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户口|落水狗(44)

作者: 丢由 | 来源:发表于2018-07-23 23:52 被阅读4次

    本着“笨鸟先飞”原则,李叶茴无疑是辩论队中最努力的一位。她的口吃、差劲的临场发挥和有限的知识面每一天都在被弥补。

    很快,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到了:辩论队的第一场海外比赛机会到了。永不放弃的李叶茴打算用这场比赛来扳回之前所面临的一切不幸,再像A水准所经历的那样,从一无所有到大获全胜。

    她兴致勃勃地报了名,然后激情四溢地去面试。因为比赛恰好在期末考试前夕,所以一共有四个辩手报名:两个学长,两个新生。所以选拔也不过是走走过场,最关键的是分配辨位。

    李叶茴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争取到难度最大的二辩和三辩的位置,然后尽力准备,在关键时期像电影里拯救全场的主角一样用自己的天赋和爷爷奶奶一直夸赞的“标准普通话”语惊四座、扳回最后一分,从此一举成名。

    但是学长们并没有讨论辨位问题,直接将李叶茴分配到只需要背稿、也没什么随机应变机会的一辩位置,然后另一个新生做了二辩。

    李叶茴又自我安慰,只要最后一面不放弃,奇迹总会出现。于是她一边很隐喻地表示自己对于一辩未知的不满、又毫不得罪人地表示自己对于其他辩位的凯觎。当然,没人听她的。或者听懂也装作不懂。不过蟑螂一样顽强的李叶茴又想或许一辩也能救急,电影中总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往往成就大事,于是她总是加倍认真地准备每一次辩题讨论。

    但是讨论本身也并不顺利。每次二位学长总是嬉笑打闹一番,然后随便分享一下辩论资料,一个上午就过去了。于是大家开开心心去买饭、又分享一下食物,最后顶着强烈困意开始真正的讨论。

    一开始的讨论趣味横生,让因为浪费时间产生强烈罪恶感的李叶茴重新打起精神。

    他们的辩题是“个人英雄主义应不应该倡导”。

    李叶茴的第一印象就是:“做事别逞强。”可是学长们先从这句话里一个字一个字来定义:首先,何为个人英雄主义?

    于是所有人花了两个小时找了牛津词典、新华词典、维基百科等各种可能的资源,找了十几种定义,又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选定:“夸大个人作用,轻视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把个人的作用摆在集体和人民群众之上” -- 这对于李叶茴而言就是“逞强”。

    好不容易搞明白定义,李叶茴想着应该讨论“好与坏”了吧。可是两个学长将“好坏”置之度外,相反对于“应不应该”又大肆讨论。李叶茴这下听明白了,原来辩论就是打破一切习惯性思维,将这个世界从新定义。

    那么李叶茴之前千辛万苦制定下的行为准则呢?比如说成绩好才是硬道理、比如说两性关系中主导者为王、比如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比如说单独做事效率最高而合作导致矛盾...她是凭着这些硬道理才一步步爬上来的,这下到了一个挑战一切的团体,万一得以依赖的思维建筑彻底崩塌,那以后的李叶茴应该何去何从。

    辩题正反方是赛场上抽签决定,所以准备过程中大家双方都需要准备。于是先讨论正方:个人英雄主义利大于弊。于是李叶茴想起自己一向奋斗时独来独往的场面,对此立场频频点头。

    过了一会,学长建立好了一套辩论体系后,又招呼大家按照反方--也就是“不应该一个人逞强”,这让李叶茴有些措手不及。她正沉浸在刚才的自我赞美中,一瞬间又要试图说服自己停止独来独往、和大家一起奋斗,“然后一起耽误时间、为了糟糕的人际关系争风吃醋吗?” 她暗暗想。

    虽说是比赛所需,但是李叶茴内心深处对此表示抗拒。她千辛万苦修炼来的超强独处能力和自律是不容被挑战的。于是她提醒自己转移注意力,尽量减少讨论。

    刚才的叽叽喳喳突然沉闷下来,李叶茴的反常引起大家注意。

    “怎么了?”

    “没事。”

    李叶茴笑着回答,但是多少掩盖不住语气中的没好气。

    个人英雄主义?有意义吗?应不应该的定义?有意义吗?人们的生活会因此变得更好吗?

    但是她还是强颜欢笑,逼着自己改变心证:个人英雄主义不现实,因为电影里的超级英雄其实是有主角光环其实自不量力-- 可是自己也从A水准咸鱼翻身了呀? 除此之外,个人英雄主义让大家忽略身边的人, 让他人产生自卑-- 我朋友不少,而且我才是最自卑的好不好?

    一边对别人的发言连连点头,李叶茴在心里一边暗自反驳。学长交代必须牢牢记在脑子里的几个论点她一个都没记住,不过她一脸若有所思的模样还是成功欺骗大家,表明自己的严苛和认真。

    不过回家后,李叶茴赶紧打开笔记开始学习,来填补一下浪费一整天的空虚罪恶感。这和她想象的不一样。

    学长交代要好好查资料、做总结。李叶茴觉得内心乱成一片,于是什么都没做。被张庭院欺骗其实可以理解,毕竟最初就没报任何希望,但是如果被梦想欺骗那岂不是此时此刻最引以为豪的一件事也失败了吗?

    另一位新生发短信问她要不要晚饭完一起准备。李叶茴连忙拒绝,然后又紧急扑回到自己已经拖延已久的学习日程表上。

    她希望这几条正反方辩论框架赶紧确认,大家随便背背,就可以上场了。但是内心最深处,她的争强好胜又逼着她花更多时间去准备,她的匠心精神又催着她认真对待,然后结果往往是大片时间的纠结和日记本上密密麻麻的自我支持和自我否定。

    还好,讨论频率不算高,李叶茴有足够私人时间继续按照最高要求来学习。

    可是第二天下课李叶茴就被讨论组的召唤烦得眉头紧皱。他们又要就着这让人恶心的话题翻来覆去地讨论了...六点钟下课的李叶茴在讨论教室门口附近的椅子上偷偷学习,在群里说自已晚下课半小时、又迷路坐错车耽误半小时,直到八点才走进门讨论。

    结束了一天的繁杂生活,李叶茴心中的质疑越来越严重。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李叶茴这一整周的私人时间全被占用,而且是被一个带着梦想的皮的神秘爱好占用。

    更令人感觉不舒服的是,身为比赛经验丰富的学长,对方总是在反对意见出现时用权威压制一切;除此之外,身为最为无用的“一辩”,李叶茴修改了两三遍的辩论稿被另一位学长三下五除二地重写。不过这正和李叶茴之意,因为她早已厌烦对着不靠谱的辩题、举着寥寥无几的例子、花着本想“了解时事、成为社会栋梁”的时间来反复写着永远不会被满意的稿子。

    一辩稿子结束后,李叶茴的比赛任务算是大功告成。她所做的就是等学长们大放光彩打败敌方,便沾光升级。不过她内心还是有着挣扎的:不甘于站在角落也不甘于放弃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于是她还坚持在每一场讨论时出勤,虽然充满学究气息和悲天悯人情怀的眼神背后有着飞到天际的心。

    比赛准备整整一个月之后,李叶茴已经筋疲力尽。套着追梦的名义去追求一个根本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让李叶茴痛苦非凡。但是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天赋有限,只是劝解自己:“只有更努力才会更出色,而只有出色得不可代替,才会产生激情”。更何况,当她穿着绣有自己名字的辩论队队服,接受着身边人羡艳的目光和称赞:“哇,你被选入辩论队了!”的时候,心中的骄傲和自豪难以言喻。

    倒数第三次比赛,教练组织了另外四个志愿过来当陪练的辩手帮李叶茴队查漏补缺。那场模拟赛,李叶茴竟然失去了最初的紧张和不自在,潇洒自然地念完稿子,自由辨时记忆力也来助威,让自己临场反应表现绝佳,获得满堂彩。

    果真是兴趣是一切的导师,而能力是兴趣的老师啊。

    半个小时模拟赛结束。李叶茴坐下来沾沾自喜,还做着没准他们会临时给我换辨位,让我有更多出场机会呢!不过教练的下一句话让她大跌眼镜:“你们的讨论框架从根本上来说有问题。需要从头再来。”

    于是这个凝结四个人一个月的所有私人时间创造出的又不能解饱、又不能卖钱的讨论框架瞬间变得更加一文不值。

    李叶茴呆呆地望着这群浪费生命的人,在坚持和放弃中挣扎。

    当然,她是不会放弃的。李叶茴坚信只要努力一切都可以得到。更何况辩论队名声在外,自己穿着队服脸上也贴金。

    比赛的日子到了,四位辩手外加一名自愿做场外援助的资深学长坐上了飞往广州珠海的飞机。一路上李叶茴都在想如何才能让这行程显得更加难忘呢?毕竟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辩论赛,也是完成大学诸多不着边际的梦想的第一步。更何况,花费如此多的时间精力,就算最后没个好结果,至少能有几张得体的照片和漂亮的总结供准备考试的同学赞美她的“不走寻常路”精神。

    开赛的路上,李叶茴打断那个二话不说把她的一辩稿全部换血、正在喋喋不休地重复此次辩论框架的学长:“学长,辩论对你来说到底是什么呢?是一个严肃讨论社会话题的地方吗?”

    “不严格算是吧。主要锻炼你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

    “那为什么很多时候一个议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东西,都被你们刻意忽略呢?”

    “赛场时间有限,将几个关键点讨论完整都不容易,更不要想全面涉及。只要讨论最容易被攻击、最容易拿分的点就可以了。”

    李叶茴有些失望。她不在乎输赢。她的谦逊和求实的决心让她对于个人胜败毫不在意,即便她凡事梦想做到最好。李叶茴想要真实,想要在一场场的辩论赛中增加自己接近真理的纪律。然而很明显,过去两个月她所经历的辩论准备并非她真正想要的。

    “那学长,”李叶茴问了最后一个问题:“辩论队你来说是个游戏吗?”

    对方愣了一下,然后毫不犹豫地说:“对,没错。这就是个游戏。”

    不过那个时候坚信放弃是懦夫表现的李叶茴还是义无反顾地参加了比赛。她在对辩中耍了一个小机灵,并成功拉了整个队的后腿,然后以失败告终。

    其他队友得知她比赛失败,都纷纷发来鼓励。还有几个学长姐希望她不要因为第一次的不顺就彻底放弃未来的辩论生涯。李叶茴违心地回复着自己一定会尽力打下去的誓言,一边好好欣赏自己和坐在裁判席上几个知名辩手的合影。

    她在手机里写了一句:强者如云,虽败犹荣。感谢世界第一辩论队给我的高平台,让我大一就可以有次机会和各位辩神亲密接触。

    然后在朋友圈点击发送,就这样轻描淡写地结束这根本没有刻骨铭心反而令人避之不及的比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户口|落水狗(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jts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