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宴群!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经说过,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大,孩子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候的世界观.来感受和观察这个世界。
原生家庭究竟是什么呢?
原生家庭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童年到成年,所经历的家庭环境。
那这个家庭的环境里面都有谁呢?
有父母亲,有兄弟姐妹,有外公.外婆,有的人,可能并不是亲生的.或者是被抚养长大的。
和原生家庭相对应的,就是我们的现在家庭。
现有家庭就是,你长大后结婚组建的家庭
你和你的伴侣,你和你的孩子组成的这个家庭。
原生家庭,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
包括对我们的心理,事业,财富,婚姻等等……
原生家庭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影响很大。
在我们个人的心灵成长上,原生家庭的经历.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
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今天就来探索原生家庭的这个部分。
我把今天的课程分为2个部分
1.原生家庭的铁三角
2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被疗愈时,会出现的4种基本问题。
我们先讲原生家庭的铁三角
原生家庭的话题,展开来讲它的知识面确很广。
对我们最大影响的,其实就是我们的父母,
其次就是陪伴我们生长时,我们认为重要的那几个人。
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在我们关系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也就是我们的父母。为什么父母这么重要呢?
我们一起来试想一下,人.从哪里来?人是由父母所生.父母养育长大的。
所以有一种说法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像是一个铁三角的关系。
这个铁三角包含了.父母对孩子的爱…
这是一种最初始.最原始的爱。
当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道德判断和头脑中好坏的分析,那个时候我们所依赖的唯一的东西就是父母给我们的爱和照顾。
因此对孩子来说,这种爱是一种原爱,他是伴随着我们的基因而来。
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仿佛这种爱就是天和地,它决定孩子们的生死。
因此,从某个角度来看,
父母……是我们生命的来源的管道。也是爱的来源。这就是铁三角。
铁三角他是牢不可破的,即使你从小.不在亲生父母身边,也是有爱的传承,有能量的传递。
即使你刚来到这个世间,父母就和你失散了。
你当然也是由父母生下来的.是吧,
虽然没见过面,但心里也知道你肯定是有父母的。
即使刚生下来不久,就把你寄托他人来抚养,
即使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
甚至这个孩子.也不知道她是被抱养来的。她的潜意识.也知道她是父母生的。
不管养父母怎么对待抱养的孩子.
这样经历的孩子的潜意识里.好像有莫名的自卑感,害怕自己不够好的这样的能量比常规在亲生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更敏感一些。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何得到他人的认同是.那么上瘾?
由于我个人的经历.这里是我调查过20多位.不是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的一种共性。仅供大家参考。
原因是原生家庭是一个无法超越的话题,我们没有办法去逃避。
因此无论你现在是喜欢你的父母?还是恨你的父母,从本质上来讲,对父母的依恋和渴望是超越理性的。它是一种人类生存的本能。
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间,必定得有人抚养才能生存下来是吧?
所以孩子对父母的确就是有很多的渴望,有很多的依恋,这一切的需求超乎了我们的理性。
讲到这里,我加一点围产期,围产期就是在妈妈肚子里的那几个过程。
当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你还是个胎儿,胎儿通过脐带吸收它的一切所需,
你试想一下,那时候的胎儿是和一个更大的宇宙相连的。
胎儿所需的一切,宇宙自动化的给予。
那个时期.胎儿觉得一切是完整的.是被无条件的爱的时期。
需要什么,通过脐带,就会给它提供给胎儿。
从降临到这个世间后,就开始了不住的在寻找无条件到被爱的那个部分。
生下来后,我们所须.当得不到的时后.也就是想要的,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她就觉得是父母没有给与她,或者没有能力给予她。孩子就会觉得委屈。
孩子内心的那种渴望圆满.和想要生存.就一直不断的此生中拧巴的寻找。
所以说原生家庭,是我们成长开始塑形的土壤。
那什么是塑形呢?
塑形就是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情绪,我们的模式,我们的行为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
我们所遭遇的所有事情.给我们带来的记忆和信念。
所以我们人生啊,上半场的命运基本上是由原生家庭的印记来主导的。
你看在生长的过程当中,幼年的孩子没有选择权。没有分辨能力。幼年是被动的.
幼年的我们是通过吸收外界的信息.和互动来塑造我们的个性。
因此……原生家庭.就像他生长的环境一样,给他提供这些信息,提供这些养份,让于是孩子就成长成,她的那个样子。
比如我的妈妈.总是顺我爸爸太老实了,我就也会这样认同。
老实人容易被人欺负。
男孩子才能顶天立地,女孩长大是人家的人,是赔钱的。
通过我从小所有的这些经历,慢慢的形成了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性格,我们的情绪,
慢慢的就成了,我现在的样子。
我的信念是很计较的人,等于危险。感觉没有安全感,怕被她欺负。
人得老实,做人不老实,我的心就觉得不对。不踏实。
这是小时候妈妈说的话,妈妈已经去世了多年,过往生活经历中我行程的信念,依然对我此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很重要。
童年为什么那么重要呢?
童年让我们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和对世界的观点。
因此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人生的上半场是非常重要的。
心里学家,现在得出来的结论是人在2岁前.是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
在6岁前,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所形成的应对模式,也就是基本生存策略!
重要的:不是我们人生的上半场,不是我们的童年被导演了,而是我们人生的下半场,仍然在这个被安排的模式里面循环往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我们长大后依然在寻求被爱被满足,父母那里得不到就到其他人那里寻求,
去哪里寻求呢?
也许是爱人,也许的领导,也许是闺蜜,也许是朋友,也许是孩子。就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着。
有你传递给孩子,由孩子传递给她的孩子,这样延续直到有一天有人打破了.这个能量模式的桎梏。就会有新的能量产生。
比如,一个孩子如果在一个冷漠.或者是暴力的家庭中长大,长大以后,这个孩子容易惊人的与他的父亲.母亲相似。
父母的行为模式.又会影响到她们孩子的未来。
还有,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家长不肯定啊,否认呀。没有及时的鼓励呀。对孩子暴力呀,言语暴力啊或者行为暴力呀。对孩子恐吓呀。
或者是幼年童年时期有需求的时候,父母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没有及时给予啊。等等。以上是父母和孩子是铁三角的关系。
超呼了我们想象的认知。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真的希望你的孩子好吗?
这里面还真是有很多的奥秘.等待你来探索。
好我们明白了,原生家庭的束缚力量非常的强,接下来我们再讲当这些原生家庭的创伤没有被疗愈的时候,人会出现哪些问题呢?
我们今天把它分成4类人来讨论。
第1类人.会表现出缺乏安全感,不自信,不善于沟通,自卑缺爱,没有归属感,同时也很渴望被照顾,总是觉得很无力。
我给北京的一位学生做助教,她人长得漂亮有学历,工作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常常会觉得哎呦我有倒退了,哎呦我做不到,哎呦太累了,哎呦我总是想不做呢?你看我又开始心情不好了。我想所有的同学都明白是她想的太多了,被过往自己不容易成功的一个信念给桎梏了。她问我该怎么办,在我看来每天管理一下自己去做,去做,去执行,就能不断的看到自己的进步,
就能打破她过往的那些,害怕自己不够好,自卑,自我价值感低,习惯的给自己的成功,放上一块绊脚石的这个模式。
她只是按照老师讲的去执行已经在变化了。
好,我们再讲第2类人,通过情绪来表达,有人会非常情绪化,甚至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去复制父母的情绪。
哪怕很讨厌父母,也许你很憎恨你的父母有这么一种情绪,有可能是悲伤的.或者恐惧的,抱怨的,有可能是唠叨的,也有可能是暴怒的,你不妨问一问你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很像你的父母。
我们再来继续探索,父母对待你的方式,是不是有点像.你对待别人的方式呢?
用我来聚个例子,刚才我说过妈妈嫌弃爸爸太老实,我爸爸每天讲话很少!妈妈如果急了,或者妈妈没有安全感时,她就希望爸爸做个决定,或者妈妈感觉反有压力需要爸爸表个态,爸爸会一直不说话。妈妈就会很生气……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就会抱怨的情绪……说你爸爸太老实了……他倒是说句话啊,真是急死我了…………
于是我同样接受了妈妈的认同,觉得太老实是可恨的,是让人生气的……
我会一方面,活出老实的样子来,
潜意识却是恨.很老实讲不出话来的人。在我的人生模式中,
我同样经历的和妈妈一样的模式,说出了和妈妈一样的话。你倒是说句话,真是急死我了…………并且我还承接了爸爸的模式,我最讨厌的那个说不出话来的样子,我很委屈了我同样说不出来一直委屈地在那里打哆嗦就是说不出自己想说的来。呵呵后来当我意识到这个部分以后,我第一时间疗愈清理……打破这了个模式。
第3类人,可能会害怕婚姻,他们对婚姻会产生不信任,也有可能是复制了父亲或者母亲对异性的一些观点,所以他们自己也对异性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或者是憎恨或厌恶。
如果父亲或者母亲一方对家庭不负责任,另一方抗拒,抱怨,委屈,不接纳这样的结果,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多数长大后婚姻不容易幸福……
第4类人,没有办法自我表达。
这类人通常自我价值感很低,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他们很害怕权威,平时与上司领导相处很困难,总是.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因为她们的潜意识觉得自己不值得。很自卑,你就是夸赞他,她也会怀疑你夸她是不是真的…………
也有一些人.会很在意别人的看法,经常猜测别人怎么看自己。
比如我说了这句话,他……高不高兴啊?
我做这件事情.他是怎么想的呀,等等很多的想法。一直猜测。
这就是把自己的幸福啊,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了。
以上这些都是原生家庭所留下来的烙印,
我曾经以为当我们长大了,等我过了18岁,我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了,长大后真的是自由自在的独立生活吗?
表面上看是的,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如果我们仔细的去看.仔细的去分析,你会发现很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重复过去的印记
举个例子,有些人的财富跟事业的关系总是很差,总是赚不到钱?潜意识里总是觉得会失败。
还有一些人总是会选择一些很复杂的亲密关系,他们不会选择那些很正常的,能够给他们带来健康顺利的婚姻的关系,反而会选择那些高难度的,甚至明明知道选择后,并不会有好的结果的关系。
比如会选择那些,可能已经有了一段婚姻.或者是有家庭关系的人,
或者是并不适合她稳定婚姻的人,
这是被原生家庭中父母的亲密关系困住的典型的例子。
也有的人总是没有办法去照顾好自己现有的家庭和孩子,
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去拯救自己的父母,让父母过得更好才是更重要的事,因此呢,这种人是仍然处在原生家庭的纠缠和制约当中。
还有一种人,觉得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允许,
或者说是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同和允许,
这是因为在他的童年在他的原生家庭当中啊,他的内在想要被得到赞扬,想要被看见。
不认同的渴望没有被得到满足,
当这些渴望没有被满足的时候,这份空洞其实是没有办法被完全填补的,
即使是在他长大以后,所以我们会在亲密关系当中啊,在事业当中,在朋友当中,在权威当中,一次又一次的在寻求别人的认同,只是想去证明现在的我其实足够好了,爸爸妈妈曾经没有得到过你们的认同,但是现在有人已经认同我了,这些也是原生家庭留下来的印记的创伤。
那原生家庭为什么从这些方面会影响我们呢?这是被一种动力在驱使着。
这里我要提醒一点需要注意的,
有些人知道了自己的幸福指数,与小时候父母与她的互动有关系,于是就,总是呆在这样的受害者模式里不出来。
不愿意为自己负责人,潜意识找个人把这个责任推出去,都是他们的错。
这里有个重点,
当受害者熟悉了自己这样的模式以后啊,潜意识会让他维持在受害者的优越感当中。这样的话她会破坏自己成功,破坏自己的未来。
这样让他的父母希望去承担过错,我们每个人的父母.都各自用她自己的方式.希望他的孩子好啊。
也就是说,受害者会变成一个隐形的加害者,这个时候当一个受害者.变得更加失败的时候,他的潜意识里面会带着快感。
她的潜意识里有一种隐形的报复父母的能量存在,
而这种失败,这种报复正是让他的父母产生受害.愧疚.自责的动力。
为了认同自己就是不行,不断的创造让自己失败,这就是我们潜意识的动机。这个地方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去觉察它。
这一切,都是我们小时候的一种当时策略。现在的你已经长大了,你可以一次次,一层层的.去面对这个部分,让这个受伤的部分,让她成长起来。群里有些同学我们也一起见证了她们从过往到现在的变化。
这里需要来到案例中,这一周大家有什么问题在群里发出来感觉自己是受害者,委屈愤怒,不满抗拒都可以通过这个事件去回关过往的经历。
如果你的内在受害者的这个小孩,为了就找到了一种不负责任的理由,我现在这样不好.都是父母的错!在你是受害者的时候,那就不断的在这个部分多疗愈几次。
觉得释放的可以了需要调频到,知道那个时候的爸爸妈妈都已经尽力了,因为她们也是不完美的,她们同样是她们不完美的把她们抚养大的
其实父母也是你选择的。这里没有人犯错,
也不是父母的错,也不是你的错,
就是这样因缘让你体验这些后,我们怎样从这些经历中去找到爱!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过程。
开放2个名额分享一下.我讲了什么?
所有的孩子都想要一个完美的父母来疼爱保护她,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都会有创伤的部分,所以我们都应该多和父母做做连接。
和父母做连接的好处是什么的?
妈妈就是你的财富,爸爸就是你的事业!
是经由父母才能与你的祖先连接上,
连接上父母会帮助你更快的清理过往情感卡住的部分!
比如缺乏安全感,不善于沟通,自卑缺爱情绪化,畏惧婚姻,自我价值感低,害怕权威,这些问题的本源,都可以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相应的事件。
在这里我们并不关心你的童年到底是谁对还是谁错,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怎么样可以不俄那个生命的烈士,
做那个生命的主人!
与原生家庭的功课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完成原生家庭的功课的人,只能成为命运的牺牲品。可见我们灵性成长有多重要。
为什么说成为命运的牺牲品呢?
因为那些在童年中觉得自己缺少父母爱,缺少关心,缺少认同,当我们成人之后,我们仍然要去寻找类似父母的那样的能量。去寻找权威的认同。当我们成了以后,我们的内在仍然处于非常弱小的一个孩童状态。
我们渴望来自权威的爱,我们会在关系当中,在事业当中反反复复的寻找认同,这种人的内心深处总是很强烈的依赖他们,总想去找一个能够无条件的爱他的人。总想把自己当成孩子。
或者觉得自己还是需要父母,不想长大,依赖父母。
我们要超越原生家庭的束缚,
不要变成一个无意识去复制的命运。
不要去拯救父母或替父母承担,
不要做一个巨婴,在父母的控制下失去自己的力量。
不要去埋怨和责怪父母,让自己变成一个受害者。
不要陷入在的关系当中苦苦的去寻找,父母的替代品。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我会给大家整理出几个冥想,方便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反复听……
我先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作业。
在日常中怎样切实的发挥在生活中?还是要觉察…觉察才能看见!
不看见只能是被动的……
觉察通过你和父母,爱人,朋友,同事,也就是和她人相处时,觉察你的念头,思想,觉察你的情绪模式。
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是喜欢的?
你怎么个喜欢法?
怎样的情况下是不愿意的?
你怎么个不愿意法?
你的感受是什么?在身体中的哪个部位?
接下来今天送给同学们个集体冥想!
与父母连接冥想
我们一起座好或者站好,感觉身体放松,脊柱放松……脖子放松…下巴放松,脸颊放松…额头放松…整个头部放松……
想象一下,你来到这个世间见到的第一个男人,去感觉一下这个男人是什么样的?是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一个动态的画面?
还是一张图片?都好你就这样安静的看着他……看看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然后说出来……………
你想对这个男人说些什么?
你希望这个男人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一一的说出来………
说完后,此时你想做些什么?
看着这个男人的眼睛,发自内心的告诉他,亲爱的爸爸,是你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个事实,我却忽略了这个事实,我可能因为你做的一些事情,过去而责备你,抱怨你,我可能认为你不够好,而想改变你,可是现在我愿意重新接受这个事实,生命透过你,来到了我的身上,也只有透过你这个特别的人,我才能够得到这个生命,我才能够成为现在的我,如果我生在别的家庭里,我就不再是我了,我就是别人了。
因为你,我才能在这里,不管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都无法抹杀这个最重要的事实。
这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只有你可以给我这个生命,你所给我的是最珍贵的,其他的如果我有需要,我可以从别的地方去找。
亲爱的爸爸,你做的都是对的,你是我最正确的爸爸。
除了你之外我不要别人。
你是爸爸,我是孩子,你是大的,我是小的,你是先来的,我是后来的。你是最正确的爸爸,你不需要改变,我尊重你的生命!
因为我是你的孩子,看到了你的不容易,所以我选择幸福……爸爸我尊重你的生命,也请你祝福我。
然后你用你的方式谢谢你的爸爸,
你可以向他鞠躬,你也可以向他磕头,深深的去拥抱他,
然后你再慢慢的后退一步,回到自己的位置,深呼吸一口气回到当下。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