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和朋友聚餐,酒未多喝,但两个人已经说起了醉话。我的这位朋友结婚早,二十几岁的年纪,却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我喜欢和这样的人聊天,因为年纪大些的人更适合当一个聆听者,并且我也能从她身上挖掘更多的故事。
她和许许多多的打工族一样,和丈夫和妹妹三个人在一家很高档酒店里打工。她跟丈夫像N市的无数对夫妇一样,把孩子寄养在乡下的老人那里,自己将就住着廉价的毛坯房,没日没夜的挣钱。
我和她也是在一起打工的时候认识的,虽然我小她几岁,但我们之间无话不说。上大学以后,我时常对她诉苦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造成的压力有多大,她也总是对我说起自己对于生活有多么的无力。所以即使几个月不见,我们还是很亲密。这次聚会又把我们系到了一起,我们像一起干活时一样在便宜的烧烤店喝到第二天。
她对我说她现在工作的地方还不错,挣得不是太多但以后还会涨工资,而且老板、同事之间处的也不错。经历了那么多,觉得还是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即使现在对于生活也是很无力,就好比要买一件衣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件衣服的价格自己要省多久能挣回来;如果不买这件衣服,钱攒下来就能做什么;自己还有没有别的衣服可以将就着穿;反复考虑好久之后,也许会把这件衣服买下来,但买完立刻又会后悔,后悔多花了钱。
我特别理解她的这种纠结,二十几岁的年纪,哪个女孩子不想活的光鲜亮丽,然而现实就残酷的摆在那里。上面有双方老人,下面有两个孩子,自己没车没房,甚至没有办法将孩子接到城里上学,没有办法和城里人一样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在她心里,这样的生活条件,一件衣服和它比起来又值什么?
她对我说因为她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但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特别内向,就想把孩子接到城里来,省钱供她上一个口才班。但是家里的老人死活都不同意,即使不让他们掏一分钱也不愿意到城里陪读。说是家里扔不下,可家里明明一穷二白,有什么好扔不下的。所以我的这位朋友特别上火,而这种上火正是来源于对生活的无力。
我们都知道老一辈的人总是喜欢强加观念,他们觉得自己年龄大、懂得多,年轻人就得听他们的。然而事实是老人的思维往往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再加上私人因素。因而产生了许多和年轻人不同的观念,这种观念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但由于私人情感在里面,这就让年轻人很难反驳。
我对她说,其实你想把孩子接到城里来的想法真的是完全正确的,也是一定要去实施的事情。不管他们怎么阻拦你,你都一定要去做到。不同的教育环境、、不同的家庭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实在太不一样了。
她说她也想,但实在太难了。老公又不支持她,总觉得把孩子留在父母身边照顾的比较全面,两个人还是应该多挣点钱。可是孩子都那么大了,再不教育就来不及了。为此,她已经和家里人吵过许多次了。
我问她,孩子小的时候干嘛去了?怎么等到孩子长大了才想到出来挣钱?还有怎么想的要那么早生孩子?
她说她很早就不上学了,18岁就结婚了,19岁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在乡下,没人限制你早婚早育,那时候自己还是孩子呢!只是觉得小孩可爱就生下来她,根本没想那么多。现在想想真是太后悔了,那个时候什么都不懂,为了照顾孩子,她在家里什么农活都干,后来为了挣更多的钱,又到好多城市打工,可始终舍不下家里。一次次的回到家里,都意味着更大的花费,所以最后她选择了留在N市。
她还说当初她很担心别人的眼光,害怕别人给她贴上不好的标签。可现在她想通了,自己拼死拼活那么累,又有几个人会在乎?
什么是不好的标签?是不照顾父母,还是不照顾孩子?我不清楚她所谓的芥蒂是什么?但我没有把询问的话语说出口。夜已深,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便和她一起回家了。
就像我前两天在某个公众号看的文章,那里面说“一日三餐,睡觉有张床,已经是很幸福的生活,简单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可是有多少人连过着这样的生活也是奢侈。我们在这个平凡的世界里挣扎的活着,但事实是,我们完全可以不必活的那么挣扎。
地球上那么多人,却只有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个人会在乎你每个月挣了多少钱,过什么样的生活,穿什么样的衣服。而我们却不是为了这屈指可数的几个人而活的。
其实所有一切不甘心,不满足。都源于自己的欲望,说到底就是自己的作茧自缚。这个道理很久以前我也不懂,因为我那时也会自卑,也会在乎别人的眼光。曾经在人群中不敢大声说话,到现在可以思路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忘记了自己经历了什么,但现在这种拜托作茧自缚的状态真好。
关于我的这位朋友,其实我想对她说不过是老生常谈。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别人再怎么阻拦也不抵抗不了你的决心。喜欢的东西就去买吧!没有钱就努力挣钱,很少有人会在乎你穿什么样的衣服,吃什么样的晚餐。但你真正要取悦的那个人是你自己啊!
我真的希望她可以过的越来越好,我也一样亲爱的你们,在2019年可以努力做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为之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