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艺术之家想法
亚里士多德之前的科学

亚里士多德之前的科学

作者: 别具一格格 | 来源:发表于2024-01-29 15:50 被阅读0次

    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腊科学

勒南说:“苏格拉底将哲学授之于人类,亚里士多德则将科学带给人类。苏格拉底之前即有哲学,亚里士多德之前也不是没有科学:然而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却在这两人出现之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们所奠定的基础之上。”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科学尚处在萌芽状态,随着他的出现,科学也诞生了。

先于古希腊的其他文明也曾尝试进行科学探索,但就我们目前通过解读楔形和象形文字获得的对他们思想的了解来看,他们的科学实际上与神学很难区分。

就是说,古希腊时代之前的民族都是借用超自然力来解释大自然中发生的一切令人费解的事件:到处是神。

显然,首先尝试对宇宙中各种错综复杂、神秘莫测事件作出自然解释的,是爱奥尼亚地区的希腊人:他们在物理现象中探寻偶然事件的自然原因,在哲学思索中寻找关于总体的自然理论。

哲学之父泰勒斯首先是个天文学家,他声称太阳和星星(通常被本地人尊奉为神灵)只是一团团火球而已,令米利都的居民大惊失色。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前610-前540)是第一位画出星象图和地形图的希腊人。

他相信,宇宙的本源是一团混沌不清的物质,万物皆是它不断分离出的对立面;天文史是无数世界产生和消亡相互交替的周期性过程;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相对固定、为一种内部冲力的平衡(就像布里丹之驴)所控制;我们所见的一切天体从前都是流体,后来为太阳的光热所蒸干;生命起源于大海,由于海水退潮,某些生命被留在了海滩上、岸上;其中存活下来的生命学会了呼吸空气,从而演变成后来陆地上的一切生命形式,人最初不可能是现在这种状态,因为如果人一出现便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出生时软弱无力、成熟期又相对漫长,那么他是不可能存活下来的。

另一位米利都人阿那克西米尼相信史前的万物是一种极其稀薄的物质,它逐渐汇聚成风、云、水、土和石头,物质的三种状态一——气体、液体和固体--——是这一过程的不同发展阶段,热和冷只有稀释和凝聚作用而已;地震因原本为液态状的大地固化而产生;生命与灵魂实为一体,是一种活跃的具有扩张性的力量,存在于世间万物、各个角落。

伯里克利的老师阿那克萨戈拉似乎准确地解释了日食和月食现象;他发现了植物和鱼类的呼吸方式:他揭示了人的智慧来自对自身力量的合理调配,即双手从行走的任务中解放出来之时。慢慢地,这些人的知识一点一点发展成了科学。赫拉克利特抛下财富和安逸的生活,隐身于以弗所的一座庙宇,过起了清贫和苦心钻研的生活,将科学从天文拽到对较为现实的问题的考虑上来。他认为,世间万物总在流动改变;即使在静止不动的物体内部仍有看不见的流变和运动。宇宙是反复循环的历史,它始于火也终于火(这便是斯多葛派以及基督教最后审判和地狱学说的来源之一)。赫拉克利特说:“万物由生向死……战争是万物之父、万物之王:它使有的成神,有的成人;有的沦为奴隶,有的却是自由身。”

没有战争似的混乱便会出现生命的萧条:“不加晃动的混杂物终将衰变。”

在这不断变化、挣扎和选择的流变过程中,只有一件事物始终如一,那就是万物变化之规律。

“这种秩序对世间万物皆适用,它不为一神一人而造;它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此。”

恩培多克勒(公元前445年在西西里岛享有盛名)进一步发展了进化的观点。器官的产生不是出于设计,而是一种选择的结果。

大自然在有机物身上做了许许多多的尝试和实验,将它们的器官任意组合;若组合的形式符合自然的需求,有机物便能成功存活并繁衍后代;若不符,有机物便被淘汰。

这样,随着时间的前进,有机物便越来越能精细而巧妙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了。

最后,在色雷斯阿夫季拉城的师生留基波(公元前445年享有盛名)和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60)身上我们看到了前亚里士多德时期科学的最后阶段--——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原子学说。

留基波说:“一切事物受必然性驱动。”

“现实中只存在原子和虚空。”德谟克利特说。

知觉产生于感觉器官对原子从物体投射向自身的感知。

过去存在着或者一直存在着,将来或许也会存在着无数个世界;每时每刻,天体之间相互碰撞、消亡;同时,由于体积相同、形状相似的原子有选择地聚合,脱离混沌的新世界也在不断产生。

一切皆非设计,宇宙就是一台机器。

这几段笼统概括的叙述便是亚里士多德之前的希腊科学。考虑到这些先驱赖以工作的实验和观察设备是如此有限,我们当然可以原谅其中某些比较粗糙的阐述。

背负着奴隶制的沉重负担,希腊工业停滞不前,无法推动这些伟大的雏形成长:雅典政治生活的迅速复杂化使得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将关注的目光从物理学和生物学研究转向了伦理学和政治学的讨论。

亚里士多德的一个伟大之处,在于他的心胸足够宽广、勇气足够强大,是以能够涵盖和整合希腊思想的两个方面,即物理和道德;他追溯老师之前的历史,抓住了苏格拉底之前的希腊科学发展的脉络,运用更坚实的细节和更多变的角度,将此前积累下来的所有知识成果汇集成了一个完整而气势宏大的科学体系。


我是 @别具一格格,爱文字爱分享爱创作。

正在码字创造人生,

岁月孤苦,唯热爱可抵漫长,

期待与你相遇,学习,进步与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收藏,我们下次分享见。

期待关注,让你每天收获一篇优质文章。

相关文章

  • 科学的革命

    在现代科学诞生之前,自然哲学家认识自然的方式,主要是深受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影响。 在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时代,神...

  • 5.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一、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科学分类: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创制知识 二、原因论 亚里士多德时期的“原因论”,意义...

  • 亚里士多德《诗学》学记(一)

    亚里士多德把知识或科学分作三类,即理论或思辨科学,实践科学和制作科学。制作科学的任务是制造,其目的体现在制...

  • 苏菲的世界D4

    亚里士多德 相比较,难以理解的柏拉图先生,亚里士多德先生就感觉科学多了,也可能说,因为他研究的方向偏自然,而且使用...

  • 你知道梦中出现的事物意味着什么吗?—《梦的解析》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梦是神谕,是神降下的旨意,是吉凶的显现。在那样缺乏自然科学的时代,不能说这是愚昧的。...

  • 《形而上学》“作为是的是”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重要的哲学著作,全书共14卷。亚里士多德对理论学科划分为三类:自然哲学、数学及科学知...

  • 哲学的故事---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在雅典北边的一个马其顿城市。其父亲是国王的御医。浓厚的医学气氛培养了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态度和向往。亚...

  • 早一顿,晚一顿,远离肥胖困扰?

    亚里士多德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确,科学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他不在乎自己的脸……科学的进步,其实就是一个...

  • 第三课:科学的本质

    一、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是不是科学? 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核心内容有:1、地球是宇宙的中心;2、地球是静止不动的;3、...

  • 第六节 伊斯兰教

    同时期的中东,却是另一个世界。这里有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而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具体事物的科学研究,在很多领域取得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亚里士多德之前的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ng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