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先生结婚已经七年余了。先生原生家庭的父母是做过小贩生意的,因此呢,先生兄妹仨也遗传了父母的生意基因,他们各自在婚后都有属于自己的商业。
而我,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儿,从小靠父母的耕田种地养育长大,对“经商”并无概念,更不用说有那个热心的细胞了。我和先生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后来闪婚成家立业。先生希望找一个能辅佐他上进的妻子,后来的婚姻生活未免让他有所失望:偏偏我跟他道不同,自然就“不谋合”了。因此,婚后先生历经坎坷创业养家糊口,有了今天的一番小成就。而我,依然做着年轻时的梦想,在婚姻的家庭生活里,带娃学习成长,渴望有朝一日成为“作家”。这和先生的“从商”背道而驰。我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跟先生发生各种矛盾也是人之常情了。
俗话说“七年之痒”,我和先生的婚姻生活,在不到七年时,就已经存在风险了。其中的原因很多。先生是理性现实主义的男人,我却是感性浪漫主义的女人。但凡感觉不好,就不想继续过下去。因为孩子,我跟先生才坚持走到今天。
那这跟我喜欢文学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从事商场生意,每天都以金钱交换为代码,这是活生生的现实。毕竟,日常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我一直憧憬美好,希望通过读书改变,把平淡如水的日子过成诗,人生才会有光芒和色彩。
几年过去了,我一路带娃学习生活,我和先生始终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连我都搞不清楚是我没进步还是先生落后了?
日久天长,当我写东西不成器时,心里面就有一个奇怪的声音在问我:“我真的必须放弃写文而从事商业吗?”
喜欢写文一直是我的初心,不管它成不成器。当写文影响到我和先生的婚姻时,他就会站出来愤怒:有那股写东西的精力,不如想想帮我怎么把生意做好!
一语戳中我的心。
是呀,成天做这些既消耗精力又毫不挣钱的事儿,这到底值不值得呀?
喜欢的东西,没有值不值得,即使它不賺钱。因为喜欢,才会坚持;因为热爱,才不肯轻易放弃。因为,当你已经做着喜欢的事时,如果中途突然放弃,那么前面做的努力就都白费了呀!
这让我想到一代文学作家鲁迅先生,当年在日本留学求医时,得知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他毅然决然放弃医学,果断回国参加文学革命,以他锋利的文学匕首,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民众。这就是鲁迅“弃医从文”故事。
虽然我的文字不能跟鲁迅先生的文学救国相提并论,至少,他的精神,值得我学习。在当今浮燥的快节奏生活里,生活和社会上的一部分人,还是缺乏正能量的。文学可以激活一个人的脑细胞,催人奋进,当你吸收了正能量的文字时,对生活和人生,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我对文字的热爱,还是源于年少时读过的书。在学生时代,我就悄悄地播下文字的种子。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写日记到高中毕业,而婚后生活,我也坚持写了不少。
开始在网上写日记,最初是在QQ空间写的。从2016年4月份起,我参加国学经典家庭教育学习,坚持写了将近两年的感恩日志。那些不成文的字,凝聚了我的汗水和精神。
2018年10月遇见美篇,我又一触即发地写美篇。基本每天都有一篇美篇日记诞生。虽文字不出众,但写给自己看,也还算过得去。
我认为,读书写作,在精神上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文化的榜样!前提是不影响家庭生活,既能带好孩子,又能兼顾家庭。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有人说,婚姻是需要面包的。而我觉得,好的婚姻还需要奶油。只有面包没有奶油的婚姻,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女人婚后选择读书学习,充实自己,就是给婚姻加糖加油。
所以呢,我选择写文,我爱写文,只要不影到正常的生活,我是完全可以自由坚持下去的。因此,我也没必要为了写文不得志而苦恼,从而放弃自己的爱好,去从事自己不大喜欢的职业。
写文和从商相互促进,融会贯通,日久天长,达到一个和谐的平衡点。
愿我喜爱的,就这么一直温柔地坚持下去,有朝一日能看到开花结果。
写于2019年11月7日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