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二楼情节。感觉在二楼非常好。一楼有些潮湿,如果有小院儿,挡住了院子里的景观。住在三楼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只能看到院子里的树梢。
只有二楼,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或是坐在阳台上,或是靠在床上,院子里的景观正好映入眼帘。多了一份惬意,一份开心。
坐在南边阳台,不管什么季节,都会看到儿童游乐场的孩子们有的在滑滑梯,有的在沙子坑里边铲沙子。
初春花开的时候,杜鹃、山楂、紫藤、有圣洁的玉兰花,还有人们说的国产品种的粉色樱花,各色的月季花。及各种不知名的花争芳斗艳,感觉春天属于我的,好美!
到了五月院子里的枇杷熟了。周末的早晨我常常靠在床上向外望去,院子里的亭子已经有老人开始在那支起了牌桌,我也常常加入他们的队伍和他们一起打牌。每到周末经常有一个70后把水果批发过来,在这里卖。我们这些打牌的人,也成了他固定的消费者。
秋天的时候蔷薇、木槿、含金草次第开放,到了八月桂花飘香的时候,无论在亭子里或者在家里,绽放着的桂花都会送来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
冬天院子里的山茶和一品红都盛开了,这两种花要想观赏,你必须要走到院子里去。院子里更是数不尽看不完的美景。
东门的紫荆花盛开的时候,每每看到都倍感震撼。
东门入口紫荆花盛开的季节非常震撼每逢节日挂满了灯笼(此图片由原红村邻友情提供)红村里不仅有盛开的花朵,郁郁葱葱的绿植。更有红村的邻居,让我难以忘怀,那时李姐时不时地电话我,你在哪里?我说,在路上,快到家了。她说,你回来直接来我家,我现在正在烙饼,你直接取走。曾经李姐还蒸了彩色的花卷,那个花卷里面放了二宝奶奶从西藏带回来的彩色的一种从来没有吃过的类似十三香似的佐料,又好吃又好看。李姐回替江的时候,从他们单位的食堂带来没有任何添加剂的老面馒头。这种馒头就是80年代之前,单位食堂卖的那种馒头,如今城市完全没有这种味道的馒头了。
离开红村这些年,经常看到有人捡到东西,拍个照片发到群里,然后在群里发个失物招领,东西已经放到物业。而我就在今年春天带着孩子玩滑板车,孩子又要去滑滑梯,回去的时候忘记了滑板车,之后就丢失了。
那年为了幼儿园的事,红村的年轻人一起维权。那几个年轻人至今我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但是他们非常尊重我的意见,我给他们提供了几条,被他们虚心的采纳。
前些时群里有一位邻居的朋友在职场上有一些困惑。然后把情况发到群里。我看了大家的议论,最后给出了三条建议。这位邻居把我的建议转告给了他的朋友。
红村不仅院内有美景,邻间居良人。方圆三公里以内二十几家上市公司,从南门出去右侧斜对面就是华灿光电和国创科技。右转不足200米就是久之洋,从西门出去右转不足200米就是三安光电(近些年已搬走)国家空间地理科技,高德红外科技。西门出去左转300米就到了华科园。华科园里面有华中科技,江钻股份,天喻信息,华中数控,武汉凡谷等,进去左转往里走还有一个和田大酒店,占地几乎近万亩,里面所有的运动项目几乎应有尽有。俨然一个体育大公园。南门出去右转一公里烽火科技,小米科技等,高科技企业环绕。
小区的西门出去不足500米就是光谷二小,小区的东门出去斜对面就是光谷实验中学。
离开红村几年了,但是我曾是红村人
从把红村安顿好起,一直就向往着,一旦自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这个房间里,陪孙男弟女讲两三故事,唱三四儿歌,或者陪他们一起到玩内外玩耍,闲暇的时候冬天在南边阳台的摇椅上,看看自己喜欢的书。然而所有的设想都成为了泡影。
其实最让我怀念的,还是曾经在冬日的阳光下躺着看书的日子,看累了躺在摇椅上睡一觉,醒来了再接着看。
记得2013年秋冬第一次看到野夫的书,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读到的,从此和野夫的作品结下了不解之缘。
可这一切伴随着我的生病消失了,为了扎针灸2017年6月8日我不得不住到瑞景去,刚开始我极度的不习惯,以至于都有些抓狂。
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终于基本习惯了,可这个时候,逐渐的感觉到我可能回不到,那个我曾预想度过余生的地方了。
住在瑞景只有站在窗前才能看到院子里的景观。我常常站在院子里从窗户望出去,这个时候便不由得想起红村来,更是感到这不是我想要的。
去年九月我开始走出去,到院子里去散步去,渐渐地发现院子里也有不少美丽的景观,春天也有一些鲜红的石榴,也有一些香樟树。初夏的时候有一些成熟的枇杷,原来窗子下面就有一颗很大的枇杷树,由于之前不喜欢这里,也没有仔细去观察,原来这里也有他的一份美,可惜它与红村无法相提并论。
那天同学小范围的聚会,有个同学说,我现在非常知足,拿着退休工资,不愁吃不愁穿,像我们父辈年轻时生长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我们毕竟是生长在和平时期。比他们幸福多了,我知足了。听了他这番话,我也在反思,是不是我对自己余生的期望值过高?生病后的这两年多来,我也一直在想,以前关注物质太过多了,只注重安放自己的躯体,却没有注重安放自己的灵魂之所?渐渐的感觉过往的一切只不过是浮云。所有的人不过是人间过客。奉劝那些50岁的女人和55岁的男人们,"身后有余且缩手,莫待生病再回头"。
曾经的大观园最后属于谁?颐和园最后属于谁?那个红村我寄托着无限深情的家,最终也不会属于我。
人本赤条条的来,终将赤条条的去。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过眼烟云,愿步入老年的人们,做自己喜欢的事,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过好当下属于我们的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