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听音频/深刻解读
然后,看书评/真知灼见
建议,读札记/感同身受
每天听本书 | 大企业读书会出品
【音频链接请点击收听】《我在底层的生活》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作品《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员》的感悟。此书英文原名《Nickel and Dimed: On (Not) Getting By in America》更为形象,底层人民数着硬币过生活的状态是如何,让我们跟随小编来走近这本书,了解底层生活的面貌。
书籍简介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员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 著 林家瑄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为了体验底层人民的生活,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去餐厅当女招待,去女佣公司做保洁,去沃尔玛超市当售货员。她把这段打工经历写成了这本《我在底层的生活》,她的结论是,一个人靠辛勤的汗水,很难养活自己。
你将听到:
1.穷人为什么没有理财计划?
2.做保洁的小时工为什么最受歧视?
3.低薪工作者的心理会受到怎样的打击?
4.富人及中产阶级是否对穷人采取了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
大企业读书会编辑书评
各位亲爱的书友们晚上好,今天我们开始共读芭芭拉·艾伦瑞克的《我在底层的生活》。
这本书一共四个章节,被拆分为十个主题点。建议今日读完“第二章:在缅因州擦擦抹抹”,第61页至98页。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作者芭芭拉有了佛罗里达州的租房和求职经验,来到缅因州显得更为游刃有余。
在白人遍布的缅因州,芭芭拉发现一个问题,尽管劳动力供少于求,但劳动力依然处于被动位置。
今天,跟我一起共读第二章前半部分,看看芭芭拉如何融入一个新环境,开始一段新的探索过程。同时,带着以上的问题,翻开书本,一起进入缅因州的底层生活,学习作者芭芭拉·艾伦瑞克是如何面对困难吧。
希望我的领读,能给您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01
芭芭拉当了一个月服务生后,驱车抵达缅因州,经过三番四次的对比,终于在蓝天堂汽车旅馆找到住处。她又不得不面对房租对生活的消耗,以及找工作所面对的困境。
在西屿,她发现“尽可能应征越多的工作越好,因为就算贴出征人广告,也不一定表示业主立即需要人。”也就是说,无论在哪座城市,劳动力是否短缺,定制市场规则的永远是资本家。劳动力永远处于被动位置。
在缅因州要维持生活,同样光做一份工作远远不够。“在新版的供需法则中,工作时如此廉价,以致于劳工必须尽可能找越多的工作越好。”
芭芭拉开始了在女佣公司做保洁员的生活。而这份工作不用涉及棘手的人际关系,甚至不必对清洁人员有罪恶感。顾客只跟经理沟通交涉便可。
为了维持生活,芭芭拉不得不兼任两份工作。一边做保洁员,为客户打扫房间,一边在老年中心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而女佣公司向客户收取的时薪为25美元,但保洁员们每小时只能拿到6.25美元。
那些底层人不需要找客户,只需不断付出劳动力。但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资本家成了最大的收益方,劳动者处于边缘地位,不断地受到压榨。
02
在某些公司不需要先前当过清洁人员的人,给出的理由是她们会抗拒公司才行的系统。作为应聘者,不得不清空大脑,忘掉之前的家事经验。
在做家庭清洁时,为了方便清扫,不得不将房间分成若干部分。作者提到,别在抹布上抹过多的清洁剂,因为这会耽误清扫时间。将各种成本压榨到极限,来完成保洁任务。
但在录像培训中,根本未提到水和细菌的问题。也即是说,对于保洁员而言,“我们的敌人只存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所需要的干净程度,也仅是除掉可能看到或者摸到的不洁物。
但现实并不如录像那样轻松,保洁员们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将房子清扫完毕。而在面试时,曾许诺的30分钟午餐休息时间,在现实中仅变成在便利店5分钟的上厕所时间。
有些人由于贫困,体力补充远远跟不上消耗。
03
保洁公司的广告永远是那么光鲜亮丽。甚至有家政公司在广告册上自夸”我们用老派的方式情节地板:双手与膝盖并用”。
但实际上,她们每天汗流浃背地擦玻璃、抹桌子、刷马桶、吸地板,认认真真刷干净马桶里的屎渍捡干净大浴缸里的阴毛,还要跪在地上屁眼儿朝天用抹布一点一点擦干净地板上的污渍。
在实际上,本可以用拖把直接解决,但是老板却坚持认为“匍匐在地的清洁方式,绝对是女佣公司的卖点”,将保洁员作为“人”的尊严弃之不管。
虽然条件艰苦,但探索依然要照常进行。芭芭拉始终保持充满活力、乐于协作的工作态度,完全符合老板的期待。
芭芭拉对底层人充满着同情,但无力改变。虽然低头在地,用卑微清扫房子的污渍,但却除不尽内心的卑微。
大企业读书会书友札记
为了寻找底层贫穷的真相,芭芭拉·艾伦瑞克隐藏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潜入美国的底层社会,去体验底薪阶层是如何挣扎求生的。她为此制定了严苛的执行标准,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力求贴近低薪阶层的生存实态。在化身底层劳工的这段期间,她流转于不同城市、不同行业,先后当过服务员、旅馆服务员、清洁女工、看护之家助手以及沃尔玛的售货员,也遇到了许多拥有不同背景、个性迥异的上司与同事。作者将自己在基本生活线上挣扎的经历描述得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现了底层劳工在薪资、住房、医疗、雇佣关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实态。
书友感悟
底层生活的面貌
——读《我在底层的生活:当专栏作家化身女服务员》
“失业必然导致贫困,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吗?”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芭芭拉·艾瑞克潜入美国社会的底层,身体力行,通过担任餐厅服务员、清洁女佣、养老院助手、沃尔玛销售员等工作,探寻时薪6到7美元的劳工们的生存之道,为我们展示低薪阶层的真实生活状态。
调查的结果很悲哀,事实是低薪劳工根本没有“生存之道”。即便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周工作7天,低薪劳工的生活也只是苦苦挣扎,风吹草动就能将脆弱的生活系统推向崩溃边缘,而贫困及其并发症总在头顶闪耀红灯,令人寝食难安。
低薪首先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由于一份工作的薪水无法覆盖食物和住房支出,低薪劳工必须工作更长的时间,而长期沉重的工作不断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迫使无法支付健康保险的这群人在高昂的医疗成本面前,陷入挣钱买药和忍痛工作的两难境地。健康受损与年纪的增长,又降低了这些劳工的竞争力,将本就处在劳动力市场弱势一方的人,推向更艰难的境地。
也许会问,在美国这样劳动力不足的社会,为什么劳工反而处于市场的弱势地位?供需关系的跷跷板本应提高他们的待遇和地位,但芭芭拉的实践却为我们展示了资方的“共谋”。市场确实需要服务员、清洁工、售货员,然而无论是在大型连锁超市,还是在本地的养老院,无论是在佛罗里达州,还是在缅因州,底层劳动力市场的薪酬水平和工作强度,都跨越行业和地区而保持了“惊奇的”一致:贫困和缺少社会支持的低薪劳工,既缺少工作信息,又冒不起短期失业的风险,因而只能在目力所及的狭小范围内,挑选相对没那么糟糕的工作。
从餐厅到工厂,从超市到别墅,底层劳工的头顶和心里总有一张沉重的防弹玻璃天花板。剥夺尊严的入职药检、无休无止的工作、管理层的持续怀疑与严密监控,从精神和体力上将劳工们耗尽。他们像蒙头拉磨的驴一样,被困在了原地,只能日复一日地转圈。相比体力上的剥削,精神上的压抑和羞辱是更沉重的枷锁。事无巨细的规定,时刻展示着歧视和怀疑的潜台词;沉默的集体压力和鼓励检举的氛围,阻碍劳工的团结和抗争。在这样一种森严的环境中工作,人总是很难抵挡阵阵袭来的自我怀疑和贬低,“叛逆”力量就这样被消解于无形。
更忧心的问题是社会的视而不见和对底层劳工的“污名化”。流行文化总是在展示衣香鬓影和宝马香车,宣扬白手起家和天道酬勤,似乎仅仅通过勤劳奋斗就可以跻身上流社会,而贫穷只是暂时状况和个人问题,事实上,这样一种不负责任的宣传是将贫困的原因暗示为个人道德的缺陷,以及由此而来的生活上的堕落。但是,芭芭拉的体验和观察指出,低薪劳工并不比中产阶级懒惰,他们的工作同样需要大量的技巧和专注力,从来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底层劳工存在道德和认知上的缺陷。拖住他们脚步的因素复杂且多样,而这些障碍相互作用,将他们深深困在泥潭之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下沉。暂且不说家庭影响和教育不足等成长时期的因素,单就进入低薪市场后来看,繁重而重复的工作,阻碍他们获得其他的职业技能,而社会支持的严重缺失,又在物质和精神上加重了他们的压力,处于底层的劳工们看不到向上流动的通路。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贫困的代际传递,就像资本的代际传递一样,普遍来讲,我们可以通过衡量父母的资源和阶层,预计孩子未来的社会阶层。贫困的父母,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牺牲对子女的教养和投入,而对于先天资源不足的人来说,阶层内流动或者向下流动,总比向上流动容易太多,直到他们坠入“看不见的底层”。
这样一幅悲惨世界的画像仅仅存在于美国吗?当我们在快消时尚大卖场挑选着廉价的服装时,是否注意到那些“Made in Vietnam”、“Made in Pakistan”的标签?当我们在高楼大厦之间穿梭时,是否注意到工地上灰头土脸的建筑工人?当我们谈论社会进步的时候,是否真的知道有多少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罪恶感,你也许会小心翼翼地这么想。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对不对?但罪恶感根本不够,我们真正应该有的感受应该是羞愧。当某个人为了一份养不起自己的薪资而工作时(例如她必须挨饿才能让你吃到更便宜而方便的食物),那么她是为你做了极大的牺牲,她用自己的能力、健康和生命的一部分为代价,给你一份赠礼。社会赞许地称这些人为‘贫困工作者’,实际上他们才是我们社会上的大慈善家……成为一名贫困工作者,就是成为一名匿名捐赠者,一个没有名字的恩人,无名地奉献给自己以外的所有人。”
稍微留心,就可以发现,“穷忙”已经是一种跨文化、地区的现象,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仅仅展现同情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