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模式的思考

作者: 汉说信数 | 来源:发表于2020-08-16 10:20 被阅读0次

    中山小学 林汉铭

    在学习完第五模块《教学模式》之后,感悟最深的一个点就是:当我们从事物的表面找到其内在的规律(模式),那么接下去处理类似事件,将会简单很多。本章节中介绍了533模式: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角度和同侪学习进行融合,这是一个非常好用的教学模式。既然这样,这引发我进一步思考的点是数学课程设计的模式除了可以借用533模式以外还应该注意些什么?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1.理念支撑。

          不管是信息化融合课还是单纯的学科教学,都需要教师有自己的课程主张,这也就是一节课的灵魂。早期在课程设计时,完全没有这样的意识,或者说没有发现,以至于开课时经常去翻看大师们的课程进行学习,借用大师的“模版”,看完之后再进行自己课程的DIY设计。虽然这么做会慢慢积累教学经验,但悟不透为什么他们会想到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所以很多时候课程有形无魂。后来,也开始尝试设计属于自己风格的课,但始终自己感觉没有质的突破。这种感觉一直持续了很久很久。直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学生中心。同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教学理念,当一个人确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之后,这个理念就会像一股气一样,围绕在你教学方方面面,它会将各个部分连接在一起,这就是魂。

    2.逆向寻找。

    之前研究数学教学评价时,就有了解过solo评价:

    solo分类评价

      SOLO分类评价法由比格斯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  SOLO分类评价法的基本理念源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他发现,人的认知不仅在总体上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过程中,也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从左到右看会发现点与点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而且当到达拓展抽象结构水平时,点与点就不止是停留在单个模块内部,而是形成跨模块的一种连接。

      这个评价法很像课程设计的进化过程, 初级只是一节一节课去设计,中期部分单元内部联系去设计,后期以模块(领域)为单位系统地去设计,而且强调每个模块(领域)之间的关联。后者也是做教学设计的终极目标。

        既然这样,我们就逆向思考。 将这个评价法的后期两种形态的优点提炼出来,恰好本章节书中提到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三个特征(完备、连接、可复制)相吻合。

    3.注意点。

    现将上述三点与学科再进行一次结合,如下:

      【 完备 】

        从单元来说,在设计课程时,要学会以整个单元作为单位,进行完整的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对于课程进行整合调整,甚至可以合并或者调整顺序。 从整个领域上来说,要弄清前后的知识的因果关系,学会从整个领域的知识体系上去教学。这样才能为初高中后端学习,建立良好的连结起点。

    【连接】

        除了课程内部的各个模块之间要有所连接以外,连结应该包含很多部分,课程要与学生认知起点相连接(前测),要和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强连接(寻找知识生活模型),各个知识之间的连接,要与解决相似问题(寻找课中可用于迁移的方法)。简单来说数学教学,要了解学生起点,寻找生活的强连接,进而通过学习,将知识串连起来,发现可迁移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复制】

        可复制就是一种方法上的学习。数学学习有很多方法,例如:研究一个东西,我们一般会先知道是什么,再弄懂为什么,最后在想怎么用。这就是一种可复制的方法。还有猜想,验证,调整,验证,归纳。这也是一种可复制的方法。可复制的事实上,可以理解成一种连接,是一种内化后的连结。

      当弄懂课程设计的模式,加入课程灵魂,注重三要素的结合,这道菜一定是非常美味可口,让人流连忘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设计模式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fwa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