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师手记》是我最近读过感触最深的一本书。
为什么呢?
因为通过看别人的故事,我看到了自己。
01
作者高铭的第一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我拿起了数次又数次放下的,当初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可是一直没勇气拿起来看。
担心内容不好看,也担心自己看不懂这种世界,更担心自己看了会觉得压抑。可是真的鼓起勇气看了,又觉得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后来看到《催眠师手记》,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比起第一本更好看。第一本其实距离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性(大概是我生活中鲜少有人得精神类疾病吧),所以那种认同感没想象中那么高,但是这些事也是生活中的一角。
里面的故事很多,其中我最深刻的就是一个和尚的救赎和时间线这两个故事。
佛门文化,我们都清楚一些。能成为和尚,诚心皈依很重要。而恰恰是因为有这层缘故,才给了人心灵的慰藉。
和尚是一个身上有命债的人,他在犯案后选择了皈依,他逃过了法律,逃过了道德,却没能逃得过自己。
所谓人可欺人,却难自欺就是这个道理。
所有的爱恨不过是自己内心里的浪涛,旁人无从窥视,只有自己忍耐,经历。
隔着一张皮囊,谁也没办法谁的真心。
可是你自己的心,却始终记得你原本的样子。
02
关于时间线,开始看名字的时候我没太理解。
后来看完故事后,我其实也没明白。
但是带着一点糊涂,我还是为这个故事感到震撼。
一个姑娘在街上走,跟一个人对话了两句,就被对方赋予了一个沉重而残忍的使命。说她是时间线的守护者,所以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和戒备,恪守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此,她不吃不喝不休息,整个人濒临了崩溃的边缘。
她虽然觉得累,可是却停不下来,还说这个世界还有其他的守护者,但是因为力量太弱所以都消失了,只剩下她一个。
所以她必须出来找寻下一个继承者。
她的家人很担心,去医院做检查,却查不出最根本的原因,不得已进行了心理诊疗。也是因为这样,才被作者知晓。
起初作者没法判定她的情况,后来跟作者的搭档聊天,被他抓住了关键。
但是他们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动作,而是让她先安静地休息一下,两人直接去了观察室交流意见。
两人一致认为,她是被人深度催眠了。
可是通过小姑娘之前的讲述,两人都很震惊。心理这门学问,是需要很多特定元素的。除非一个人的很技艺高超,否则是很难在街头这样的嘈杂环境,对一个正常人进行催眠的。
而对方却做到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也被震惊了、
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以前的新闻,称有人在街头走着,就被人摸了下肩膀,意识立刻陷入浑噩,被对方套出了银行卡密码,进而被取走了卡内的余额。
这种事情,细思极恐。
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更是一种令人恐惧的心理。
03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里生存的每个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精神问题,只是有的能自我调节,看清自己的内心,而有的却选择隐蔽自我,逃避困局,将身体与自我分割在两条轨道,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断裂。
曾经,我也是暴躁的,易怒的,会直接将别人的关心解读为对自己的攻击,甚至还不惜以最尖锐的话刺进关心我的人的心里。
而且我在某些事情上很固执,固执到几乎偏执,不允许别人有跟我不一样的意见。一旦有了不同,我就认定她是我的敌人,所以我的身体立刻起了防线和攻击。唇枪舌战下来,我们的那点友情也被消磨殆尽。
那时的我像个随时会炸的小钢炮,经常原地爆炸,搞得我的朋友们人心惶惶,不敢载约我。
其实,处于这样的状态,我也很累,很孤独。
好像自己认识了多年的朋友,相处了多年的家人,都没有一个能理解自己,善待自己,好像被全世界遗弃了一样,所以那段时间我拒绝跟人沟通,拒绝跟人接触,甚至一度将对方看我的眼神都带偏了。
那段时间我就一个人看书,通过文字的力量来安抚自己,扭转自己的看法。放下偏执,放下小我,放下那些不该有的偏见,多跑步,多微笑,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话。
慢慢地,我又从这个状态跳出来了。
后来,整个人才恢复了最初的样子。
这一番斗争,其实都是自己跟自己的较劲。不论是天崩地裂,还是乾坤颠倒,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经历。
而走过这段经历后,整个人比起以前也轻松了很多,不会为自己改变了的事情恼怒,也不会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忧虑。
活下当下,珍惜当下。
毕竟你的身体和呼吸都在当下,所以你不能老是把注意力放在未来或者过去上,要把时空扭转一下。
走稳当下,直面未来。
哈哈
祝愿你我都有这样的勇气,看清自己,调整自己,然后善待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