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家喜宴应邀去参加了典礼,餐桌上巧遇十几年不见的同学,聊得高兴,他建议喝点,我婉言谢绝,并告诉他我因酒精过敏滴酒不沾,谁知竟被误会看不起他,愣是强行倒了大半杯白酒,我十分为难不喝他会生气,喝了我会倒地….…幸好过来好姐妹证实我确实过敏才解了围!我想,这样的场面每个人都有经历和体会吧。尤其逢节日,过年,同学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喝酒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件兴事。怎么喝?喝多少?现如今说道,讲究,酒令起来越多,越来越“怪”!让人无可奈何,逐渐开始有些恐惧各种聚会聚餐啦!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42185/642147c78ecad4ec.jpg)
2018年2月21日"新浪财经”报道,青海二十多名同学聚会,餐前签定"生死状"一一喝酒免责承诺书,其内容为:"本人自愿参加此次同学聚餐酒宴,承诺饮酒适量,酒后造成本人意外,与本次活动组织参与者无任何关系,全由本人承担,家属不得追究活动组织参与者任何责任”。参加的同学纷纷签了名。这份承诺书在网上引起网友热议,网友戏称为"生死状",此事发生众说纷纭,有人称好,免得强劝,也省去了拖累无辜受牵连的麻烦,还有人疑问可否具有法律效力!
自从网络,微软铺盖弥布,亲情友情同学情天南海北都联络了,一年少不了见上几次,聚餐更是理所当然,餐桌上若少了酒岂不是大失雅兴?!中国人酒文化渊源流长,酒令,讲究,五花八门,高兴喝愁也喝,来客人喝,一个人也喝,喜事喝丧事也喝,总之无酒不欢,不欢有酒,关于喝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能说看酒友们在酒桌上的心情和氛围而决定!可见酒在中国人餐桌上的地位实在是举足轻重呀!
我喜欢《圣经》中保罗对喝酒人的劝免:"要爱惜光阴,不可荒宴醉酒,因为酒能使人放荡”!他劝勉我们不可醉酒,酗酒,不要把大好时间浪费在无休止的吃吃喝喝上,吃喝可以,吃吃喝喝要谨慎,玩乐可以,玩玩乐乐要小心,浅尝小酌可怡情,狂饮滥啜则乱心,酗酒醉酒使人麻痹颓废,凡事有度有节制,是对他人和自己最好的关爱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42185/8401de08a16de6a7.jpg)
亲朋好友难得一聚,餐桌上有酒最好,有酒会添兴致促情意,酒友们做到相应适度不失雅兴不失礼貌,既舒服又随意自在最难能可贵。真正的友情未必在"酒"上见分晓,我们的友情并不是:感情深一口焖,感情浅舔一舔"!那些平时在患难中给予的帮助和关爱,忧伤痛苦时的安慰和陪伴,工作上的理解支持,建议和督导,磨擦碰撞时的包容和饶恕……所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是真正的酒嗑一一感情深一口焖!
![](https://img.haomeiwen.com/i17042185/487ff5831281bad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