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2-09-17 19:31 被阅读0次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xiàn)素抱朴,少私寡欲。

网图  侵删

译文

去除聪明与才智,人民可以获得百倍的好处;去除人德与义行,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去除技巧与利益,盗贼就不会出现。这三方面是用来文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人民有所依归:表现单纯、保持朴实、减少私心、降低欲望。

解读

本章如果不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就会有望文生义之弊。老子是历史上崇尚自然,大道至简,无为而为的圣者,为什么会提出与道相悖的主张呢,此处情不自禁让人萌生疑惑。

圣明和智识,是好的才能;仁义,是好的行为;巧妙有利,是好的功能。而老子直接说要弃绝它们,连做肤浅的纹饰都不够格,只会让人们没有归属。

通过上面三者见不到也得不到我们提倡它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所以说这三者做肤浅的纹饰都不够格,人还要有另外的真正需要归属的东西,那就是简单、自然、少有所欲。

在末学看来,老子提出的去圣智、去仁义、去巧利是一种抛砖引玉的手法。因为对“大道”而言,像以上说的智慧、仁义、善巧,只不过是肤浅的现象而已。而真正归属于“道”的本质就是:单纯、自然、朴实、无分别。故道法自然,一切本自具足。

相关文章

  • 百字瞻瞻43: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故另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 第十九章》 所以要人民有所依归:表...

  • 见素抱朴

    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句话大意是: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

  •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2个笔记 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 绝[1]圣弃智,民利[2]百倍。 绝仁弃义...

  • 《道德经》第十九章

    《道德经》第十九章:少私寡欲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

  • 《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

  • 道德经 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

  • 《道德经》第十九章少私寡欲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

  • 《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今有所属:见(xiàn)素...

  •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文/若冰 《道德经》第十九章感悟部分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九章里重点阐述了它的社会观。 希望世人摒弃圣智、仁义、巧...

  • 20.问道老子:什么是“公乃全”的“少私寡欲”?

    20.问道老子:什么是“公乃全”的“少私寡欲”?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十九章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九章 少私寡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tc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