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埋在身体里的PICC管
每次住院在护士站办手续时,护士都问我有没有埋PICC。PICC?这是啥?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宣传资料上说,PICC管是一种经外周静脉插至上腔静脉的导管,导管材料由特殊聚胺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宜折断,在体内最长可以留置1年。
身体里埋输液管?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回又有人生新体验。
一、埋管
头次住院的第三天下午,我刚检查完腹部核磁,回到病房,护士长带着一帮护士到了我的病床前,说给我做个小手术,在身体内埋个输液管。
护士长说,给你埋的这个输液管叫PICC管。
原来我的化疗时间太长,为了顺利完成化疗,防止静脉被损伤和血管硬化,确保化疗过程中的静脉通道保持良好状态,才给化疗病人埋这种输液管道。
护士长说:化疗输液时,利用PICC管可以直接将药物输注在血流量大、流速快的中心静脉中,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对病人血管的损害,减轻因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这段话,可能对没有经历长时间输液的人没有任何感触,对于我,也是在埋管的三个月后,才有了深刻感触和理解,这是后话。
埋PICC管就在我的病房内,因需无菌操作,护士把病房里的无关人员都请出门去,只留操作者和病床上的我。护士在床上铺上一个消过毒的一次性床单,护士长让我脱掉上衣,露出胳膊,戴上口罩后平躺床上。
在操作前,护士先穿上消毒的一次性衣服,带上无菌的橡胶手套。她用皮尺测量了我右胳膊的臂围,以及胳膊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听她们说这个长度是43cm左右)。
操作时,她们在我右胳膊上部选择了一个穿刺部位,盖上消毒白纱布,扎止血带,用碘伏给胳膊消毒。操作时,护士让我头偏向另一侧,怕感染。护士事先已打开了一个机器(问护士,说这是一台手提式超声波仪器),给我胳膊打了麻药,用刀片割了个小口找到静脉,然后进行PICC导管静脉穿刺,把导管从右臂血管导到胸部的血管中(过程中始终用超声观察),达到一定长度(40cm),但外面要保留一定的导管长度(我的导管留在外面是3cm),穿刺完毕后,给我包扎一下,并用带有松紧的朋带绑好。做完后,就让我去内科大楼照X线胸片,当确定输液管在上腔静脉位置无误后,就可使用PICC管直接输液了。
其实这个小手术也很疼,尤其是麻药劲过去后,要疼五六天,才能过去这个劲,一般人受一次罪,这管使一年。凡事都有特殊,都有特例,可能会埋两次管,万万没想到的是,那个特例竟然是我,以后再说。
埋在身体里的PICC管,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由于导管在人体的大血管内,离心脏很近,一不小心就会出大问题,所以,PICC使用和维护专业性很强,在医院住院时还好,有专业团队护理,但患者出院后,如果对留置体内的PICC管的居家护理不善,就会导致PICC使用隐患,甚至引起并发症。
如何正确使用和防护PICC的知识,需要普及宣传,医院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医院专门印发了PICC使用注意事项小册子、在病房楼道的墙面上张挂PICC使用宣传画,还建立了病人的PICC维护微信群,随时回答病人的问题。
二、PICC的使用体验
我的PICC管,在置管当天下午就用上了,真挺方便。输液前护士先把碘伏棉签给PICC管的接头消毒,再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冲洗管腔。然后把输液管拧到接头上就可以输液啦。过去输液,护士都在我手背上扎针,输液次数多了,手背到处青紫,后面扎针位置都不好找,而且还要担心针跑了、针歪了,甚至鼓包。用PICC输液,患者行动自由,还解放了手,不用担心跑针鼓包,而且还保护了手臂的较细的静脉血管。
有了这个东西,输液变得简单,但是长时间用PICC输液,或输液速度较慢而且液体浓度较高(例如:营养液)时,需要定期冲管,防止堵管。记得我那次化疗反应严重紧急住院,长时间输营养液时,就出现了堵管。后来,护士就每隔几个小时用生理盐水冲一次管,防止液体输着输着就不滴了,真管事。
冲管也有技巧和要求,盐水不是一下推进去,而是脉冲式的进行,推一下、停一下,这也是我观察多次,问询的结果。事事皆学问啊!
我的PICC管双接头的,耐高压的。外露的接头一个红、一个蓝,可以同时输两种液体,还互为备份(输一种输液时,护士一般两个接头轮流使用。),万一有个接头的管堵了,还有另一个可用。
每次输完液,都要用生理盐水封管,但如果接头如果出现过堵塞,或防止血栓堵管,在长时间不输液时,就要要肝素封管了。因为在那次紧急住院时,我需长时间输营养液,导致PICC一个接头堵了,冲泡了很久才通。这次以后,护士让我每次维护PICC时都用肝素封管。
我对PICC带来好处的体会,是在五月份手术后的输液时。
历经磨难(后面各章节细说),我在五月中旬做了结肠和肝部病灶的切除术,手术比较负责,身体内脏创面大,刀口很长。术后一直发烧,本来说术后六天出院,可我一直高烧不退还肚子疼。主治医师对我做了各种检查,排除可能的各种因素,最后怀疑是PICC感染。
为了确认这个因素,要暂时停止PICC的使用。可我每天要输液啊,很多的液体,什么营养液、消炎的、防血栓的、保胃的、护肝的……一输就是整整一天,常常第一天的没输完,第二天的液体又来了。
不用PICC,只好在胳膊上的血管上扎个大针管,可以留几天的那种。我用这个输液,第一天主要感觉不方便,其他没觉得什么,可到了第二天,胳膊上的血管就感到又凉、又涨、又疼,胳膊要废掉的感觉,恨不得马上把针头拔掉。这时我深深才体会到了PICC的好处。
由于持续发烧,PICC是一个怀疑的环节,需要拔掉。最初我一直不同意,可一直发烧,坚持到最后,还是拔掉了。
不幸的是,拔掉PICC发烧依旧,冤枉它了。唉,使用了三个半月的PICC就没了,但后面还有六个月的化疗啊。
这就出现了我的第二次PICC置管手术,疼啊,又忍一次痛苦。
三、PICC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PICC使用时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总结为“三可、五禁止”。
“三可”分别为:
1.可以淋浴。但是不可浴缸泡澡,也不要经常洗澡,因为常接触水容易导致贴膜卷边,容易发生感染。洗澡前,需在贴膜的外面用保鲜膜缠绕2-3层圈作为“临时袖套”,并在淋浴时举起置管侧手臂,且洗澡时间最好安排在去医院更换贴膜前。
2.可以做比较轻松的家务,例如洗碗、扫地、吃饭夹菜、拧毛巾、梳头等。
3.可以做些适量及柔和的运动,如置管侧手臂可以做握拳、伸展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五禁止”分别为:
1.严禁置管侧胳膊用力。如游泳、打球、拖地、抱小孩、拄拐杖,或者手臂支撑着起床。
2.禁止盆浴、泡浴.。
3.严禁提举5公斤以上重物。
4.严禁衣服袖口勒的过紧。
5.严禁在置管手臂进行血压测量。
四、PICC管的定期护理
记得埋管的一天后(准确的说24小时后),护士就给伤口换药、并更换贴膜和导管接头。那天埋管时没觉的疼(打麻药了),可换膜时,消毒伤口却很疼。护士说由于肌肉拉伤导管来回移动,伤口不容易愈合,一般人的伤口都要一个多月才长好。
看PICC维护手册说,当导管伤口愈合好,如果伤口无感染、渗血现象,每7天更换敷膜和接头一次。但保护伤口的敷膜松开、潮湿时,要随时更换。
假设穿刺部位覆膜下皮肤出现红肿、皮疹、渗出、过敏等异常情况,要缩短更换敷膜时间;经常观查贴膜处皮肤变化情况,如果感觉贴膜下皮肤痒、痛、红或肿要及时去医院;如果发现导管异常情况如返血、破裂等要及时去医院处理。
因为对picc的各种处理必须是无菌操作,更换敷膜和导管接头更换、冲洗,没经过培训的人都做不好,所以PICC维护都必须由医院专业人士进行。
在PICC维护时,我多次观察护士更换贴膜的手法,发现有经验的护士撕取贴膜时要自下向上,贴膜时要观察皮肤状态,调整贴膜位置,为有效防止脱管还要用小卡子和蝴蝶型胶布固定导管,还要做个小口袋,专门放接头,每次更换后还要在覆膜上写上更换日期。
由于我属于敏感性皮肤,对膏药过敏,膏药一旦贴的时间长了,皮肤就会变得红肿,奇痒无比,难受之极。
PICC透明贴膜虽然经过一定脱敏处理,但究竟不能完全脱敏。置管一个多月后,我的皮肤开始过敏,刚开始覆膜边缘的皮肤出现红肿。后来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膜下皮肤也开始过敏、起泡,处理起来很麻烦。
按照我的化疗方案,化疗输液时需住院,但时间短,也就两三天,在家吃化疗药时间长(三周)。在不输液时,每七天都要专门去医院维护PICC。挂号,医生开医嘱单,去门诊综合处理中心排队维护。
每次去维护,有时候感觉真烦啊,医院人那么多,体力又那么差,还要楼上楼下的到处跑,每次维护完都感觉很累啊。
但我坚信科技改变世界,一切困难都能解决的,现在社会对病人越来越关怀、越来越人性化,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