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1839年清帝国钦差大臣林则徐奉道光皇帝圣旨于广东东莞收缴鸦片。这场战争以清军的失败告终,最终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丧失领土主权、贸易主权,流失大量的钱财,可谓损失惨重。
鸦片战争纪念馆 1841年1月7日,虎门之战但奇怪的是,包括八旗军、绿营军在内,战前清王朝一直保持80万常备军,东南沿海诸省为清朝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清朝重点布防地区,其广东驻军7万,福建6万,浙江4万,江苏5万。虽然清军人数居多,但是这些军队是既不注重将领的培养,又忽视部队的训练,清军的训练往往敷衍应付,类似于演戏,对于实战毫无裨益。
奋力抗敌的清军 鸦片战争中的英军 定海之战图在战争中先后投入战争的有10万人左右。英军刚开始有7000多人参战,即便是到后来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万人。从数字上看,清军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在具体战役中,这种兵力上的优势却没有显现出来,英军利用坚船利炮的优势牢牢掌握着进攻的主权。
鸦片战争形势图1839年11月4日,在坦普尔向英国海军提交的《致海军部书》中就说,据对中国有丰富知识的人说,有这样的海军力就能完成,即双层甲板的主力舰两艘,巡洋舰三艘,其中至少有一舰是大型的;轮船两艘或三艘。可见,清军的“不堪一击”也是尽人皆知的。
残酷的鸦片战争 残酷的鸦片战争为了防御英军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从盛京到广东的7个省,几十个海口都设了防,分到每个重镇,驻守的部队就在4000人左右,最多也只有1万人。按照这样分散的兵力,在每处都很难集合兵力优势抗击英军入侵,这种情况下,清军多数都处于劣势。
1840年10月10日,英军攻占宁波,道光皇帝调集四川建昌、松潘两镇精兵2000人前往浙江,等部队历经2000公里赶赴前线,英军已在宁波休整半年。
再来看看清军的将领们,也能看出一些问题。
清军先后以林则徐、琦善、杨芳、奕山、伊里布、颜伯焘、奕经、牛鉴、耆英为主要将领,看上去阵势很大的清军将领所做的举动却是异常可笑。
琦善,满洲正黄旗人,1840年9月28日-12月4日期间,奉旨接替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原先主剿的琦善在白河口见英军“船坚炮利”,下令撤退炮台守军,并派人主动向英军求和。
琦善与英军谈判杨芳是战争中另一位“知名”的清军将领。鸦片战争爆发,杨芳跟着参赞大臣奕山远赴广东对敌,期间面对英军的坚船利炮,他竟然想出了用阴门阵对抗英国军舰,一度成为笑柄。战败以后又畏敌主和。
炮台什么是阴门阵?阴门阵,又称婚人厌炮,是中国人迷信可用妇女阴部、月经、尿粪、衣裤等阴秽物来使枪炮、法术失灵的厌胜之术,并认为能以阴阳之法化解的是用男人阳具、阴毛等阳污物的阳门阵。
有这样的将领,真是天大的笑话!
另外,让人哭笑不得的还有奕山、奕经两位将领。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道光皇帝将琦善革职,任命奕山为靖逆将军。奕山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他以“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防民甚于防寇”,另一方面在福建招募未经训练的士兵,又日夜饮酒作乐,后奕山向英军发起夜袭,结果一败涂地,广州城外炮台尽失。第二天,奕山派人举旗投降,与英军签订《广州和约》。
奕经也是道光皇帝的侄子,也是乾隆帝的曾孙。鸦片战争中,奕经被任命为扬威将军,到杭州督管抗击英国入侵。奕经无能,曾拖延战事两个月,临阵只会到关帝庙求签。结果清军在定海、镇海及宁波府一溃千里。
鸦片战争中另一清军将士邓廷桢,战争爆发后邓在福建加强海防,曾击退来犯的英军,邓廷桢本人表面上附和林则徐虎门销烟,邓廷桢的儿子却是广州最大的鸦片商人之一。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可见,内部的溃败混乱才是清军失败的真正原因啊!
<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