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雪梅读写交流群wodeshoucang
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作者: 张妞爱码字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7:58 被阅读75次
第一题:写一篇听课总结文,用自己的话,对写作公式进行总结,要求:突出亮点。

1.写作,是一门艺术

听了释若老师的第三讲,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好的文章是什么样的?好的写作者,又是什么样的?

我想,好的文章,应有如诗如词一般的古风古韵:整齐别致,错落有序,可以豪迈,可以婉约,最终都能让人读来回味无限。

好的文章,应有如歌如乐般的余音缭绕: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有起伏,有韵律有顿挫,最后听来,还有情有义。

好的文章,应有如画如梦般的美不胜收:读者读来,就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各个角度各个层次都有各自的美,适当的留白和意境让人放飞思绪,描绘出自己心里的那个“哈姆雷特”。

好的作者,应该是一个电影导演,带给读者一场视听盛宴:人物刻画跃于纸上,情节铺展扣人心弦,无形的文字也有了轮廓,无声的表达也有了回音,白纸黑字也成了万紫千红。

好的作者,应该是一个美食制造者:读者可以从他的文字品出酸甜苦辣,嗅到春的芬芳、夏的浓蜜、秋的清甜、冬的暗香。

好的作者,应该是一个导游:给读者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触到不一样的柔软,感受到不一样的赤子之心。

最后,好的作者一定是细心的洞察者,善于发现那不同寻常,看见人的内心,直指人的灵魂;

好的作者一定是富于想象的,想别人不能想,探索着,挖掘着永远不灭的好奇心;

好的作者也一定是个性鲜明的,他既有对普世的同理心,又有自己的旗帜,让人看一眼就知道是他,记得是他。

可见,学了那么多公式、技巧,我们拿起笔,就如一个拿起钉锤的雕刻家:我们知道如何去打磨如何去塑造自己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写作,就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有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体悟,和与心灵的对话,才能完成文章——这个不求完美但求唯一的艺术品。

2.写作,是一场修行

打从释若老师的第一次课,我就发现写作真的不容易。

当妈两年,我基本没有看过什么书了,结果第一次作业就让自己选一本书来拆,活了那么多年,第一次用8小时读完了一本书——《曾国藩传》,微信读书上有1000多页,看到一半我差点要放弃,是雪梅姐发的一篇文章鼓舞了我:

隧道走到一半的时候,前后都暗不见光,这时候反而心安了,就硬着头皮往前走吧!

于是硬着头皮读完,边读边用释若老师的方法做了“人物简历”,梳理了时间地点事件的线索,写起文章来发现居然一气呵成,不像从前,确定了好几个主题,却没有一个能写下去。

这时我才懂得,文章写不好,要从根源——阅读上找原因,“输入”的质量不高,“输出”自然困难。

这不就是人生吗?那些每天喊口号要进步要做“人上人”的,如果都不曾用心学习,又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去付出去让自己闪光呢?

第二次课,主题“旁征博引”,简单的四个字,操作起来却不那么简单。

有时候,“知道”和“做到”之间,真是隔了千山万水。即使知道“旁征博引”怎么用,却苦于自己没有那么多素材。

这时才发现,出来混,始终是要还的。在写作上吃的可都是没有“文化”的亏啊!在公众号上一篇一篇地看,看得时候觉得不算难,等拆解出来,才发现要模仿连如何下笔都不知道。

写作,这次成了一场心理战:战胜焦虑的心理,战胜自我否认的心理,战胜畏难的心理。

还要战胜我那颗玻璃心。因为天性敏感,自己的文章没人看,伤心。老师说了一句稍微批评点的话,自卑。看写作群里那么多优秀的小伙伴写得那么好,自我怀疑。

突然就想起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感觉自己停留在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境界,迷茫、无助、孤苦。

可当我努力让自己静下来,把能找的素材用起来,开始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认真,把自己豁出去了,那些失落那些焦虑就在码字的过程中被溶解了。

原来写作,也是一个自我救赎自我和解的过程。让我明白,饭要一口一口吃,字要一个一个码,做人,也得一步一步来。

释若老师的第三次课,是迫不及待第一时间打开去听的,听完以后,与其说是上了一课,不如说是经历了一次美学的文化之旅。

所有的技巧公式,都不过是工具,是为写出一篇美文来服务的。写作,就是真心的表达,如果内心不够丰盛,对生活不够热情,有再多的技巧修辞,文章也终将空洞乏味。

做文章,即是做人。立得正,有基础,有能力,不过是个前提。有趣的灵魂才会生成真正好看的皮囊,文章有魂,才会读来有美感、有意境、有收获。

知道的越多,才发现自己不知道的更多。在完成公式写作课程作业的过程中,成长是迅速的:

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一个月不到居然完整读了两本书,关键是还真正读进了脑子和心里,多亏了课程上学习的阅读与作文方法!

这是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当遇到困难、瓶颈,去写作吧!写作即思考,思考即梳理,那些小情绪会随着每一个字消散,而每一个字,也都成就了新的你。

这是一个自我修行的过程——是读书,让我们看到了美,是写作,让我们挖掘了美,也是对美的追求,让我们不断修善自己、超越自己,成为自己。

3.写作,是一次圆满

释若老师的三次课程,串联起来看,不就是作文和做人的三重境界吗?

阅读理解:写作,首先得知道,别人是怎么写的。那就需要会读书,懂阅读。就如一个刚学自己吃饭的孩子,他看旁边的大人怎么使筷子,怎么利用工具把食物送到嘴里。

这不就是阅读理解里的重述原文吗?我们看别人怎么做文章,把文章的大意、中心、重点、亮点记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当然,阅读后,重要还是理解。一个看明白了怎么自己吃饭的孩子,最后还是需要拿起筷子,笨拙地不断练习。

所以我们有了阅读理解里的联系经验和实际应用。懂得了为什么这样操作和如何操作,学到的知识才成为了生产力,才有了意义。

这世界上,唯独人,是在出生以后还需要和父母同居,一步步学走路学说话,一天天成长然后步入社会的。

看看其他那些动物,谁不是呱呱落地就被放到大自然里厮杀、争夺属于自己的资源的。

人之所以成为高级动物,就是因为有着高级的学习方式:看,想,模仿,实践,改进,创新,最后成为无法取代的自己。

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别人,我们成为了自己,圆满了自己。

旁征博引:别人说,知识是海洋。如果在无边界的知识海洋里一通乱撞,我们终将迷航。“旁征博引”,就是航行路上的指南针。

当然,要用好这个指南针,真的太难了。知识千万条,能用第一条。学时不规范,写时两行泪。。。

读书,读文,看新闻,包括自己的经历别人的故事社会的热点………有时候你即使知道很多,却怎么也“旁征博引”不到文章里。

看来,光靠“阅读理解”的学习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懂归纳,会整理,需要用的时候,才会有一个庞大但不紊乱的“素材库”等着我们去提取所需。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掉同一个坑里无数次,却都无法预见前路。而有些人只是看过、听说过那些掉坑的故事,就马上能绕道而行、一帆风顺。

提炼,分类,规划,是一种本事。它让我们在成长的路上,少了负担,多了自信,少了遗憾,多了圆满。

金句:如果说“阅读理解”让我们的文章有了坚挺的内核,“旁征博引”让我们的文章有了脉络清晰的骨架,那么“金句”,就让我们的文章有了血肉。

人不是机器,文章不是八股文,活着,是为了生动此生,作文,是为了愉悦自己和他人。

深刻的思想,需要动情的论述,才能字字戳心;强大的理论,需要用心的润色,才能句句铿锵;清晰的逻辑,需要美感的提升,才能篇篇起舞。

做人,不也是如此,正是有了对美的追求,生活才会有趣,生命才会闪光。

升华,升温,是一种悟性。它让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风景,让我们得到意味深长的圆满。

写作公式,说简单,确实简单,只要开始,从来都不晚。

但细究,才发现这是一门艺术,是一场修行,是一次圆满。我相信,用心,认真,坚持,与热爱,是写作,是人生,最后的真谛。


第二题:寻找10个10万+文章标题,对每个标题都要说明,这个标题为什么吸引你,请为标题写推荐语,并每个标题仿写3个。

1.有书公众号:多少家庭,输在了没有仪式感

https://mp.weixin.qq.com/s/CE8aWTF-VCKAG9II4stkdw

吸引点:一个输字,吸引我想去读一读,为什么没有仪式感的家会“输”,另外,也出于对家庭里仪式感的好奇,也想点开看看,仪式感怎么打造。

推荐语: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不停留于生存;仪式感,看出你对家庭的重视,你对感情的珍重;仪式感,就是不让生活琐碎把你压垮的用心经营。

模仿:

多少夫妻,输在了没有存在感

多少教育,输在了没有自豪感

多少爱情,输在了没有现实感

2.武志红公众号:“伪精致”,正在掏空中国年轻人

https://mp.weixin.qq.com/s/mJMH3yJVileTVLNnSdIypw

吸引点:因为自己就是那个“伪精致”的人,标题戳到了我的痛点,让我迫不及待要看看,有多少类似的伪精致,成为作者抨击的对象,而作者又凭啥说我们。

推荐语:精致的美好生活,全是泡影和假象,为了追求所谓的伪精致,多少年轻人花着不该花的钱,甚至多少只是为了在社交网络摆拍出所谓的高级生活,实际自己的家混乱如猪窝,虚荣虚伪与虚幻,只会欺骗自己掏空自己。人最大的富足,非物质是心灵,真正的精致,是成为你自己。

模仿:

“伪善“,正在毁掉你的良心

“伪健康”,正在耗费你的生命

“伪和谐”,正在毁掉你的心智

3.武志红公众号:这届女人,压力太大了

https://mp.weixin.qq.com/s/8yzLSSWBZ5jcJvGV35k-2w

吸引点:我是女人,我压力大,就是那么简单,想看看文章里的吐槽,解解压。

推荐语:女性担任那么多重要社会角色,能不压力山大吗?可是压力大的女人太危险,身体和情绪都一天天不受控制,如何缓解压力?让我来教教你如何召唤爱吧!

模仿:

这届男人,活得太累了

这届小孩,想法太多了

这届老人,实在太“作”了

4.武志红公众号:检验婚姻的最好标准:睡觉

https://mp.weixin.qq.com/s/StA9taoSkvWOkYUjlYdnjg

吸引点:标题干净利落,直入主题。想看的原因,就是想看看,从一个简单的睡觉,能怎么检验出婚姻来。

推荐语:成年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夫妻间相处的时间,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睡觉,你们多久没有相拥入眠了?你们是否曾为了孩子而分房睡?你是否等他回家睡觉,等了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床头吵架的你们还能床尾和吗?好的婚姻,其实就是好好睡觉。

检验爱情的最好标准:旅行

检验成功的最好标准:挫败

检验友谊的最好标准:成家

5.拾遗公众号:别以为读了大学,你就不是文盲

https://mp.weixin.qq.com/s/zXM13_LMWOu3XV_wUM_1gA

吸引点:读大学与文盲形成反差,戳中社会痛点。有警示意义,觉得读了能有所思,有所获,所以会想点进去看。

推荐语: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有时候与是否上过大学,读过多少书,无太大关系。就如看了那么多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一样,一个人的修为品性,才是文化的内核。

模仿:

别以为结了婚,你就不是单身

别以为成年,就代表成熟

别以为孩子听话,就是教育成功

6.反裤衩阵地公众号:我好不容易走进了舒适圈,你却怂恿我跳出来?!



吸引点:在这个贩卖焦虑的时代,这篇文章反其道而行之,鼓励你留在舒适圈,挺吸引我这种一边不求上进还一边喝鸡汤的人看的。

推荐语:你真的感到舒服吗?如果你真的感到舒服,你是舍不得跳出舒适圈的。如果你真的感到舒服,你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找罪受呢?上进不是虐自己,上进是感恩所有好,然后努力变得更好!

模仿:

我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年,你却告诫我人生就要玩命嗨?

我好不容易生了娃,你却告诉我要有精致的单身主义思想?

我好不容易追个剧,你却不停给我灌鸡汤?

7.凯叔讲故事公众号:养儿子,就是你受够了他,可你离不开他。

https://mp.weixin.qq.com/s/wWashZg6i4uBfuDgXDRTLg

吸引点:我养女儿,我都觉得我受够了她也离不开她,这种能引起共鸣的文章,不点开对不起这些年当老母亲的辛苦付出。

推荐语:家有儿女心乱如麻,家有儿子大闹天宫。你有多少次有想把儿子丢出去的冲动,多少次你说未来亲家能不能提前送货,钱车房通通到位。。。有多少次,儿子掏空了你的钱包也掏空了你的耐心?然而,儿子暖起人来可不比小棉袄差哦!不信请看!

模仿:

养女儿,就是你舍不得她,却还是要哭着看她走远

工作,就是你受够了它,却还要感谢它

家乡,就是你不断逃离,却也不断回首的地方

8.Spenser公众号:职场潜规则: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https://mp.weixin.qq.com/s/A6vO3turXW8N6BoEIaKQdw

吸引点:有共鸣,我就是做得很多,身心俱疲,还感觉自己在职场半死不活的。点进去看,就是找安慰,找方法的。

推荐语:你是不是每天都很疲累,却又感觉碌碌无为?你是不是想要结束这无效的重复,却又无从下手?你需要学会用更少的时间,获取更多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模仿:

职场潜规则:做得越少,成功越近

教育潜规则:管得越多,孩子越笨

家庭潜规则:做得越多,爱就越少

9.Spenser公众号:焦虑的本质,是守不住自己的节奏

https://mp.weixin.qq.com/s/14dVnfIpJZQgtjVCGeGoQA

吸引点:因为有共鸣,自己一直就很焦虑,想要看看作者怎么分析原因的,有没有可以抚平一点我的情绪的方法。

推荐语:当我们看向外面,事事都是自己不如意,当我们自面内心,才发现自己的路,早已迷了航。如果关照不到自己,被别人的节奏带跑,何谈不焦虑?

模仿:

愤怒的本质,是意图控制孩子的无能

自卑的本质,是解不开他人的魔咒

争吵的本质,是听不到对方的诉求

10.新华网公众号:把自己放低,涧谷才能得到清流

https://mp.weixin.qq.com/s/KfsfLfueyJyeV_nI6cHn-w

吸引点:非常有哲理的一句话,看标题就知道是美文,美文能让人心静,心静就能深刻思考出更多哲理。

推荐语:我们常说,谦虚是美德,不耻是下问,可是是什么挡住了你放低姿态,是什么让你不愿弯下腰来?麦穗因为成熟,低下了高贵的头,涧谷因为沉着,才有了清甜的水。愿这篇美文,能让你丢下无知的高傲,无畏的固守。

模仿:

折断翅膀,才能学会飞翔

熬过了长夜,才能等来天明

包容万物,流水才能遇知音


第三题:寻找5篇你认为的精彩好文,把里面的一级标题或者总结片段摘抄下来,并模仿。每篇仿写字数,保持基本和原文一致。


1.

自从我厌倦了寻找

我就学会了找到

自从我顶了一回风

我就处处一帆风顺

————尼采《我的幸运》

模仿:

自从我拥抱了坏情绪

我就赶走了坏情绪

自从我向下挖掘

我就有了向上的力量

2.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目送》

模仿:

渐渐地、渐渐地,我开始明白,所谓夫妻一场,不过是告诉你,你和他的结合就是两个不算完美的生命相遇相知。你们拉着彼此的手,摸黑走过未知的婚姻隧道,你们用手的力量告诉彼此:不用怕,用掌心的温度传递对方:我还在。

3.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模仿:

雪是最讨喜的,落到满怀期待的心上,抬头望,如柳絮,如羽毛,如钻石,轻轻地抚着天空,枝桠上慢慢开出一朵一朵的绒花。

4.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毕淑敏

模仿:

文字不是刀,却能读来刻骨铭心;文字不是药,却会让人起死回生;文字非棍棒,却鞭策人砥砺前行!

5.

此生唯一能给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当下。因为人走、茶凉、缘灭,生命从不等候。

————龙应台《天长地久》


模仿:

此生唯一长存的,就是希望。希望即永恒。无论天黑、风凉、心灰,有了希望,就是光。


第四题: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标明你用到了写作公式中的哪些技巧,就说明你是如何应用公式来写这篇文章的。(2500—3000字)

昆明,一座叫“春”的城市

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昆明,单看这个名称构字,就知道这里的日照有多充足。

春,这里的阳光直接而有力度,任干燥的春风狂烈地乱吹,阳光都能无保留地裹住你、牢牢地抱住你;

夏,这里的阳光温情而带疼惜,强势的雨水时而疯狂地侵略这城市,阳光却不同,有所保留地展露眉眼,慢慢晒干你湿漉漉的心情;

秋,这里的阳光暖心而又多情,连秋风都为此动容、放慢了脚步,阳光成全了树叶对枝桠的眷恋,消解了云对雨的执意。

                  (比喻,拟人,排比,意象)


冬,呵~昆明最美就是冬。你在北方飘雪天里穿着貂,我在昆明烤着太阳露着腰。

在昆明,晒太阳被我们称作“烤”太阳,“烤”这个字再形象不过:阳光像锋芒毕露的拳,简单而密集地打到你的身上,凡是照得到太阳的地方,必然迅速升温。

                                          (比喻)

小草不是冻萎的,是“烤”软的,树叶不是季节染黄的,是“烤”燃的,这阳光下滚烫的脸啊,不是躲闪寒霜的娇羞,而是被炙“烤”刺到的灼热。

                                (排比)


所以昆明被称作“春城”,并不是一年四季都是春景,而是阳光总在四季恰到好处地挥洒着“春”的希望。

春天,阳光就散发出夏季应有的热情,开年就有红红火火的干劲,带给人们应有的激情澎湃;夏季,阳光则收敛了焦灼的放肆,将大半坐席让位于大雨,带给人们难得的清凉畅快;秋季,阳光也延迟了该来的萧瑟,持续的温度延长了生命的长度,带给人们无限的暖意柔情;冬季,阳光打败了阴冷的云霾,持续的热度烤出生命的色彩,带给人们丰盛的期冀遐想。

有一个段子是说:在昆明,春天才开始落叶,让人恍然如秋。因为秋天的温情没让树叶变黄,也没舍得让树叶飘散。冬天的炙烤才勉强让树叶变色,却迟迟不愿凋落。

                        (对比)

我想,如果没有春风,就连树叶都舍不得离开这片有温度的天空吧!是昆明的阳光成就了四季的独特,是昆明的阳光让这里的人们恍然如梦,忘记了四季本应有的模样。

日照昆明,让我们看到了四季如春的美轮美奂,爱上这四季如春的无限生机。

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很多来云南旅游的朋友,都只是把昆明当做一个中转站,感觉昆明没有任何吸引人的景点。确实,昆明的景,昆明的美,并不是短暂的路过就能感受到的。

我有个朋友,家就住滇池边,每天早上,只要不下雨,他都赶在日出前出门,顺着滇池边的晨跑道晨跑去上班。他的朋友圈,每天都能看到昆明的朝霞。那种美,是震撼人心的:树影婆娑,浪涛翻涌,芦苇荡漾,都在朝霞的映衬下成了生动的剪影。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一草一木迎接新一天的欢欣雀跃。

                        (征)

有的树影像妖娆的舞者,仿佛滇池的浪花成了她的伴奏,而朝霞的姹紫千红也成了她舞台的变幻光束;有时芦苇像翘首以盼的小孩,泛着光的脸上天真地眨巴着双眼,不愿错过日出时那第一道光。至于朝霞,那简直是美得不可方物。朝霞时而似仙女散花,时而如水袖弄人,时而又像鸿毛翻飞。

                  (比喻,场景感,画面感)

然而,现在的人,有多少时间去为这些美等待、驻足、坚守?昆明的美景,被埋没于匆匆的脚步里,被掩盖在物欲的横流中,被遗忘于浮躁的心绪上。

                        (引)

曾经在滇池边拍日落时分的婚纱照(不要吃惊,滇池是云南第一大淡水湖泊,有的地方能看朝霞,有的地方能拍日落),夕阳炫烂,把水面染成了金色,只是脚下的浪不停地拍,涌到岸上,打到身上,溅在脸上,刺骨的冷。

可见,滇池的远观需要耐心,滇池的近赏更需要勇气。你只看到照片上夕阳无限好,湖光山色美,却不知道夕阳下是寒风瑟瑟,滇池边是浪涛冰冷。

                  (博)

昆明的景,用它的纯粹、强悍、原生态,警示着世人:你心中那如春般强烈的求生欲、如春般澄澈的初心,是否还在?

                          (引)

当然,昆明的美景,也不是总那么不可靠近的。

冬天,滇池大坝上会飞来大批的海鸥,它们从寒冷的西伯利亚而来,因这里的美景停留,被这里人的热情吸引,最重要的,是这里四处洋溢着“春”的暖意,让它们也沉醉;

夜晚的海埂大坝也是个散心的好去处,路灯发着淡白的光,滇池水沙沙沙地响,像一双温柔的手,轻抚你受伤的心,明暗之间孤独的背影、堤岸上摆放的啤酒瓶,都是疗愈的歌,告诉你“春“的希望没有走远;

伤心的时候还可以去金殿走走,安静古朴的园林景象烘托出陈圆圆当年在这里的寥落沉寂、香消玉损,历史的长河中,谁都曾有过不堪回首,但谁都是带着“春”意盎然一次次昂首启程;

迷茫的时候也可以去爬爬西山,汗流浃背的你站在山顶,俯瞰城市如幻影,人流如烟云,突然发现脚下的路最踏实,寒冬已过,“春”就在前方。

                          (博)

昆明的景,在不惊艳的神色中,让人们不经意的流连忘返,关于“春”的诠释,也这样不动声色地塑造了不一样的你。

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大学同学来昆明学习,晚上带她去市中心逛街。到的时候,她张大了嘴巴:“这就是你们的市中心?”

                            (“征”)

没有高楼林立,没有像样的CBD,没有太大的投资吸引力,这就是昆明——一个名义上的“二线城市”,却颇有小县城的不争不抢、悠然自乐。

云南人,昆明人都自称“家乡宝”,把家乡当自己的宝贝,不乐与外地人分享,把自己也当家乡的宝贝,不喜迈出这疆域、开拓别的天地。

昆明人爱玩儿,一到周末,滇池边大大小小的湿地公园就人满为患,捞鱼、放风筝、自助烧烤……一家老小休闲自得,成功学根本洗不了昆明人的脑;市中心的翠湖公园,官渡古镇的古塔边,随时都是唱花灯、玩乐器、跳舞的老人,不少外地人也争先恐后来养老,昆明的房价不是被经济带热的,而是被养老炒高的;就连来昆明工作几年的外地同事都感叹,原来她看到上班日在大街上悠闲漫步的年轻人是瞠目结舌,如今她已被昆明的“慢”节奏同化,口头禅成了:急哪样?悠悠呢!

昆明人爱吃,折耳根、板蓝根在我们这不是药,是菜;棠梨花、金雀花、马桑花、苦刺花……能吃的花太多,就连玫瑰也不放过,要做成有名的鲜花饼;蚕蛹、蝉、蚂蚱………昆虫宴简直可以大开眼界,而昆明人也自嘲为“昆虫”,一天到晚到处爬随处钻积极“觅食”。

                        (博)

我想,昆明人之所以把家乡当宝寸步不离,是因为家乡确实浑身是宝啊!如此宜人的气候,如此沁人的美景,如此丰盛的资源,叫我们怎么舍得离开?

昆明话有趣生动,吃惊的时候说“买买三三~~~”还要故意把语句拉长,就像在说,再吃惊的事,我们都“悠悠呢”来聊;问人“对不对”,就问“给活”,话语间霸气侧漏,你要是回答“不活”你试试;说某人看不顺眼,就说“戳眼睛”,多形象啊——你让我的眼睛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博)

昆明人保守而善良,大山的守护让我们远离尘世喧嚣,收起剑鞘锋芒,自顾自守着内心的春天;昆明人知足而常乐,阳光的眷顾让我们不懂寒雪冰霜,绽放高原红颜,不留神就握住了理想的春天;昆明人散漫而自由,美景的弥漫让我们忘记痛苦黑暗,洋溢温情希望,慢悠悠享受着慵懒的春天。

我爱昆明,爱这座只与“春”有关的城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46+张妞爱码字+释若公式写作+原创金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ipm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