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学堂:2021年365写作课专题哲思
真我的面纱——读《遇见未知的自己》05、06章

真我的面纱——读《遇见未知的自己》05、06章

作者: 抒羽晴 | 来源:发表于2021-02-13 22:26 被阅读0次
有一个东西,在我们里面是一直没有变的,尽管我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一直都在改变,但是我们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

这一章提到的概念我觉得有点抽象,同时我也有点迷惑,不能理解这个内在真我是否就是一直在说的真实的自己?还有,内在真我是不是一种意识?

如果是,要怎么才能看见它呢?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感受过它的存在呢?而且——

这个内在真我不会随你的身体而生,也不随死亡而消失,它可以观察人世百态,欣赏日出月落、云起云灭,而岁月的流转、环境的变迁,都不会改变它。
我们失去了与真我的联结,但人类还是得有“自我感”,于是我们向外发展,认同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身份等,而一般人所谓的“小我”“自我”于焉产生,汲汲追求外在的、物质的东西,以寻求满足。

这些概念似曾相识,曾经的心理学课本上学过的,只是死记硬背下来的东西,现在已经忘记大半。而理解记忆的东西却可以记忆好长时间。

我们很多人无法感受到什么是真实的自己,于是把“小我”“自我”当成略微真实的自己,为了实现这些“我”,只能不停地追求外在的,物质上的东西,在工作中努力工作,赚更多的钱,爬到更高的位置,在生活中买各种各样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希望实现自我的目标。

但是最终却发现,工作上永远有更高的位置,钱永远也赚不完,永远有想买的东西,并且,站的位置越高,钱越多,买的东西越多,越容易迷失自己,因为追求的东西是错误的,只会让自己距离目标越来越远。

就像老人画的那个图,圆圈的最中间是真我,爱、喜悦、和平,向外分别是身体,情绪,思想,角色扮演、身份认同。

我们无法触及最核心的真我,直接导致了追求的目标错误,追求的过程中产生的身体,情绪,思想等,是错误的追求,也是掩盖真我的面纱。

这些概念很抽象,可能有些人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我还是先放一放吧,比起这个,若菱经历的事情更让我感兴趣。

为什么随着若菱态度的改变,婆婆的态度也会改变?还是这一切都没变,变的只是若菱的感觉?

由于我们并不像上帝一样拥有上帝视角,所以上述问题很难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但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法进行分析。

假设一:婆婆的态度没有改变。

婆婆的态度没有改变,那若菱觉得婆婆的态度改变就是若菱的错觉。

但是对于若菱来说,这种错觉不是坏事,因为若菱自己感觉到了来自婆婆真诚的关心,而不是咄咄逼人。若菱便不会对婆婆以及婆婆的家庭产生抗拒,长此以往,婆婆对若菱就是真正的关心,若菱也不需要再“演戏”,累身累心。

假设二:婆婆的态度改变了。

婆婆态度改变了,那她对若菱就是真正地关心。

也从侧面说明婆婆其实不是一个坏人,她也一直在渴望若菱对她的爱和关心,只要若菱表现出一点点爱,她也能给予对方同等的似母亲般的爱。

所以,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应该对别人抱以最真诚的态度,把别人往最好的方面去想象,不管别人实际上到底如何。

因为这样做,别人不仅不会对你恶语相向,还有可能会对你礼貌有加,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你的人生可能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种改变并不是“装”,“装”是假的,而这里所阐述是发自内心地对待别人。

暂且不论这种改变是否是真我的另一层面纱,在不知道真我是什么的时候,我只需在意这种改变是不是能让我生活更幸福,假如是,那就去改变。

我不是伟人,也不是上帝,所知甚少,所求甚多,做事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就好。


无戒学堂日更第43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我的面纱——读《遇见未知的自己》05、06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is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