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散文成长励志
我的亲人(九)——岳父

我的亲人(九)——岳父

作者: 轩文斋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8:27 被阅读33次

     

我的亲人(九)——岳父

      岳父,一个守正不出奇而且远离低级趣味的人。

        岳父姓朱,名水记,是湖北省黄梅县朱桥村人。岳父出身贫寒,幼年父母早逝,唯一的姐姐也被父母送给人家做童养媳。比我父亲还艰难困苦的岳父,却在村子里朱姓叔伯的支持下,顺利地完成了小学学业,成功地考了入黄梅县高级中学。在中学时代,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学校非常重视,不仅免除学费杂费,还提供免费寄宿。于是,聪明的岳父继续在村里长辈的支持下,艰难地完成了高中学业,并于一九五七年夏天,成功地考入湖北化工学院,开始了有政府助学金的大学生活。

        第一次见到岳父是一九八五年夏天,在湖北黄梅一中岳父的家中。那时候的岳父是朱老师,儒雅洁净,温和亲切,是我非常喜欢的中学老师的形象。但我知道,那时候的我,肯定不是朱老师喜欢的人。大学刚毕业的我,清瘦黑赤,穿着随意,给朱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肯定不佳。但是,已经认定要做朱家女婿的我,很清楚一个道理,未来岳父喜不喜欢不重要,只要不反对就行。于是,就有了后来帮朱老师劈柴,做煤球,帮岳母剁辣椒等等故事的发生。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年后,朱老师变成了我的岳父。

      岳父的人生是个传奇。到现在都还不会讲普通话的岳父,一九六一年七月大学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从大武汉来到江西,成为当时著名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一名教员。那时候的“共大”,属于半工半读,很多学生都是文化基础很差的农村干部,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老师也一样,一边上课,一边和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著名电影《春苗》就是反映“共大”师生学习生产生活的真实故事,当时有一句著名的台词——“马尾巴的功能”传遍天下,无人不知。很难想象讲一口黄梅话又从小没有种过田的岳父,那几年是如何混过来的,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战天斗地的年代,岳父抱定“守正不出奇”的人生信条,尽量遵守各种规章,尽量不卷入不参与政治纷争,居然平平安安地过渡到文革结束。作为六十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一表人才的岳父,在整个六十年代既没有入党,也没有享受“臭老九”的待遇,这种结果,在那个年代确实是个奇葩,应该归功于岳父抱定的“守正不出奇”。

       

我的亲人(九)——岳父

        话说远离政治是非的岳父,在处理婚姻问题上也是相当有智慧,面对工作生活的单位和身边那么多知识青年,也抱定一个淡定的心,不沾情,不惹事。而是利用休假机会回老家,在黄梅县城,把因家庭成份不好的岳母,带到了江西,组成了和谐的同乡家庭。“共大”解散后,不是党员的岳父,尽管拥有那个时代非常稀缺的大学文凭,仍然没有留在学校,而是随着很多学生一起,分配到江西恒湖垦殖场工作。一开始,农场利用岳父的化工专业知识,安排岳父在香精厂做工程师,后来因香精厂生产的香精没有销路,做过大学老师的岳父主动要求去新成立的恒湖中学做化学老师。于是,只会在讲台上讲黄梅话的岳父,用黄梅普通话教授中学化学,而且一教就教了近三十年,一直教到黄梅一中退休,让无数个学生记住了这个不会讲普通话的朱老师。很多年后,曾经陪岳父回恒湖垦殖场参加他的学生聚会,这些已经毕业几十年的学生,依然会用黄梅腔调的普通话称呼朱老师,岳父也依然用黄梅腔调的普通话和学生交流。

        正如简书《永恒的恒湖》所述,成功地从黄梅老家把岳母带来垦殖场的岳父,在场部一排平房里安家落户,在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中,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平静地生育了以太太为老大,小舅子为老幺的四个子女,直到一九八四年夏天,几经周折和努力,才调回自己的中学母校——黄梅一中任教。尽管岳父普通话讲的不好,但做为中学老师,教学能力强,教学水平高,而且,和很多中学老师一样,心地善良,帮助过很多困难学生,是个非常出色的好老师。当然,作为四个孩子的父亲,岳父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上也有一套符合他的“守正不出奇”信念的办法,而且十分成功,老大老二在恒湖中学就考取了大学,老三老四在黄梅一中考取大学,一家四个大学生的教育结果,在来自五湖四海的恒湖垦殖场的同时代人中,岳父和岳母无疑是相当成功的。这几年,在广州,在番禺,在珠海和江西,只要碰到岳父的恒湖的老同事或者岳父的学生,对岳父的评价都相当的高。

        退休后的岳父,和岳母一起,成为四个孩子家的免费保姆,而且是相当高水平的保姆。记得第一次在岳父家里吃饭时,岳父用开水把每一付碗筷都用开水烫过后才开饭,当时对岳父的这一举动不太理解,后来才知道,这是学化学专业的岳父坚持了几十年的卫生习惯。所以,退休后的岳父,从我家女儿开始,到两个小姨子的女儿,最后是小舅子的女儿。随着三个孙女考上大学,岳父才和岳母开始真正的退休生活,经常在黄梅,南昌和珠海轮流居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但是,无论在哪里停留居住,岳父都保持着健康的规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规律,坚持每天准点吃饭,准点睡觉,按时运动,当然,依然坚持用开水烫碗,那怕是刚从消毒柜里拿出来的碗,也要亲自用开水烫过,不过,现在只烫他自己用的碗。

      认识岳父已经三十四年了,这是一个不断让人尊敬和不断令人钦佩的老人,是一个真正远离低级趣味的老人。略举一例以证明之,近年岳父患上皮肤病,虽经多方多次反复求医均无法治瘉。于是,老岳父开始拒绝姜葱蒜辣椒及一切含辛辣刺激食物,无论我们如何解释,如何劝说,都没有效果。这让喜欢吃辣椒并且负责做饭的岳母非常无奈,经常要一菜两炒,一肉两烧。今年春节,在南昌的老二家里过年,小姨子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吃也痒,不吃也痒,还不如吃了再说。我们利用这句话,反复劝说,老岳父依旧“我自岿然不动”,某一日,我亲自下厨,炒手斯包菜,只放了几片生姜,生姜味道极淡,老爷子只夹一下,说了声有生姜,就再也不光顾这盘色香味俱全的手斯包菜。

        面对几乎没有不良嗜好的岳父,喜欢打麻将的岳母经常鼓励,甚至恳请岳父参与她的麻将活动。而岳父经常是千呼万唤始出来,但是,一出来,一上台,手气又旺的不得了,经常打到岳母和我们没有脾气。

      今天早上,已经八十五岁高龄的岳父,要求更新耳塞,增强听力,计划抄写(毛笔)唐诗。我傍晚回到家里,岳父换新耳塞还没有回,希望回来后听力大大加强,让老岳父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最好来个守正出奇,来一个夕阳惊喜。

我的亲人(九)——岳父

相关文章

  • 我的亲人(九)——岳父

    岳父,一个守正不出奇而且远离低级趣味的人。 岳父姓朱,名水记,是湖北省黄梅县朱桥村人。岳父出...

  • 无法弥补的遗憾

    距离岳父去世已经整整十天了,可我们仍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永远地离开了爱他的和他爱的亲人们。 岳父罹患癌症,已...

  • 我的岳父

    二十多年过去了,跟岳父的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的下马威,还清晰得很。 他用三角眼盯着我,用浓郁的河南口音郑重其事地问我...

  • 我的岳父

    我和我的岳父第一次见面,是在1984年的腊月“小年”过后。当时,我的岳父正临花甲之年,因腿疾在县中医院住院治疗。 ...

  • 我的岳父

    一切(哲学)都是自传-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每个人讲的故事,都是在说自己。 (201...

  • 我的岳父

    三十年前的一个中午,我记得是初夏,第一次去女友家见我未来的岳父,只见他中等身材,略微驼背,皮肤微黑,圆圆的脸上布满...

  • 我的岳父

    凌晨2点嫂子来电话,岳父走了。妻子坐在床上失声大哭,无法忍住浑身的抽搐。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妻子在家排行老六,是岳...

  • 我的岳父

    岳父走了!2021年10月24日这天永远的离开了,岳父安详的离开了眷恋的世界和挚爱的亲朋! 岳父住在姐妻家与肺癌抗...

  • 我的岳父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七,是岳父大人的67岁冥寿。 记得那年腊月二十九,你拼尽全力,执意要出院回家,路上第一次看到你哭,...

  • 怀念我的岳父

    农历1998年冬天,我跟当时的女朋友(现在老婆)第一次回了湘北去拜会她的父亲。当客车驶入了湘北平原,对从小在丘陵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亲人(九)——岳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el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