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尹西林
“民以食为天“,吃饱、吃好是军营头等大事,它对保证军人战斗力与稳定军心至关重要。笔者当兵特幸运,在南海前线,虽经历了着艰苦疲劳的战备,但我们全连依靠自力更生,狠抓农副业生产,官兵们享受着美妙的伙食,甚至还有过几次难忘的饕餮故事呢!
一、咖啡醉人兵发狂
1964年我在海南岛定安县雷鸣一站任雷达操纵员,欢度了1965年难忘的春节。定安县在海南岛北部,县里只有我们这一支南海舰队的部队,官兵们受到全县军民们亲人般呵护。
大年三十下午,定安县和雷鸣公社的领导同志带着庞大的拥军队伍来我站慰问。雷鸣镇以盛产红(荔枝、花生米)、黑(咖啡、黑芝麻)、白(白胡椒、砂糖)“三宝”而闻名海南岛,群众们抬着整头猪来到我站,小伙子们喊着劳动号子,把装有咖啡、白砂糖等慰问的物品麻袋扛到连队食堂里。春节期间,北部湾战火纷飞,雷达观测手每天要上报百批的美军战机目标,战备紧张极了。雷达站天天三班倒执勤,官兵们很难享用一顿正餐。所以饭堂墙角那些大麻袋装的咖啡豆和白砂糖等慰问品就静静地堆放在地板上无人问津。
哪知节后正月十五晚上,连队发生了咖啡醉人的怪事。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忙碌了好些日子的雷达站打算让官兵放松一下,站长宣布晚上自由活动。那天晚饭是吃猪肉包子,肉馅盐放多了,饭后大家渴得难受,食堂开水桶里的水早早喝光了。为让官兵们从容赏月,司务长让炊事班给全连烧咖啡解渴。好不容易有了个自由支配的闲空,炊事班长趴在床头专心致志地给未婚妻写情书。他命炊事班的新兵去烧咖啡。这位新兵从来就没见过咖啡。参军前他是农村生产队食堂里的小工,班长给他交待了如何用电磨研磨咖啡豆过程,却忘了叮嘱烧咖啡的用量,小伙子还以为烧咖啡不就是跟熬稀粥同理:把咖啡倒入沸水里慢慢煮呗!于是,他到食堂墙角扯开装咖啡豆的麻袋,撮了满满一簸箕咖啡豆,拉下电闸研成粉末后,唰地倒入沸腾的大铁锅里。那可是一大簸箕咖啡沫啊!煮了一会,举勺一尝,奇苦无比,再奔到食堂墙角,扯开装白砂糖的大麻袋,又是狠狠一簸箕。两簸箕黑白玩意儿就这样在大铁锅里煮了起来。没过多久,咖啡煮好了。因吃咸包子而渴极了的官兵们,冲进伙房,急不可耐地抢舀锅里咖啡。咕咚咕咚地,一大杯接一大杯地把咖啡灌入胃里。那可是浓浓的咖啡稠"粥″啊!就这么一大锅咖啡被官兵们一饮而尽了。行!等着待会儿“啡魔”慢慢折磨弟兄们吧!
皓月当空,大家围坐在连队操场上聊天赏月。半个小时过去了,我和许多弟兄一样,突然左右两个太阳穴发紧,心脏突突乱跳,全身哆嗦了起来,冷汗淋漓,一个个脑袋摇晃得像个拨浪鼓。站长对大家说,“知道不,我们被咖啡弄醉了!”只见老站长面部抽搐着,嘴唇哆嗦,结结巴巴地命令大家立即进行大体力活动,他边哆嗦边警告大家,“你们如果待着不动会兴奋至死的!”站长话声一落,全站一下子乱套了,发了疯的官兵们,脱下军装,一群群涌到操场拼死争夺篮球,有的人在草地光着身子咬牙切齿吼叫着撕打摔跤!平日最文静矜持的官兵们也吼叫着掰起了手腕,还有的战士抱着AK47冲锋枪,拼命地擦枪。还有的人边喊边死命地用身体撞击公路旁的木棉树和椰子树,真有鲁智深撼山动地之宏大气慨。我和几个水性好的家伙们,吼叫着脱下军装,不顾死活地跳进“蚂蝗水塘”里疯狂扑腾!
连队失控了!啊,威力无比的咖啡恶魔哟,被官兵们推崇的含蓄内敛的做人美德,一下子被扫荡得无影无踪了!今夜无法入睡,几十个海军弟兄发狂持续到东方既白!所幸值班的同志没赶上喝咖啡,靠他们连续值班,才维持雷达站正常运转。我敢说,经历了那次咖啡醉人事件的战友们,深切体验到了何谓"兴奋"这一名词的生理感觉,它让人晓得了“饕餮”饮用咖啡是很危险的,咖啡醉人会导致人类力大无比,疯狂撕打!就像奥运会上服了兴奋剂的约翰逊,急步超越刘易斯,跑出了9秒79的百米奇迹。
二、雷鸣荔枝齁倒人
荔枝是果中珍品、极品,我虽长在北京,可当兵前还从来没有尝过它。老天爷钟情咱当兵的,我们雷达一站所在的海南定安雷鸣那里盛产大肉小核儿的荔枝。
1965年初夏,连队派我班去南边的黄竹给炊事班拉柴火。回来的路上,有位大伯拦住我们的军车,自称是本寨的生产队长,他指着不远的个小山丘说那里是生产队的荔枝园。大伯是生产队的老队长,他再三恳求我们前去采摘他的荔枝。班长借口没带够钱婉言谢绝。可大伯却严肃地对我们说,“你们是人民子弟兵,子弟兵爱人民,现在山上的荔枝全熟透了,再不摘会全烂掉的!他说每棵树2元价钱,你们能摘多少就拿走多少。”人家话都说到此了,我们只得把大伯扶上驾驶楼里跟着他把军车驶向他们的荔枝小山。
哇,满山都是被果实压弯了腰的荔枝树。一嘟噜一嘟噜的鲜红荔枝抬手即触。
整个小山包都弥漫着浓浓的沁人心脾的果香。瞧着馋人的荔枝,大家为没有装荔枝的家伙发愁。老兵卢上士忽然大喊:“脱裤子!”只见他解开腰带,脱下水兵宽裤,又解下胶鞋带,把两个裤脚死死一绑。哇!这不是一个标准的双腿褡裢吗?班长见此大喜说“好招儿!”哥儿几个仿着老卢,三下五除二脱下军裤,光着两条腿,用鞋带绑紧裤脚。须知海军水兵裤子裤脚近一尺多宽,还是女式平裆没有撒尿口,这么一来,相当于每人配备了一个巨大的双腿褡裢口袋,用它来装放荔枝,塞它几十斤亳无问题。可以想象,军人们光腿拎着军裤在果园抢收荔枝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啊!在荔枝树下我们边摘边吃,这对于从没沾过这种水果的北方兵来说,面对这铺天盖地的仙果大家是何等惊奇喜悦,接下的狂吃“饕餮”又是何等的豪放与贪婪
荔枝树下绝对会展现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东坡先生式的豪迈气慨来。荔枝树下我在默诵杜牧的《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古称:荔枝一日变色,二日变味,三日色香味俱变。她杨玉环吃得啥破荔枝? 那是靠驿兵们从岭南马不停蹄送来的南货, 从广东到长安,千里遥途,再快的驿马也要跑3天光景,这么长时间,马屁股后面驮的荔枝不变质才怪呢! 现在想来,贵妃娘娘她哪有俺这口福,现摘现吃那脂玉般的、半透明的、 一口咬下甜汁四溅的新鲜荔。说到荔枝,少不了又开始胡思乱想了:假如哪位擅长绘画的微友,给这篇微文配插图,把我们这些脖子上挎着用军裤装放荔枝的奇景画出来,那该是多么有滋有味儿啊!
采荔枝的小山离雷达站不远,我们每个人脖子上挎着双腿褡裢,光着大腿坐在卡车上,低头缩脖回到了营区。站长见此批评道:“你们太不像话了吧!敢这么不讲军容风纪!”班长解释道:临时遇上买“爱民荔枝”的好事,就特事特办吧!反正我们全蹲在汽车上,谁也不许探头,我保证女人们瞧不着咱当兵的大腿。连长和指导员听班长这么说,也就无可奈何了。接下去班长命令我们把裤子里荔枝全部倒出来,分给站里干部战士,至于当兵吃荔枝的场景您可以任凭想象了
自打那次“饕餮荔枝”之后,我的舌头被甜起了泡泡,同去的北方弟兄嘴唇、眼睛全都给甜得发肿了。在岭南从军数十年,现虽七十有六,但凡见到荔枝看都不看一眼了,我被荔枝吃伤了。
三、连队酱肉思之垂涎
基层连队伙食好坏直接影响到官兵们的心态和斗志,民以食为天嘛。上世纪六十年代,粮食、副食品匮乏,海航陆勤军人每人每天的伙食标准为四角八分钱。那时我是南航雷达操纵员,天天在强大的高频环境下目不转睛盯雷达荧光屏很费眼力,为保护视力,操纵员们唯一的特殊享受就是每月一小瓶鱼肝油。
连队要想吃得好,必须自力更生,下大气力搞好连队的农副业生产。雷鸣站地处海南岛定安县平原地带,连队有20亩稻田,海南岛水稻是一年三季,官兵们精心种植这20亩稻田为连队提供了丰足的粮食,有了粮食就能大量养猪。业余时间各班排进行了副业分工,投入相当多的时间去搞农副生产。连队有种田、种菜、养猪、放牛、养鸡鸭、打渔等活儿。我们雷达操纵班负责放牛。指导员是农民出身的战斗英雄,在他的筹划下,雷达站的农副业搞得热火朝天。站里养着上百头肥猪,还放牧着肉质极好的黄牛。我站南面不远处是宽阔的南扶水库,水库盛产大红鱼,再加上大量野鸡鸭,雷达站肉、蛋、鱼和蔬菜十分充足,多余的副业产品还能支援兄弟连队。有了充足的原料,还必须有好炊事班加工才吃得舒心。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炊事班是个烹调技术过硬的集体。它是经蒋班长一手带出来的具有专业厨艺的队伍。我刚来雷鸣站时,蒋班长已是超期服役上士了。他是浙江金华人,出身于厨师世家,参军前他已是父亲得力的帮手。
(笔者后排右三者)
(蒋招发班长前排中者)
老蒋入伍不久,在一次新兵连帮厨时初露锋芒,他那令人惊心动魄,眼花缭乱的刀功,惊呆了炊事班。那次,他不费吹灰之力给训练队干部们做了一桌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杭帮宴席。“近水楼台先得月”,大致坡训练队新兵连的领导是我站的指导员,厨艺高超的小伙子一眼就被他盯上了。新兵训练结束时,老蒋自然被带到了我们站。分到连里不久,这位科班大厨立马成为炊事班的主厨。一年后,老班长退役,老蒋被破格提升班长。老蒋每次做饭时他的工作台前都会吸引班里老兵新兵围着他,每个人都会认真、目不转睛地学习他的一招一式。几颗普普通通的蔬菜,经他摆弄,转眼成了一盘香气袭人的小炒。这就是专业人与业余者质的差别!炊事班小伙子们觉得能与专业烹饪师共事是莫大荣幸。蒋班长为人厚道 ,在他严格指导下,炊事兵们个个厨艺大长,伙头军们在厨艺上迅速摆脱了造饭“草根业余”状态,朝着科班进军。连队官兵们从此有了口福。官兵天天愉快地享受着三顿美食大餐。用现在的话来说,好伙食“稳定”了部队,拴住了官兵们的心,大家从内心热爱自己的单位。那时,尽管北部湾战事紧张,我海南岛地处与美军战斗的最前线,作为海军航空兵千里眼的雷达兵战斗值班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这些操纵员每天承受着上百批以上敌机的监视测报任务。每次下班,恨不得随便找个地方卧倒大睡, 身心极度疲惫。然而,走进饭堂,当花样迭出,香味扑鼻的饭菜送上桌来,让官兵们尽情朵颐,体力就迅速得到了补充恢复。雷鸣食堂的佳肴让军人们士气高昂、心满意足地度过每一天。蒋班长的厨艺名噪全团,以至探亲家属以帮厨为名溜进伙房,观赏学习蒋班长的烹饪技术。至于团领导们,更是喜欢来我们站指导工作。可见,以食为天具有多么巨大的魅力!蒋班长的老家在浙江金华,盛产全国知名的金华火腿,他家也是制作火腿的名厨,可惜海南岛的水土、气候及猪的品种与浙江省差异甚远,老蒋进行多次试验,怎么也做不出理想的火腿来。蒋班长做活儿要求极其苛刻,炊事工作不许有半点瑕疵,连切菜时两脚站姿都有严格规矩,弟子们被他调教得服服贴贴、一招一式都很讲究,颇具当代乔布斯那种苛刻到极至的样儿,工匠精神深刻地影响着炊事班每个战士。虽然金华火腿没做成功,可我连队有的是猪肉、牛肉和红鱼,这些原料被炊事班腌制成熏烤腊制食品,在它们的点缀下,部队的三餐香味扑鼻,食欲旺盛。
雷达操纵员三班倒,值完夜班,就去饭堂吃夜餐。半夜三更大家在伙房能吃上这些熏鱼腊肉调制的可口的热腾腾面条,在星光皓月之下,大家吃得那个香,那个美、那个舒坦,打个香嗝都得闭嘴细品一番,伟大可爱的伙房,让雷鸣年轻的军人们天天享受着家庭温馨,幸福的胃口,把烦恼、怨恨与委屈驱散殆尽!
后来,我考上了海军工程大学,团里为我站放电影庆贺。第二天我随放映组汽车离站上路。军车发动了,蒋班长悄悄给我挎包里塞了一大块东西,他说是送我的五香酱牛肉,嘱咐我在路上就着酒吃。想着就要离开连队了,离开为我做过无数美食的蒋班长,真是心酸难舍。在去军校的路途上,我把牛肉分给同行的战友们。
十几号军校学员,在北去的列车上,大家乘兴举杯风卷残云般地把蒋班长赠我的酱牛肉撕嚼得一干二净!酒罢待喘,有位北京籍的老兵,淌着口水盛赞:“太棒了,老尹的牛肉,绝不亚于前门老号‘月盛斋’的看家酱牛肉哟!太好吃了,来一筐才过瘾呢。”
多年后听人说蒋班长被调离到领导机关做了职业大厨,他那高超的烹调厨艺终于在更高、更大的舞台上得以了施展。然而,我认为最有意义的还是蒋班长为基层连队培训出一批又一批“制造”美食的伙头军队伍,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官兵们在革命战斗熔炉里,享受着美食,过着幸福的军营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