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记不清楚我从哪里来,忘记了为什么而存在,现在我还不想化作尘埃,因为我的故乡叫作未来没有什么事情会为我更改,也要摆好飞翔的姿态,你们不要妄想将我掩埋,总会有阵狂风带我离开……
——《塑料袋》
本来只想笑可到最后还是看哭了。
“心里还有那口气儿,每天惦记的是什么时候开始;卸下那口气儿,每天惦记的就是什么时候结束。“这句台词是我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它直接击中了我心底那个敏感的神经。
从出电影院那一刻开始,耳朵里就不停回放这里面的歌曲,脑海里随之即来也回播着电影的片段。不是因为这部电影有多好看,多精彩,而是恰巧在这个时候击中了我的内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是大鹏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作品,讲述了在小城集安,五个性格各异、背景不同的小人物因机缘巧合聚在一起,组建摇滚乐队筹备演出,并最终实现各自成长与价值的燃情故事。
在影片中,乔杉、娜扎、李鸿其、韩童生、曲隽希五位演员是那支小镇上老弱病残皆有的“缝纫机乐队”,大鹏则饰演从北京来的经纪人。
这个片子从题材上看依然是大鹏擅长的“小人物电影”类型作品,故事的每位主角都是现实中还怀有梦想的小人物,《缝纫机乐队》里有一句台词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人活着就是为了一口气”,主演们也就是凭着这句话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千人大合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小人物,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大大小小的梦想,理想。可是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兜兜转转,慢慢的迷失了方向,忘记了自己的初心。就像电影中大鹏饰演的的程宫一样,他并不像他的名字那么成功,他也曾有梦想,但因为在追寻梦想的途中失去他的手指,他不能弹吉他了,他把心里的那口气给卸了下来,之后他的眼里心里想的只有钱钱钱,甚至因为钱这个东西,失去了最初组建乐队想要守护的那个大吉他,失去了最初的初心。建国的爸爸在收卖程宫时对程宫说的一番话让我记忆犹新,可能这个片段也会引起观众共鸣。建国的爸爸说:”当初他也有摇滚梦,拿着吉他疯狂摇滚,甚至在自己的右手臂上刻下了“摇滚不死”四个字,但是当他心爱的女人--建国的妈妈,被查出得了肾癌需要换肾的时候,他别无选择,他说:“那时摇滚并不能给我的爱人换肾,只有钱能,只有钱能,钱以救命,但理想不能。“听到这句话时有那么一瞬间,让我笑着笑着就哭了。
但也是这番话说服了程宫。可能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会做跟程宫一样的选择吧,在理想和现实面前,屈服于现实,准确的来说是向现实妥协,因为别无他发,因为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吃饭,如果连生存的资格都没有何来谈理想。写到这很多人想要知道结局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局。因为虽然经历了总总波折磨难,但最终缝纫机这支小人物乐队最后还是在大吉他的废墟上举办了他们的演唱会,算是对大吉他的祭奠,也算是对他的告别,最后千人乐队的大合唱,最让我动容,这可能是大家最想要的看到的结果,大家一起摇滚,梦想一直在,激情一直在,那口气一直在。
其实虽然现实很残酷,但是他并不与你想要做你喜欢做的事起冲突,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只要你想我相信随时你都可以挤出你的时间去干你想要的事情,生活不可能完全如你的意,但你可以把他变得如意一点点,再如意一点点。真正的英雄是认清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之后,依然热爱他,依然带着快乐和心里的那股劲继续前行。
只要那股劲还在,梦想就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