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邀看月亮】【图/网络】

他们住在很遥远的乡下,儿女在城里买了房,就很少回家。贫瘠的乡村,没有多少牵挂。
看见他们,是因为去参加一场偶遇的婚礼。母亲向来心善,说要带我们去看看她几十年前的老街坊。于是我们一行9人跟着母亲就去了。
低矮的瓦房,土坯墙。老太太坐在门前的一张小凳上。看见我们来了,立刻起身相迎。嘴里急忙唤着屋里的老伴。我们一行9人,估计老太太就只认得母亲。大姐夫,二姐夫,妹夫,妹妹的儿子,老太太是从未见过的。而我们姐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离开之后就再没回来过,这是第一次。我对老太太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这时,老爷子也从屋里出来了。老太太和老爷子都80多岁了。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的皱纹和老年斑令我触目惊心。心下立刻想:我若80多岁的时候也这样,是否还有勇气对镜梳妆?

老爷子和老太太双双拉着母亲的手,泪光闪闪,母亲的眼眶立刻就红了,盈满了泪水。我们姐妹也都遗传了母亲的善良,而且泪点很低。所以一看长辈们如此动容,我们的眼睛也湿润了。
母亲给他们带了些点心。我们姐妹什么也没买,因为母亲事先没有告诉我们要来看他们。所以我们就拿了些钱出来给他们聊表心意。他们使劲推辞,说来看看他们,他们就非常非常知足了,怎么好再收我们的钱。我们姐妹都是真心实意给的,母亲也在一旁劝说,他们才收下。
他们热情的邀我们进屋,进屋的第一感觉是低矮,狭小,简陋,但是整洁。我们一行9人没有都进屋,如果全都进屋的话,眼睛更显拥挤了,我估计可能都站不下。
没有客厅,进屋就是卧室。一张小双人床,床上的两床厚棉被叠得整整齐齐。没有大衣柜,只看见一个齐我腰高的长方形的非常老旧的大柜子,我估计就是装衣服的衣柜了。屋里唯一的现代化标志性物件是一台14英寸的彩电。
老太太忙着要给我们沏水喝。我们都说不用不渴,刚喝完出来的。我们说在屋外聊聊天,说说话就行。老太太又急忙的给我们找凳子,找好一会儿,就找出4张。老太太和老爷子都显得急促而尴尬。我们倒觉得没什么,因为长年累月就老两口住,预备那么多凳子也没用。

于是母亲陪他们说话,我们姐妹就到房前屋后走走看看。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种了些竹子。
院外有一个大水塘,目测有七八十平米。然后就都是庄稼地。但是因为是春节期间很冷,地里基本没什么农作物。据母亲说(母亲也是听亲戚们说的),他们整个生产队的地前些年就被一个大老板承包了,每年按人口分给农民一些钱。有好劳力,又不怕种地苦的给大老板打工,大老板会发给他们工钱。
老太太和老爷子岁数都很大了,大老板自然是不会再雇他们干活。所以他们除了仅有的家务活儿就没什么事儿干了。他们经常会搬了小矮凳坐在门前的屋檐下,看着眼前已经看了几十年的风景,他们的眼神是空洞的,内心是孤独寂寞的。我想他们是期待过那种儿孙绕膝的生活吧。
老太太和老爷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组建的家庭,没有恋爱期,他们结婚生子度日。中国的老旧婚姻大抵如此,婚姻就只是婚姻,与爱情无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