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想法读书
063日更 《认知天性》之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063日更 《认知天性》之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作者: 雲端峯影 | 来源:发表于2019-06-10 09:30 被阅读4次

书籍:《认知天性》  作者:彼得、亨利、马克

你有过临时抱佛脚的经历吗?

我有。考试前,将之前积攒的认真、刻苦、勤奋厚积薄发,狠狠地抱一次佛脚。效果估计大多数人差强人意。

就像我去年11月参加了一门职业技能的培训考试,临考前进行大量反复的阅读复习,但是现在能让我回忆前来的知识点少之又少。

就像作者所说的: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集中练习可以快速收效,但是我们大脑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单次高频的复习抵挡不了遗忘规律。

在这个重要的心理学规律下,如何才能实现有效而且持久的记忆?

间隔练习

这种方式使知识存储得更加牢固

就像单元测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再复习,是阶段性巩固,用于抵消遗忘曲线的负效应。但是,间隔复习练习,不是简单的重复看资料,而是需要我们进行检索复习。回忆知识越困难后期记忆效果越明显。

穿插训练有助于长期记忆

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主题或技能,也是一种胜过集中练习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实际在岗技能训练中,如果单一的进行长期练习,改为两种技能穿插或者同种技能改变单一顺序,学习效果更加理想。书中列举了棒球训练的验证实验。比如,接驳纱线的训练;改机技能的训练。但是,这个过程中,从直觉而言,参与者会感觉学习进度变慢,暂时又无法预见后期长期记忆的效果,因此很少愿意去尝试训练。

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投掷沙包的案例:一组学生就练习三米距离进行投掷沙包;另一组学生从2米到4米的距离不同位置进行投掷沙包。结果是,后一组的在实际3米测验中,成绩更好。

这是为什么?一组进行的是刻意集中训练,第二组是进行多样化刻意练习

从认知原理而言,多样化训练,可以在不同场景不同条件下进行,获得了能取得成功的多种行为模型。

善用组合,带来成长性思维

如果我们采用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这有助于我们以最优化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比如,同样的食材,如果我们之练习一种做法,最多你也就是成为一道菜的名厨;但是,你在练习与实践中,采用了不同的烹饪方法或者调味料,后续你将成为能做满汉全席的名厨。哪个更具成长性与价值型,不言而喻。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假设你去看病,希望就诊医生刚医学院毕业还是从事临场医疗十年的?如果你不是医疗志愿者,那么你应该会选择所谓的专家门诊。你是怎么考虑的?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一个知识具有相当多的书面诊疗经验(如果在校学习优秀的话),我们称之为显性知识较多;另一个是具有可能实践诊疗数千人并具有疑难杂症治疗案例专家经验,我们称之为隐性知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家如何就诊?他在对你就诊过程,望闻问切后,来辩证患病症状属于什么病,在此过程中,通过自身病例案例库与医学案例库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综合来确诊并对症下药治疗。

这类医生的心理背景是用正确的心智模型和步骤来诊疗。在职业历程中,不断的进行检索并练习并反思,以及不断进行技能内化与细化升级的过程,达到解决疾病的最有医疗方案。这是一个纵向和横向组合的复合型立体的知识体系在运作。

因此,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需要检索、间隔练习、穿插练习、多样化练习、反思、以及细化的全流程过程。让自己的知识从平面的显性知识,拓展为立体的隐性知识,并相互不断丰富,最后像专家一样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预测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63日更 《认知天性》之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ja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