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倾听使身心痊愈
一个人如果有机会倾诉,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卡尔.罗杰斯这样写道:“如果有人倾听你,不对你评头论足,不让你担惊受怕,也不想改变你,这多美好啊……每当得到人们的倾听和理解,就可以以新的眼光看世界,继续前进……这真神奇啊,一旦有人倾听,看起来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有了解决办法,千头万绪的思路也会变得清晰起来。”
作者提供了三个案例,一个是一位小学校长认真的倾听一位怀着沮丧心情的小学生说完她的心事;一位母亲听到女儿的话,使她能够静下心来和不听她说话的儿子谈话;大学老师通过倾听以及表达自己的需要,使师生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并把这种倾听的方式用来理解他们的系主任。
书友讨论要点:
1、作为老师,如果能够倾听学生,那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2、如果下属和领导彼此能够倾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那又会是怎样的呢?
上级的讲话往往是在发布命令。如果我们用心的倾听,体会他的讲话,这样我们就更能理解他的感受和需要。
3、案例分享:班上有一个写字特别慢的学生,平时做题考试往往不能答完。这一次呢,考试之前老师给他叮咛:“你要努力一些啊,一定要尽量打完呀。”考完试呢,碰见他,问他考试答完了没有?他垂下头默默的摇摇。老师就急着去说:“你怎么这样呢?不是给你都说了吗?让你写快一点呢?”孩子低头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了一句话:“我还把大题答了几段。”
看来这位老师是用了一种评价,而不是非暴力沟通的方式。
4、我们常常需要别人用心的倾听我们自己,但是我们却很难用心的去倾听别人。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敏于行。
听比说难
尤其在家里,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的沟通中听比说更难。如果家里人之间性格比较互补可能会更好一些吗?其实也未必。
如果只倾听,而不能给予及时而且合适的反馈,那么说的人也很难继续下去,因此听重要,但同时还要有及时的反馈。
有些领导讲话之前一定会打草稿,心里会想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在不同的场合会用不同的形式表达。有一些领导讲话,是用一种威胁、强迫、命令的口气来要求他的下属如何去工作。而有一些比较领导会用一种委婉的、许诺给好处,去“哄”的方式,鼓励的方式与下属沟通工作。
二、倾听和示弱的能力
作者分享了他和一群社会青年谈话时,如何使用非暴力沟通,成为他们的最好顾问的故事。
在这里,他提示我们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我们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然而,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说不怕与他人坦诚的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书友讨论:
1、当我们倾听一个人的时候,关注到了他说话的语气,还有他出现的一些错误,感受到了他的心情,这个时候呢,可能就不容易听清楚他的内容了。在倾听的时候,很多人往往是在找对方的错误,在想如何去应对对方的话语问题。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静的倾听对方,会使自我表达变得更加容易,因为只有用心,静静地,才能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那才可能使自己能够比较清晰的了解对方的意图,从而使自己的回应更加明确。
2、我们最不愿意示弱,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其实敢于示弱,表明自己内心的强大。在示弱的过程中,对方更通畅的表达,有利于我们关注到了对方的需求和现状。
能够示弱的人一定是比较强大的人,在水浒传中,宋江是一个善于示弱的人,所以他能够招揽各种人才,使各路人才甘心为他服务,受他领导。
3、我们很多老师或者做课程培训的导师,专家,需要关注听众的需求。
人们常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都是需要特定环境和条件的。如果一个人肚子饿着,那就需要先授人以鱼了,而不是授人以渔。因为一定要根据对方当下现场的具体需要的情况,要看当下的现实需要。只有当他已经解决了饥饿问题下来,才可能需要方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授人以渔了。作为导师应该要能够关注到听众的情绪和需要,给予及时的回应,这对于导师本人的觉察力要求很高。
4、交流的最终效果要看听者的反应。
认真地去观察我们的身体,会发现上帝赋予我们两只耳朵,一只口,两只眼睛。其实就是让我们一定要多听多看,眼观八方,耳听八方,要少说,说的要集中,要谨慎,因为常常是祸从口出。
现场分享案例简介:
在办公室,三女一男聊天。
其中男 55岁,大病初愈,住院才回来。
在住院期间邻病床是一位癌症老人,另一位是严重的心脏病病人。
其中一女问此男这次住院最大的体会是什么?现在还有什么最想做的?
此男回应说,其平时喜欢和知己好友聊天,感觉双方都能互相理解,和这样的人聊天会使自己兴奋,感觉比较舒服。
还想。想拥有一辆豪车,开车时会安全,更重要的是开着豪车奔弛在高速路上,超车以及掌握方向盘的感觉一个字是“爽”。
另一女在倾听这些以后,给他说身体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所谓的豪车完全没有必要,身体都成了这个样子了,这些都是应该放弃身外之物。
男士呢,还是在强调自己希望能够买豪车等等。
此女就说这是贪嗔痴慢疑在作祟。
……
聊天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结束了。
提供案例后,读书会的书友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看法,综合大家所说的内容总结如下:
有四种观点:
一是支持前女观点,慢工细火,共情理解;
二是支持后女,当头棒喝,敲醒对方,给对方传递积极能量;
三是这两种方式都有可取之处,看用在什么时候;而且还要看是现在满足了需要还是过后会想起来哪一个更好,更能满足需要。
四是站在沟通对象的立场,说如果是自己的话,需要怎样的沟通方式。
以上四个观点都有可取之处。
现在细想来看,在沟通时,我们都忽视了说话对象的需求和感受,把关注点放在了说话人的身上,去辩论哪一种说法更好。
其实,说的人说什么,怎么说,要以说话对象的感受和需要为前提,体会双方的感受和需要,尊重对方,真诚的与对方沟通交流,促进沟通双方互相了解和理解,有兴趣的交流下去,从而达到了沟通的目的——使两人的关系更亲密。
三、倾听可以预防潜在的暴力
作者提供二个案例:当一个女性遭到性骚扰威胁时,还有一位妇女在戒毒中心遭到一个刚吸过毒的男人的暴力威胁时,理性的运用了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解除了威胁。
书友讨论:
1、当人处于绝望时,面临各种危险和暴力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冷静下来,非暴力沟通的方法,就可能会有灵感,认真倾听,体会感受对方的情绪和心理,通过与对方的沟通,有时候需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和对方站成一条线,如果对方的要求可以满足,就满足他,如果对方对自己有威胁,可以通过谈话把对方引向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方向并不断的去强化,从而改变双方所处的环境和气氛。在倾听沟通中,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就有可能去化解危机,预防潜在的暴力威胁。
四、书友总结分享感悟
彤:今日读书分享:愿意示弱意味着不担心失去控制;当一个人生气时,尽量不要用"不过、但是、可是"之类的词语,以免激怒对方;倾听后回馈,选用"听起来"或"看起来"来承接,可以使沟通继续下去;一晚上读书都"装"的不急,也有几分像了,回家途中互动着急又出来了,旧习难改啊。[愉快][愉快][愉快]
红:五十二次(2019.5.7)读书会分享:1、倾听时感受对方的需求和感受,然后尊重对方,用录像机法描受自己看到的,也可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可有效继续沟通;2、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力争做到冷静,关注双方感受和需求,先满足别人再满足自己,负责沟通无法继续下去;3、作为主持人本着“无为"主导思想,反而感觉成员的向前推动力量很强;4、在分享自己实例中,通过大家不同的见解,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习性,使自己更晰改变的方向。
明:五十二次(2019.5.7)读书觉察
1、倾听体会对方感受与需要,表达自己感受与需要———我都需要在练习落实
2、尊重、理解都是不容易理解含义并做到。
3、发现自己表达时很容易关注自己需要而忽略别人需要,展示自我认知观念而否定别人的。
利:5月7日读书会感悟:
1.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学会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因此,有时也许会发现运用非暴力沟通是富有挑战性的。
2..看到倾听可以带来远离危险的处境,感到非常的欣慰,我们通过学习正确的沟通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亲情和友谊,还可以预防遭受潜在的暴力。
彬:今晚读书感悟分享:
1 当倾听时关注点发生偏离,只关注到说话者或阅读者的声音和情绪,而把内容当做了背景,此时此刻发生了什么?
2 情境中,有时候示弱是一种力量,冷静使用非暴力沟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 表达和倾听具有相互性,满足需求和感受是金,否则可能成为“垃圾”。
慧:5月7日,读书会感悟分享,就是学以致用,时时觉知是关健。
云:倾听的困惑:不能有效体会到说话人的感受和需求!找不到恰当言词来反馈![愉快]是阅历不够,还是情没到位?怎样与说话人达到感同身受[疑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