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不上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态来听飓风老师的课的。大概是因为自己不想与新教育脱节吧,大概是想一如既往支持我们学校的新教育改革,大概是想窥探一下我那些可爱的同事们在我缺席的时候都干了什么,也许是我自己想听听飓风老师这样咖级别的专家是如何在自己的教育生活中与孩子们相处的吧。总之,我静静的听着,没有负担的,没有压力的听着。
之前培训都要准备好小本子,准备好记笔记,甚至不断的拍PPT,而自己因为没有这些作业和心得的压力,反而听起来津津有味了。你看我,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和婆婆聊着天,一边还在耳朵里塞了一个蓝牙耳机,“偷听”飓风老师的第二讲。
没有截课件图,只是随心所欲得着,也记录一下自己的体会吧。总结起来,大概就是规则的制定与执行。每个时间点学生要做什么,每件错误背后都有什么缘由,学生能够自主管理教室等等。自主管理首先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自律意识,而学生的自律精神是由具体的规则约束形成的。我记得她说“习惯是学生的第二天性。”规则制定的越是具体,执行的越是到位,那么孩子的习惯越能养成。当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时,就不需要规则而是形成了自律意识。
新教育不是新牢狱,给学生制定规则如果一如既往的将条文挂在墙上,那么就不是新教育了。新教育的规则应该用“师生默契”比较好。就像邀请的一位老师讲述的她的故事。每一个阶段都给学生讲故事,班会也讲故事,阅读也讲故事,运用各种方法,让故事唤醒孩子的心灵,让故事启迪孩子的智慧。学生从故事中耳濡目染,自由沉潜,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好的习惯,与老师达成了默契。其实,与其说,这位老师用故事打动孩子,不如说是用自己的责任与爱心唤醒了孩子。
故事谁都会讲,只有那个鼓励学生,适时指导学生,用心挑选故事的老师,才是打动学生的原动力。因为,优秀的作品,适合学生的作品才能影响学生,让学生与之产生共鸣。老师负责,认真挑选,仔细研究 ,适时推出,然后专业引导才是法宝。确实,阅读是陪伴孩子成长最好的朋友,你看,不是有这么一位老师运用阅读唤醒了孩子吗?
共情——拉近师生距离。新教育最初的种子教师讲述了她接手一个班班主任的故事。向原班主任了解班级故事,事对学生的研究,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了学生就是打开教室大门的钥匙,她没有否认原班主任的美好,也没有在学生离开自己前任班主任德心口上撒盐,而是主动走近学生,与学生书信互动,利用家校联系信拉近与家长的距离。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学生共情,更能产生师生默契。
总而言之,责任与爱,呵护与陪伴,了解与行动,才是建立师生默契的法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