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上班,接到大姑的电话,电话中,大姑用她那独特亲切 的语调对我说:“霞,我给你带了一些白蒿菜,在你单位附近,你来取吧”。大姑,是大姑,听到大姑的话音,不免让我兴奋,但更多的是感动!

大姑今年已经67岁了,虽然早已退休,但在家庭中仍担任着重要的岗位,洗衣、做饭、做家务,接送孙辈上下学……,她在生活中就像一个陀螺一样,不知疲惫无休止地转动。她的勤快在街坊邻居和亲戚朋友中是众所周知的。
每到早春二月,大姑总会到野地或山上挖野菜,她怕我们工作忙,总是在家里捡好,洗净,给我们送来新鲜的带有土壤气息的白蒿菜。

当我走出公司大门,远远看见大姑的时候,她正在给我摆手,并有意举了一下手中的手提袋,大姑告诉我,今天来县城是参加婚宴的,知道我们上班忙,早上起了个大早,把白蒿菜蒸好,又炒了一遍,中午下班回家,就可以吃了。我让大姑回家中坐坐喝口茶,他说啥也不肯并连连摆手,口中说着不了不了……,看着大姑远去的背影,和她新增的白发,我的心不知是啥滋味,是高兴?是感动?是心疼?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只感觉一股热浪袭过眼神经只冲脑门顶,顷刻间眼框潮湿,滚出的颗颗泪珠把我的心都融化了。

我的父亲是独生子,没有任何兄弟姊妹,因此,在娘家没有姑姑,每当听别人谈及姑姑,在一旁的我只有羡慕的份。很幸运,和先生结婚后,我就和他一起,有了大姑。大姑家离我们家较远,又加上我们平时为了生活奔波,除了八月十五和春节,平时很少去看望她老人家。每次到她家看望她,她总是留我们吃饭,然后忙前忙后的为我们做饭,好像为我们做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一样。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按照农村的风俗,新媳妇要给老公和亲戚自己做新鞋。婆婆帮我抿隔白摞鞋底后就大功告成,接下来就看我咋做鞋了。妈呀,这可难坏了我,我哪里会这些针线活呀,在家里,就连扣子掉了也是妈妈帮我订的。可不会做鞋,在农村可就称为“笨媳妇”了,我拿起针线,就像捉猪一样,咋用都不听使唤,在唉声叹气中只好作罢。这时,大姑来了,了解情况后,二话不说背起鞋底子就回她自己家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大姑就背着包袱来到我家里,打开包袱一看,我傻了眼,大姑一共做了六双鞋子和四双靴子,鞋底子捺得整整齐齐,横行竖行斜行就像键盘上的数字排列得规规矩矩,靴子上就连气眼也扎好了。大姑的一手好针线活救了我的急。
刚生儿子坐月子期间,大姑经常来看我,每次来都给儿子带衣服或帽子之类的礼物,等儿子长大了些,大姑回来时总给儿子带些好吃的或好玩的。遇见假期,还带儿子到他家小居。特别是在县城和大姑不期而遇,大姑总会跑商店给儿子买好吃的塞给儿子,然后匆匆而去。

1993年,我和老公想到城里做生意,无奈资金短缺,大姑尽自己最大努力借给我们1000元,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1995年,我家想换一台彩色电视机,可由于钱不凑手,迟迟达不成心愿,大姑听说后,自己垫钱让姑父买好后送到家里来。每次得到大姑的帮助,心里都充满兴奋和感激。可今天提笔写到此处,字字千斤重,鼻子酸酸难忍,泪水几次模糊了双眼,擦干泪,停停再写,再擦,再写……
每次听说大姑生病,都是在她病愈之后的事情,在她生病期间,她从不让家人告诉我们,怕给我们找麻烦。可是,当她知道公公生病时,她总是三番五次来看望,还给公公婆婆留些零花钱。还叮嘱自己儿子留下来照顾病人。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大姑的年龄也大了,可她总是尽自己所能,帮助晚辈不停地做事。打开手提袋,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渗入我的每一个毛孔,吃一口色香味俱佳的白蒿菜,眼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
这辈子很幸运的一件事就是和大姑的相遇,她那宽厚的身躯是爱的情怀,似画似云烟,装满了一书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