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闲情雅趣
【晨读笔记:重温《大学》(27)】

【晨读笔记:重温《大学》(27)】

作者: 大珊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8-05-04 05:16 被阅读120次
【晨读笔记:重温《大学》(27)】

《传》(九)(4)

【原文】

《诗》云①:“桃之夭夭②,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④,宜⑤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⑥:“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⑦:“其仪不忒⑧,正是四国⑨。”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①《诗》云:此指《诗经·周南·桃夭》。

②夭夭(yāo):鲜嫩、美丽的样子。

③蓁蓁(zhēn):茂盛的样子。

④之子:“之” 是“此” ;“之子” 是“这个女子”。于归:“于”是动词的词头;古代将女子结婚迁入丈夫的家庭称为“ 归”;“于归”指“女子出嫁”。 

⑤宜:和顺。这里做为词用,是“使和顺”的意思。 

⑥《诗》云:此指《诗经·小雅·蓼萧》。

⑦《诗》云:此指《诗经·曹风·鸤鸠》。

⑧仪:仪表。忒(tè):差错。

⑨正是:做正面榜样。四国:四周围的邦国。

译文

《诗经·周南·桃夭》说:“桃花美艳艳,桃叶绿蓁蓁。此女嫁来了,和睦一家人。”让自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小雅·蓼萧》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教育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曹风·鸤鸠》说:“仪容无差错,教正四方国。”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治理好自己家庭的道理。

解读

这一段引用了《诗经》 的诗来说明治国先齐家的道理。

为什么治国必先齐家,因为只有我们能成为家族的榜样,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影响让父子兄弟,让他们乐意效法,我们才有可能让天下人效法。如果在家里都没威信,家人都不信服你,如何服一国之人?家人都不爱戴你,如何得一国之爱?

这就给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明确的指引,每个人都知道该怎么做,从哪儿做起。

近三天学习的内容都是传文的第九章,讲齐家治国。

下面引用曾仕强的讲解作为第九章的综述。

曾仕强先生的讲解

品德修养,同样是以修己善群为理想。在善群中修己,借着修己来达成善群的目标。「群」有大小,由家庭做起,先求在家庭中善尽自己的责任;然后在家族中克尽应有的责任;再扩大到小区、国家以至于平天下。一步一步向外推广开展,做到多少算多少,只要尽心尽力,毫无愧怍,自然就能心安理得,己安人亦安。以平常心安度日子,当然快乐无比。把小家庭齐好,对宗族、社会、国家,以至于天下,都会有所帮助。邻里争相仿效、参考看齐。此时,「齐」的力量就扩大了。外出旅行时,表现良好,给当地人带来良好感受,相当于担任国家的形象大使。虽然没有名义,也领不到薪水,却对国家、对世界,产生良好的效应。可见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齐家、治国、平天下,怎么能够不警惕、不敬慎、不瞻前顾后,设想得长远一些呢? 

「家齐」表示齐家获得良好的成果:全家人和睦相处,生活美满,家教良好,每一份子都能够善尽责任。「国治」表示治国的效果良好:社会秩序安定,百姓讲信修睦,生活获得安定,行为端正,善尽各人的责任。把「家齐」和「国治」连在一起,意思是先有健全美满的家,然后才有安和乐利的国。家齐是因,国治是果;齐家为先,治国在后。在家为国培育子女,实在是为人父母者的重大责任。可惜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到这一层关系,总认为治国和自己距离很远,以致「齐家报国」,只发挥到「为家争光」,殊为可叹! 

社会的安足,有赖于每一家庭的共同努力。现代人只认同在社会上工作的就业,却无视于在家庭中奉献的就业。我们最好明白:就业不分家内或家外,即使在家里全职治理家务,没有外来的薪资收入,也算是「充分就业」。若是家人在外担任义工,从事无薪给的工作,但对社会产生贡献,让社会更加美好,无形之中,自己的家也能获得间接的利益,当然也就等同于就业。太学之道,为什么只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没有将事业列在其中?主要在提醒我们,事业本身,并不是目的,只不过是手段,提供我们进德修业的工具而已。凡是对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帮助的事业,才值得投入。否则便是自私自利的行为,不值得鼓励。在各式各样的机构、团体或职场中,修己安人,锻炼内圣外王的工夫,才是有价值的人生大道。 

不幸的是,现代有很多眼光短浅,文化贫乏的商人及暴发户,正疯狂地投向各种反俭朴、反节约的罪恶场所,导致家庭破碎,家人身心俱受伤害,事业破产,社会资源也随之损耗。我们当然不反对致富,但是德本财末的信念、勤俭朴素的美德,不可不用心传承;而奢侈、浪费、败坏社会风气的情事,则须全力防止。 

太学之道,仁德和仁政两者兼顾并重。为什么「修、齐、治、平」只重视道德修养,而不及于专业能力,难道仅凭品德修养,便能够实施仁政吗?德本才末,并不是只有「德」重要而「才」不必重视。本末、轻重、先后,其实都非常重要,没有真才实学,全凭道德,不可能有仁政的表现。但是品德修养良好,自然会注意问题的发生,以及如何有效化解的方法。同时,有德者谦冲自牧,知道光凭自己个人的能力,并不足以应付,也不应该如此,因此,会寻求合适的对象,向其请教、学习,或者请求协助。最要紧的是,寻人、问事、合作,都要以品德为本,才不致问错人、用错方法,非但不能化解问题,反而衍生出许多后遗症。倘若品德修养不佳,所做的事即使产生昙花一现的利益,不久后便会祸害连连,使人后悔莫及。短时间内所产生的富,造成长远难以消除的害。还有某些事业,虽然对社会没有害处,但为了迅速致富,或者贪求横财,而使用诈欺手段,盗用他人资产或公有财物,以扩大自己的事业,因此陷同业于破产,使政府蒙受严重损害。还有些人有机会致富,却眼光短浅,自私自利,不愿回馈社会,只知道一家人奢侈、炫耀,认为是花自己的钱,过自己的生活,殊不知社会责任为何物,这些都是有才无德所造成的祸害。齐家治国,当然需要众多才能互相配合,但是共同以道德为根本,则是无庸致疑的原则。每个人都应以修身为本,然后才能论及其它。 

【生活智慧】

  1.中华民族,凡是为共同事业而奋斗的一群人,都喜欢称兄道弟。用兄弟的称呼和兄弟的情谊,做为吸引力和维系的力量。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更是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美谈。主要原因,在于我们自古以来,便认为社会人群的构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例如工厂要以厂为家,同仁即为兄弟。水浒传一百零八条好汉的兴起、极盛、变质与败亡,兄弟情谊的盛衰变化应该是主要的因素。家齐才能国治,如兄如弟才能证明同仁之间真的是同心协力。然而,现代的家庭功能,已经从可以避风雨、御寒暑、休养身心、享受亲情、培养品德,逐渐变质成吵嘴、斗气、打架、酗酒、开舞会的场所,值得我们深思,并设法加以改善。

  2.齐家的首要任务,在于建立良好的夫妇关系。「男女有别」的观念,不能用「男女平等」来加以抹杀。男刚女柔,生理和心理双方面都是如此。倘若妻不柔而夫不刚,不但失去情意,而且不伦不类。夫主外,妻主内,主要是丈夫应该负起保护家庭安全的责任,担当风险,做出合理的判断。而妻子可以在必要时加以协助,但不应该损伤丈夫的身份与精神。身为一个好丈夫,必须使妻子及子女在各方面具有安全感,并视妻子为终生伴侣,而不是摆出一家之长的统治架子,令家人心生畏惧。夫妻在财务处理上,必须绝对互相信赖,公而无私。在个人行为方面,应该以忠实、坚贞相对待。夫妻共同对子女负责,并且同心协力教育子女。唯有如此,才能收到齐家的效果。

3.齐家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子女的教养方面。父母对子女,必须担负起「生、育、教、化」四大责任。父母诞生了子女、将子女养育长大,并持续不断地教导,还要以身作则,把家风「化」在子女身上,使子女永远与家族同心,愿意传承并发扬光大自己的家风。现代人最好能以具有社会价值、文化意义及道义精神的行为与生活,来延续祖先的遗志。在共同的社会意识当中,保留自己独特的家风,使子孙和祖先建立起一种特殊的联结,而这也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视祭祀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文化、民族之外,多了一条祖先的导引线,也就是说:文化、民族、祖先三管齐下,将有助于「齐家」工作的完成。 

4.家和万事兴,是我们对齐家的期许。不但在品德修养方面,要彼此照顾,互相规劝,而且在事业方面,更应该同心协力。父母固然不应该勉励子女投入同一事业,却也不应该禁止子女共同奋斗。一家和还要扩大至邻里和。从小就教导子女与邻居和睦相处,并且守望相助,把家人的感情向外扩展,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便是推为父之道以为君,推齐家之道以治国。西方文化,似乎只有夫妇关系,并无父子关系。我们在这一方面,最好能特别慎重。不但要传承,而且还要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笔记:重温《大学》(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jl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