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张新宇带着女朋友来我家,张新宇买了韭菜和肉还有两斤荔枝。我们在家边包饺子边聊果子狸的事情。张新宇先找了那个教授,教授又把张新宇介绍给了教授的学生,教授的学生姓张,我们称他张老师,是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前任所长,是专门研究果子狸的人工养殖的。
据他介绍,果子狸人工养殖的研究始于八十年代,目前陕西在这个领域是全国领先的。他们研究所在户县有一个研究基地,实际上就是一个实验性的养殖场。我们可以先参观他们的养殖场。如果我们自己搞果子狸养殖,他大力支持:他可以做我们的技术顾问,替我们设计圈舍,帮我们申请执照和野外猎捕证。特种养殖的证照需要林业厅的审批,一般人不太容易办到。
我们聊得兴致很高,吃完饺子顺便把那两斤鲜荔枝也干掉了。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吃荔枝。我本来不爱吃水果,不管什么水果都是浅尝辄止。但鲜荔枝确实好吃,而且也很贵,那会儿物流不发达,鲜荔枝卖到西安要四十块钱一斤。
张新宇带着女朋友走了以后,我感觉身上不舒服,浑身发痒,耳朵后脖子上起了些疙瘩,用手一挠,疙瘩就变大了。
转眼间,我浑身都起了疙瘩,疙瘩和疙瘩互相勾结连成片,摸上去硬梆梆的像猪皮,整个人好像肿了起来。后来,眉毛上腮帮子上也起了疙瘩,不用手挠吧,痒,用手挠吧,又疼又痒,连心尖儿都是痒的。
家里呆不住了,我出门往院子里走,楼下碰见同事小徐,小徐这个人神叨叨的,不过跟我关系很好,我告诉他我身上突然起了很多疙瘩,他看了看说,过敏,这个好办。
我跟小徐到院子前面单身宿舍楼小徐的宿舍里,宿舍里面没人。小徐说,其他几个人很少在这儿住,你今晚就别回了。小徐让我把衣服全部脱掉,从床下面翻出一个大墨水瓶子又从抽屉里找出一根旧毛笔。我不知道他要搞什么,站在那儿发愣。
小徐把毛笔摆弄了一会儿,蘸满墨汁儿伸鼻子闻闻,让我也闻闻,问我臭不臭?我说,太他妈的臭了。小徐说,臭就对了,举着毛笔问,我来还是你自己来?我问他,怎么来?有讲究吗?小徐摇头晃脑地说,自然有讲究,道家的讲究,画符你会吗?我赶紧说,你来你来。
小徐把我上半身画满符后又让我站在桌子上画下半身。这个画面至今我都不敢想。幸亏过程中没人进来看见,而小徐不久后跟学校领导闹掰调到西安一所大学的附中了。
我浑身被画满了恶臭的黑符,在小徐宿舍睡了一晚,第二天身上的疙瘩全部消失了。
我们到户县去了一趟,参观了动物研究所的果子狸养殖场,对果子狸养殖有了大致的印象。张老师把圈舍的设计图纸和一些论文等技术资料交给我们。
他告诉我们,执照和猎捕证的办理需要一个过程,谁要来查,就说正在办,他人头儿熟不用我们管,先把圈舍盖好,剩下的事情都好说。
那年整个暑假,我都呆在养殖场。我们尝试过自己按照图纸盖圈舍。事实证明,想象是一回事,干是另外一回事。
我们雇了个当地人老穆帮我们种菜。老穆是个开蹦蹦车的。我们有时候上底张镇买东西,走着去,坐蹦蹦车回来,经常坐老穆的车,彼此就混熟了。
他有时把我们送到后不急着走,坐下来喝茶抽烟聊天。他看到我们那块菜地,见了我们种的菜,大呼可惜,这么好的地,不缺肥不缺水的,好好种点儿菜,一年到头有菜吃,怎么吃都吃不完,还能往家里带。
我们雇老穆种菜,老穆不需要天天在这儿呆着,该来的时候来,不需要来还在街上开蹦蹦。
我整个暑假都呆在养殖场,张新宇跟女朋友可以在西安多呆点儿时间。有时,养殖厂里只有我一个人,白天有点儿寂寞,到了晚上呢,有点儿害怕,刮风下雨的时候,老觉得窗子后面草丛子里有人。
我提议应该养只狗,张新宇说养狗干什么?我不好意思说害怕,只能说一个人的时候有点儿没意思,不是说老婆孩子热炕头嘛,没有老婆孩子总得有篱笆墙和狗吧。
我们把养狗的消息撒出去,很快有了回应。原来替我们牵线机场二期工程场管处的那个朋友告诉我们,离我们养殖场不远有一家种鸡场,老板是他的远房表亲,是我们租地的真正牵线者。他们家的狗刚生了一窝小狗,他已经打过电话,我们可以随时去那里领养一只。
朋友说的那家种鸡场在我们南面离我们二百多米远。由于防疫的原因,平时大门紧闭着。
我跟张新宇走到离种鸡场大门二三十十米的地方就听见里面狗的狂叫声。敲了半天门,门从里面开了,我们报了朋友的名号又自报家门,开门的那位四十出头微胖的女士笑了一下,说,表弟打过电话了,就等你们呢。走进院子,我回头望了一眼,门旁边拴着一只大狗,那只狗一直发了疯一样冲我们叫。
我们手里拎着水果和牛奶跟着她进了一间平房,里面东西虽多摆放得还算整齐。说了几句客气话后,朋友的表姐大声朝外面喊人,让把那只小狗抱过来,估计都叮嘱过了。转眼间,外面进来一个穿白大褂的小伙子,怀里抱着一只毛茸茸乱拱的小狗放在我们面前的地上转身走了。
小伙子推门出去的同时从外面进来一只大黑狗。那只狗围着小狗转了几圈儿又绕着我转圈儿,转完直接把脑袋往张新宇的裆里拱。我跟张新宇从那只大狗进来就开始紧张,像两个听话的小学生,双手扶着膝盖笔直的坐着,身上痒了不敢挠,眼镜滑落了也不敢扶,害怕我们的任何动作引起那只狗的误解。
朋友的表姐看出我们紧张,安慰我们不用害怕,那只大狗是小狗的母亲,纯种德国黑背,虽然凶悍但很理性。她的安慰没用,我们还是紧张,生怕那只狗一嘴咬上来。
我们抱着小狗往外走的时候,拴在大门旁边的狗又叫唤开了。朋友的表姐骂了那只狗几句,对我们说,这是小狗的父亲,是一只俄罗斯斗狗,是彻底的混眼子,谁都不认,主人都不认,只知道凶,这种狗生下来就把耳朵剪掉了。
暑假里,我们给果子狸盖圈舍,这个工程的量不大也不复杂,人手是老穆帮着找的,这些人平时都是盖房子的,这点活儿不在话下。
按照张老师的设计,果子狸的圈舍应该是双排圈,中间有一个过道儿,过道儿两边各有一排圈。养殖果子狸的圈有点像监狱,对着过道儿的是小号儿,小号前后两个门儿,前门儿是饲养员从过道儿给小号儿里的果子狸投食用的,后面的小门儿外面是个供果子狸嬉戏的活动场,像监狱里放风的地方。果子狸善于攀爬,所以活动场的下面是砖砌的,约一米五高,砖墙上面用钢丝网围着,顶高约一米。
另外,每六个小号共用一个活动场,每两个活动场是一个单元,两个活动场之间有一道墙,墙上开一道门。过道与活动场之间有专用通道,这样可以保证饲养员从过道可以走进任何一个活动场。
我们是在养殖厂里的大瓦房里搞建设的。大瓦房共两间,过去是养牛用的,开间够大,但建设双排圈宽度还差点儿,只能因陋就简,盖成单排的。
我们盖的圈舍按设计能养一百零八只种兽,根据张老师他们的研究,果子狸养殖中种兽的公母配比一比四最佳,种公兽太多会增加养殖成本,太少的话,种公兽太累,会影响母兽的怀孕率。
圈舍盖好后,就可以就可以进种兽了。原来的想法是通过张老师的协调从动物研究所的养殖场进种兽,哪怕是少进点儿。张老师嘴上答应的好却在没有下文了。我们理解张老师,这种知识分子成堆儿的单位很不好搞。
我和张新宇想起不久前去过太白县深山里的一个小山村。我们去那里是想承包几千亩山林,承包山林的事情虽然不了了之,但是跟那里的人建立了联系。
张新宇又去了一趟,那里的人很高兴,山里的果子狸不少,但那玩意儿鬼的很,不好逮活的,不过他们还是有办法的,双方谈好了收购价,张新宇委托了负责人,他们有了收获,我们就上去掏钱拉货。
那个秋天,我们去太白山拉了好几次果子狸,总共有八九十只吧。那批果子狸都是山里人下套抓的,我们告诉过山里人,有伤的不要,所以他们抓的时候很小心,有些爪子上带了点儿轻伤,我们都要了。
果子狸长期在野外生活,刚被圈养的时候,很不适应,有的不吃不喝闹绝食,有的用脑袋乱撞想自杀,这是动物的应激反应,过一阵子就好了。不过,还是死了十几只,活下来的七十二只果子狸,就成了我们养殖场的第一批种兽。
第一批种兽的公母比例大概是一比三,公兽稍多了些,这样也好,我们可以从公兽里精挑细选,挑选最强壮的公兽,挑剩下的那些先养着再择机淘汰。
�k�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