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你想辞职的时候,就会发现,身边尽是辞职潮。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最近我想换工作,一问之下,最近身边几个好朋友的都前后辞职换工作了。从他们口中,都得到了关于“不能忍受”公司的种种。阿康不能忍受公司的业务部门,阿丹不饿能忍受上司的怪脾气折磨,小严不能忍受公司的加班。包括我,好像没哪个人是从未抱怨过“忍受”之类的话题的。不管远方是诗或苟且,还是只有枸杞,抱怨:生活总是在操我。
我认识的人没有三百六十行的,大概只有十六行的,据敝人观察,没有任何一份工作是不需要忍受的,只是你能接受忍受程度的问题。大部分书籍和文章都是教导择业的时候,要选择“自己所爱”。
有“爱”是好事,不过爱是什么样的组成?什么爱称得上是真爱?职场的爱,和男女之间的爱异同在哪?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不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身边98%的同学也不知道;包括大学毕业后工作的第三年,很多人依然是一头雾水。有小部分人开始冒出专注的想法。
再次跟大家交谈的时候,六七成的人谈话中,没有说自己有多热爱他的工作,而是他在“忍受”工作折磨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东西,可能是一些成长,一些机会。然后自己就鼓励自己干下去了。
对于工作,我们常常以为是选择最爱的,但实际是最能忍受的。
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热爱的,所以在忍受的过程当中,发现了自己最能忍受的,换句话来说,那有可能是自己热爱的。就如你最能忍受的一个人,除了最威严的,还有可能就是你最爱的。
也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本来不会喜欢的,长时间忍着忍着,就爱上了。关于这一点,杜克大学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利(Dan Ariely)在《不理性的力量》书中,称这种心理现象为「工作付出效应」,具有以下四项特征:
1.投入的努力会影响工作成果,还会改变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对成果的评价。
2.更多的投入确实会产生更多的爱恋。
3.我们对给的心血结晶评价过高的情况极为根深蒂固,以致会误以为其他人也同样偏爱我的作品。
4.虽然已极力投入,但若功败垂成,我们就不会对那件事产生太大的依恋。
可见,上面说的第二种可能,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己嗨的“爱”。不能评价其对错,是其中一种可能。
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忍这一功夫,来到世上就不可避免要练习。
翻遍市区图书馆和度娘,还是“热爱”这一门功夫被人们称赞的比例大。以喊口号,心灵辅导,激发潜能讲座等等形式,很多人无意中都能“被动式”练习。人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告诉热爱的好处,而忽略忍耐这样一个必要的步骤。真的忽然碰上的时候,思考一下便自觉如哲者,朋友圈“没有什么的大不了的,打不死我的能让我更强大”云云。
当然不是说热爱不好,只是比例过多了。
并且要说明下,这里的“忍”不是被迫于道德、威胁、难言之隐之类,需要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以及社会公正等的隐瞒、苦忍行为;而是限指在工作当中,为了能与工作问题迂回周旋,解决问题甚至粉碎障碍的必要忍受。
它大概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种,咬牙切齿的忍。为了达成一个目的,强硬地让自己接受某种行为,迫不得已又不能自暴自弃。例如公司扣押你的奖金,非要你工作多两个月才能发,这时候你即便想离职,也只能忍的咬牙切齿。
这样的忍对于个人来说不多,但是遇上就很心糟。
第二种,百无聊赖的忍。这时,眼前的这份工作,弃之可惜,嚼之无味。你是真的无聊,无意识地在忍和不忍之间,有一个声音再告诉你“一旦发现有更好的选择,马上走!”
可是机会很懒,几乎不会主动来敲门。
这种忍是无害,但也无益。你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有工资可以领,并想不出摆脱现状的好方法,所以就成为了一个百无聊赖的选择。
无聊的忍是极为难受的,看似积累的庞大情绪,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出口。就像看着一个毫无波澜的湖,定睛看久了,也分不清眼前的是湖面还是湖底。
第三种,通常是我们在职场上展现的——迎风向阳的忍。这是正面的,积极的,这是越挫越勇的。我们在职场上大多数的人是这样,埋头苦干,为有一天蜕化成蝶。即使被客户无理由地怼了,经过清醒的分析后,告诉自己,这的确是自己的能力不足,还可以给出更好的方案。
这样的忍浇灌了热血,充满希望。虽然到最后不知演化成哪一种忍受与结果,但过程肯定绚烂美丽。例如创业的拼搏,为了升值加薪的迎难而上,为了把鲜花插在自己这坨牛粪上的默默奉献。
有一同行从山村里出来的,不懂交际,选择在上海的公关公司工作。晋升到一名客户经理时,他已懂得该让时候稳重有礼地让,该退的时候利落达雅地退,他们老家人的是“人精”,“滑头”。这是真事。他在融入大城市时候,想必也是浑身不适,穿戴规则磨去棱角,接受本不感冒的知识,变出花样来进行沟通。这都是发光发亮的忍耐体现,他说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当然是忍受过了初期的那一段经历过后,热爱像是爬过重重高峰,终于奔腾而来。
再想想邓小平爷爷当年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当外国人问他是怎么过来的,他回答只有两个字:“等待”。不得不感叹,会忍耐也是蛮实用的。
第四种,超度万物的忍。为了人或者事业,持续地享受忍受。以前的圣雄甘地就是这样的人,用绝食去化解矛盾,这是多崇高的忍耐,千万中无一。
在佛家忍辱里有提到最高境界,叫慈忍,跟这第四种忍有点像。网络上有个通俗的解释是:
“慈忍:对我的种种无理横加,也许对方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只是情绪驱使,是对方业障较重所致,自己不但不生气,还要怜悯他,要想办法度化他。”
有慈忍的人,站在了事业的极高端,从上而下的俯视众生。为众生的愚昧自私而忍。
在现代,埃隆·马斯克也是这一类的人物,世界就是科学组成的,他的任务就是改造世界。他可以大方地说出很多方案观点,而大众不理解,看不出他所做事情的价值。无所谓,他知道需要忍受,像乔布斯一样,他的产品需要时间去告诉世人;在那之前,忍受现状的丑陋,忍受你们人类的愚蠢和无知。
这种忍我现在做不到,以后也不可能做到。既不异常聪颖,也常常会生气,常暴走,身上“高尚”的基因极为有限。
这四种忍法见仁见智,或许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要是在刚入职场的时候,有人跟我来讲“忍”这样的东西,我是绝对不会听的。
因为从校门踏出,总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虽不不知道明确是什么,但是就是觉得不同。
上班时间久了以后,下班,像一滴水汇入到人流当中,瞬间感觉泯然众人矣。
现在呢,基本上也接受平凡人设了,只是有些火苗持续燃烧。
看来嘛,光是仗着年轻的自信,想做出行业卓然的成绩,是不可信的。
想想还是靠坚忍,加上自信,两者结合会更实用些。
我也曾一度在思考,自己是不是有什么才华没被挖掘出来。很难说得清这是直觉,还是错觉。
私下试验对比了不少次,确实也没有。例如画个画,学一门学问,最适合概括自己的,就是“民众”两字。如果有才华影子的话,那凤毛麟角早已在岁月蹉跎中,磨成灰飘走了。人家年少便能写书,十来岁能作钢琴曲,我小时除了玩是不会别的。那时你要是碰见了我,问特长是什么?我会答:特能玩。
真正的才华是值得尊敬的。他们像被上帝赋予了一把钥匙,开启新世界的门,带来一些有益或有感的实际。例如李宗盛的“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他早已偷光你的选择”,林夕“如果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纪伯伦“一个人有两个我,一个在黑暗中醒着,一个在光明中睡着”,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些都是才华的造物。
但是才华确实最容易折损,最容易误解的,才华也是看机遇的。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而过不好的人。如果才华又不明显,坚忍依然是你的好哥们。
深以为,职场之路靠热爱,靠才华,靠自信,都是可以的,但是少了“忍耐”这一个,这些宝贵的特质会大打折扣。
刚开始的事业,热爱缺乏根基,任何有趣的工作,空耗下去也会变得无趣,能“忍”就非常重要。这时候需要在工作中不断观察和发现亮点,为热爱寻找养分,不能仅仅为了“忍”而忍。
坚忍、自信、热爱都是往上升级的好成分,但是观察力和发现力,是它们的基石。基石稳妥了,“热爱”会越来越强。
当某天,作为成功人士的你,给台下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分享成就,前倾着对他们说:“你只需忠于内心,去寻找自己所爱的东西!”别忘了提醒他们,忍受是原始的,必不可少的。
网友评论
之所以忍,是因为需要那份工作带来的收入。
!最后老板也是不让我呆下去了
👍👍👍
谁想牺牲自己的尊严,忍受职场上的那些鸟毛事情,但是活下去的艰难和辛酸相比那一点脆弱的尊严哪个更重要?可以选择不忍,妈蛋,劳资不干了,你爱咋滴咋滴……
但是转身想想,家里的水费电费,孩子补课费,爹妈医药费,一家子的生活费……一切都因为忍不下去而泡汤了
我们不是输给了坏脾气的老板,公司不合理的制度,小心眼的同事,我们只是输给了生活…………愿你我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