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看完高铭的《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后,感觉进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迷恋而又有点恐惧。最终,迷恋战胜了恐惧,于是我又买了《催眠师手记》系列(两本)。这一系列的书也是由一个个的故事组成,大多由催眠师对来访者进行催眠,再由催眠师与心理分析师对梦进行分析,一步步引导来访者发现梦背后隐藏的含义。看来有点神奇,又在意料之中,奇妙。
读别人故事,看自己人生。——我读《催眠师手记》在这些故事中,我能看到很多不同生活的状态。而有些生活状态,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故事《平衡》中的女子在大学毕业后就结婚了,婚后与丈夫在一家公司上班,整天都在一起。旁人看来,似乎很幸福,她自己也感觉不缺什么,但总觉着有点不对劲,提不起精神。跟丈夫说起这种感觉时,丈夫很不能理解,甚至说她无病呻吟。
读别人故事,看自己人生。——我读《催眠师手记》心理分析师给出的分析特别到位:在长期独处和独自应对生活的时候,也就是过于孤独的情况下,我们会寻求客体安慰,企图摆脱这种“独自”的状态;而另一种极端——长期没有“独自”的环境下,我们又需要那种孤独感。对于故事中的女子,我抱有深深的同情,因为她的幸福,其实只是别人单从表面认定的,她本人的感受并不被理解。对啊,在旁人看,你已结婚,工作稳定,还整天与丈夫待在一起,可不应该幸福么?可谁又会去关注她的内心需求呢?她也许因为一毕业就结婚,整天与丈夫待在一起而失去了很多社交、独处、实现自我价值等等机会。但这些,不仅没有被丈夫理解,反而被认为是无病呻吟。
无病呻吟,这四个字,有点刺激到我了。是啊,故事中的她,听到这四个字,会生出更多的无助感吧。我在被触动的同时,想到了自己平时所发的一些感叹,或许在别人看来,脑海里冒出来的也是这四个字吧。被理解,多难,连“她”的伴侣都做不到,更何谈其他人?于是“她”有点绝望,幸好她被心理分析师点拨:换一份工作,与丈夫保持距离,寻求自己的价值感。而我,与“她”相反,一个人呆得时间太久了,想要寻求客体安慰。记得以前上学时,有时候还挺享受一个人的独处。但我明白,一个人孤独久了,是会努力寻求某种安慰的。当你打开通讯录,不知拨给谁的时候,我想,那种无助感更会铺天盖地般涌来。这种无助与恐惧,让你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回想当初种种可能,遗憾,后悔,但又努力告诉自己,我没错,如果再来一次,也许当时的我还会这么选择。可你知道,人生,没有重来。
另一个故事《芳华虚度》也让我悟到了点什么,对我现在的状态也算是提醒吧。故事中的女子固守着自己的价值观,认为世风日下,她的气质中有股戾气,因为自身原因错过了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十年,你,芳华虚度。”看到这句话时,我如同当头一棒,愣了,心颤了一下。虽然我与故事中的“她”很多地方不同,她的戾气,她的极端,我没有,或者说不明显。但,我,又何尝不是在虚度年华呢?如果有一个真诚的人分析我的状态,会不会也这么说呢?
读别人故事,看自己人生。——我读《催眠师手记》我甚至都忘了,之前我想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呵,走一步算一步吧,我总认为这是老天最好的安排。那么,你对生活的构想呢?故事中的“她”因为自己的固守蹉跎了岁月,而你自己呢,又是因为什么?不可否认,岁月真是无情的东西,它会让你失去很多。可有没有想过,你又是怎么走过来的呢?你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自己的那部分原因别闭口不提啊。我陷入沉思中,我们都习惯逃避某些难题……安慰自己,想太多不好。也许,就这样吧,但,真的,就这样吗?
读两本书,读了很多故事,也听了很多分析与建议,很深刻。读到精彩处,或拍案叫绝,或无声泪湿。对于来访者,一开始或同情或厌恶,但最终,都会归为同情与理解,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柔软脆弱的部分,那是美好温暖的。是啊,我们总喜欢用坚强来包装自己,让自己处于紧绷的状态。的确,我们常常面临着这样的状态:难得有人真正倾听你内心的声音,因为表面敷衍更省事。
倾听,如此重要。我想,以后心理诊所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吧。因为,当手机实施了交流的大部分功能后,真实的人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