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前传

作者: 初心不变_叶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3-09 16:29 被阅读0次

简书,大道至简,这条路,它走了七年。

我是一名在大灾难前出生的小公民。

我生在一个名为“简书”的星球上。这个星球的地表覆盖着红色的无机物,我也不知道它叫什么,只知道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它看起来是被红色点缀的一个馒头。

我出生之时,这个星球上只有几万个公民,分布在星球中 22% 的陆地上。

他们建立起了一个王国所需要的一切。

同时,在略有清闲的生活中,他们也逐渐发现了一个消遣的方式:那就是撰写属于自己的文章,与别人相互交流。

这场文学之风,在短短几天内便漂洋过海,传遍了整个简书大陆。

那时,政府只有一种货币,就是“积分”。

这种货币并没有与贵金属挂钩,全靠物物交易维持它的价值。

那时,我好像有几百积分,在整个星球的大排行上只是渺小的一粒沙子。

就在那时,一股席卷整个宇宙的风潮来到了我们这里,它叫“区块链”。

领导人团体开始钻研这项新技术,并决定以这项技术为蓝图,改变简书星球的货币政策。

我作为一名追求前沿科技的公民,也去了解了一下。

简单来说,区块链就是把一个个账本分发到每一位用户手中,形成一个去中心化、防篡改的共识网络。

那时,我也感受到了这种新技术的前景,兴冲冲地跑去和老一辈们说:简书一定会选择这种技术的!

可惜,我遭到了老一辈们的谴责。他们认为简书作为一个存在了很长时间的星球,不会轻易更改其货币政策。

但是,接下来的一切,却让现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简书宣布,即将更改货币政策,推出新的法定货币。

主张变革的人们当然去了解了新技术,回来向那些保守的人们大肆宣扬这种技术的好处,可老一辈们就是不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无奈,主张保守的人太多太多,政府也被迫搁置了这项计划。这下,了解过区块链好处的人们可不乐意了:他们开始向保守派宣战。

当然,他们的主要抨击方式,还是拿起笔,向老一辈们普及知识。

但是,宇宙的运行法则不允许他们长期战斗下去。

他们的宇宙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像这种超出宇宙平均科技水平的变革,是不被允许的。

死神降临,这个星球上爆发了史无前例的自然灾害,无数人生灵涂炭。

同时,星球上的天文学家从他们星系的恒星附近的探测器得知,这颗恒星的聚变反应正在加快,他们将会在 7 年后被爆炸的恒星化为灰烬。

为了拯救他们自己,无数科研工作者们投入到跨星系太空旅行飞船的建设中来。凭借着他们的科技基础,在短短的 5 年内,建造了一艘相当于简书星球百分之一质量的飞船,史称“钻石号”。

飞船只能容纳十万人,为了争取生的希望,他们用尽一切方式博得人们的关注,希望他人能将其推荐到幸存者行列中。

记得,登船的最后一天,我抹着眼泪,最后看了一眼这颗已经千疮百孔的星球,告别了父母,踏上了一场没有返程票的旅程。

我的父母留给我的纪念品,是沙滩上的一枚贝壳。它代表着所有人在灾难面前不畏艰险,最终凝结成“钻石号”这颗珍珠,这份希望。

当晚九点整,飞船缓缓驶出停泊轨道,进入预定航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加速过程。

飞船将已难以察觉的加速度缓慢达到 5% 光速,然后发动机关闭,进行长达一百八十年的滑行过程,最后又是一年多的减速,泊入距离原行星 10 光年的新家园。

这场旅程,加上前期的探测和准备,将持续 200 年,四代人。

被幸运之神眷顾,登上了这艘飞船的人仍然没有忘记回家的希望,他们在简书星球上留下了一个发射功率为五万瓦的发射塔。它将会被星球上其他的子孙维护,直到星球化为灰烬的那一天。

发射塔将会接收探测器传回的信息,并将其发射到“钻石号”所在的方向,每 24 小时一次。

随着宇宙飞船与简书星球的距离加大,他们接收信号的间隔也越来越长,这可以帮助他们纠正飞船的速度,以及保证飞船上的人心稳定。

飞船上,政府推出了一种新的货币。为了纪念建造“钻石号”的人们,它命名为“简书钻”。

飞船上正式进入了区块链时代。同时,它的代码也被永久封存起来,放在一个逃生飞船中。

一旦“钻石号”遭遇不测,控制大厅的一个时钟信号将会停止发射。在 1 分钟后,这艘逃生飞船将会携带着充足的燃料,用 10% 光速的速度回到他们曾存在过的星球,让星球上已然没有任何希望的人们,最后感受到新技术的便利与安全。

但愿,还来得及。

经过几个月的试行,简书钻正式成为了飞船上的通证。同时,为了弥补这种货币不能进行交易的缺点,政府又研发出一种新的货币。

那时,我已经成为了研发小组的核心成员,也是这艘飞船的舰长。

“就命名为‘简书贝’吧,代表着一代又一代人为钻石号的付出,换来了生的希望”。

于是,这种货币也取代了物物交易,成为了一种新的流通手段。

这种货币的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采用一种叫做“数字合约”的程序,每隔一段时间自动生成,最大限度避免了通货膨胀。

发行时,这种货币的价格约合 0.1 元。

简书贝推出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支持,价格曾一度翻了三倍。

可惜,不知为何,价格又在短短的几个月后,回落到了发行价,又一路向下狂奔而去。现在,价格差不多是 0.085 元。

我们一直在查找原因,但是,很遗憾,我们无能为力。

我们不能更改简书钻的代码,否则,将会导致可能启动的,带有简书钻源代码的飞船回到星球后,产生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

飞船上的源代码经过无数次审查,已经被封存起来,并采用了哈希算法进行保护。如果擅自更改代码,系统将会销毁数字合约,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这时,我面前的虚拟屏幕中弹出一条信息:

我们的母星没有按时发来信息。

我不得不停下手中写到一半的文章,来到控制大厅,仔细核对各项数据。信号中断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航向偏离了,有可能是速度太快,也有可能是所有的 5 个传感器同时出现了问题。

但是,最不可能的是,我们的母星已经被膨胀的恒星吞没了。

我调出发来的传感器数据,让系统以时间为横轴,以膨胀速度为纵轴,绘制折线图。

几秒后,我看着虚拟屏幕上的图表和函数,确定了这个事实。

恒星的膨胀速度以指数级增长,而到了今天,数据已经超过代表我们母星位置的横线。

我们的母星,存在了几百万年的文明,消失在宇宙的冷漠中。

25 小时前,母星。

人们已经发现了恒星的膨胀。快速接近的核聚变火球导致星球上的温度急剧上升,万物凋零。

从飞船离开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已经做了计划,共同撰写了一份绝命书。

这其中,有他们的愿望,他们的不舍,他们的努力......

在世界毁灭的前夕,他们将这份文件编译到发射塔的发送数据中,按下了发射键。

按照程序设定,发射塔只能被定时自动激活,如果强行发射数据,将会触发自毁程序,引爆地下的核弹,让这颗星球化为灰烬。

但是,他们没有时间了。

一小时后,我们终于收到了母星发来的信号,可是,这次的文件长度有些不同寻常。

我打开文件,一行行文字映入眼帘:

致:“钻石号”全体舰员

我们坚持到了最后,你读到这封信的几个小时前,聚变的火球已经将我们吞没。

我们也写出了一份区块链的代码,创造了一种新的虚拟货币。为了纪念钻石号,命名为“简书钻”,附在文件最后。希望这份代码能引领你们步入新的时代。

简书星球幸存者 全体

后面是一份代码。

你按照标准封存流程,将这份代码进行了哈希运算,打算将其放入档案室。

无意中,你发现运算结果好像有些眼熟。

你调出操作日志,找到了当时封存简书钻代码时的哈希结果。

一模一样。

这代表着,这份源代码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与“钻石号”研发的数字证书完全一致。

你沉默了几分钟,走向舰内广播的控制台,打开了向全舰的广播通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前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iyd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