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进行启发式提问时,目的是引导对方进行深入的思考,而不是直接介入对方的问题,或者替对方解决问题。运用这种提问方法,既能达到我们自己的沟通目的,也能让对方有很大的收获。
以前樊登老师太太一找他,他就说:“这事我觉得你应该这样……”他提了很多建议,结果他太太却很不满:“哪有你说得那么简单?要是有这么简单,我早就成功了,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听他太太这么一说,他也很郁闷:“明明是你来问我的,我现在告诉你答案了,你怎么还生气呢?”结果,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
后来樊登老师接触到提问式沟通,当他太太再来问他时,他就问他太太:“你现在的目标是什么?”他太太告诉他她的目标。“你的现状是什么?”然后他太太再跟他讲一通。他再问:“那你现在都有哪些选择?”他太太再继续讲,然后他再问:“那你考虑过××问题了吗?”……就这样问她大量的启发式问题,等他太太自己都回答完后,就会说:“你看你早跟我这么沟通多好,现在我觉得思路清晰很多,以后每个月跟我这样来一次。”
启发式提问分为三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询问目标
当一个人带着几个问题来向你请教时,大部分人的做法是直接介入对方的问题,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但事实上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对方遇到的问题,或者说你的答案并不一定是对方期望的答案。
此时我们应该先将自己“置身事外”,不要直接进入对方的问题中,而是先帮助对方弄清楚他的目标是什么,这时我们就可以向对方提问。常用的问题组包括:
“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你希望自己能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你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你打算什么时候实现这个目标?”
……
如果对方的目标较大,你也可以引导对方将目标量化,如:
“你想在半年内达到什么目的?”
“在三个月内,你要实现什么目标?”
“在××方面,你要实现哪些目标?”
当对方说出自己的目标时,我们不要评价对方的目标,只要对方能清晰准确地说出他的目标就行了。
询问现状
现状是对方当下的境况,很多人往往搞不清自己的现状,所以也不知道怎样去实现目标,而这一步的提问是帮助对方理清自己当下所处的状况,比如存在哪些困难、有哪些问题等。常见的问题组如下:
“你的现状是什么?”
“你认为当下哪些情况让你感到困难?”
“你做过哪些努力?效果怎么样?”
“你现在的状态与哪些情况、哪些人有关?”
“你是怎样知道这些是事实,而不是臆想的?”
……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对方放大自己的视野,把与自己现状有关的人和事都罗列出来,然后分析这些人和事对自己有哪些影响。
询问可选择的方法和路径
对方清楚了自己的目标和现状后,接下来就要明确怎样通过利用或改变现状去实现目标,所以这时你就要询问对方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方法和路径,也就是真正的启发了。这一步的常用问题组包括:
“你打算怎么做?”
“你有哪些选择或方法可以解决问题?”
“你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在相似或相同的情况下,你知道别人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吗?”
“你还需要谁的支持和帮助?”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还有吗?”
……
在提问时,一定要让对方意识到他才是问题的主角,并且最好能“逼”对方多说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时就可能会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解决方案出现。
摘自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沟通力:樊登的10堂商业课》,侵权必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