍然脱离不了土地,他们继续在土地上奋斗,没有闲暇时间培养子弟,子弟长大以后也不重视教育,继续这前辈的事业。
由此循环往复农民、土地、教育程度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关系,这个关系直到现在依然深深影响着中国几亿农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