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培养学生:重分数?重能力?能否兼得?
我摸索了十年。
2011年,工作第三年作为观众曾经观看过一次公开课比赛。看着旁边几位远道而来的美女对课赞赏不绝,年幼无知的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这样的课,学生怎么考试?”一位老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公开课嘛,跟常态课当然是不一样的。再说,讲完课,老师会重新讲的。”我旁边另外一位年幼无知的同事,悄悄跟我说:“既然都是参赛水平的公开课了,为了不一次讲好呢?”那次听课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涨了见识:公开课后,还要再讲一遍。
2013年,工作第五年,曾经在1+1教育网上写文章《成绩和能力哪一个更重要》。一位老师悄悄私信给我“成绩都没有,谈什么能力?”。已经不再年轻的我,再一次受到心灵的冲击。原来学生成绩不好的老师,不配给学生培养能力。
2014年,工作第六年,电影《后会无期》上映。王珞丹的一句“懂得了那么多大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让我再次忍不住的思考,老师到底要培养学生的成绩还是能力。有没有这样的一条路,把这两个都收了?让学生既有成绩又有能力,是不是可以兼得的?
2015年,学车的时候遇到一位在机关单位工作的领导。领导听说我是老师,给我介绍了经验。原来这位大哥早年也曾经是学校老师,对学校的事情比较熟悉。他对我说:“你只要让学生做题,考高分。只要你的班级分数高,就一定会有人吹你,你就一定可以出名,出名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学校那么多人,领导看老师表现,只看分数。别的表现,他们没时间看。”我说:“我还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位大哥一句话就把我问住了“考核么?不考核,你做了,谁会在意?”果然是老教师!!!
2015年,我在办公室编写程序的时候,看着一位数学老师正在严肃的批评一位同学,说这位同学学习态度极不认真。几个试题是完全一样的类型,竟然还会出现算错的情况,简直不能容忍。当时我随手编写了一个计算器,把那一类试题需要的公式都放进去,我让数学老师看。只要输入数字,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老师忍不住说:“还是这东西方便。”我再次忍不住的思考:我们是想让学生会做题考试还是会解决问题?难道那些题,并没有那么重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年看吴非老师的书,看到这样的一句话,大体是这样的意思:我希望给学生培养受用一生的能力,然后给学生一张通往高等学府的船票(分数)。我是我一直以来的向往。我忽然间明白了,他是在把学生当做人来培养。
跟孙明霞老师在一个学校,前几年,我一直觉得生命化教育过于高大上了,在一个考试要看分数。分数低,在学校都不好意思抬头的社会环境下,谈生命教育简直太遥远了。但是,但是,当孙老师引导我一步步写作,我不断在写作中对教育进行探索的时候,我发现:只有把学生当做人来培养,才有可能实现教育的理想。学生有素质,能考出好成绩。
在最近这6年的教学之中,我和我的学生不断打磨学习方法,这几年的学生真的很会学习,他们成绩优秀,能力突出。那些成绩中等的同学,各个都能给人希望,让人感觉潜力无限。把学生当做人去尊重,根据人性对学生进行指引,才能用生命唤醒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