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我是骑车的
引言
感谢青岛教会了我骑变速自行车……据土著讲,这天可以算的上是骑过了半个老青岛,超越了98%的游客,觉得这件事还挺酷的。好了,接下来给你们讲讲海岸线。
路
这条从栈桥到流清泉的路(图上只到了石老人),据说有黄金海岸线之称,可能是全中国最好看的一条。
是的就是这条红色的骑过来确实感觉不错,如果步行,大概会更好。听一个还不知道名字的朋友说,她去探路时大概花了5、6个小时,咱们不急,可以走一天。
好了,说正经的,略略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五个特点把这条线变的很美:路宽,线长,弯多,风大,建筑多元(原谅我找不到两个字的词来形容吧)。
大概是夸我总结的好吧其实也并没有宽到爆炸,只是正好走/骑起来会觉得宽阔开朗。不过,长是长到爆炸的,骑了我4个小时,简直累死了,还好是变速自行车。
但是线长了,容纳风景的可能性也就多了不是。这条线不像珠海(我还是很喜欢珠海的),一走3、4个小时没有变化的那种,青岛这条线弯多的像个园林。
海岸线凸出来的地方多,每个弯不一样的可以说是移步换景了,也就由此久骑不厌,再在小太阳底下给你来个不大不小的风刮一下,是不是还不错,不过风大起来估计也能叫一米八的长发不沾地吧?
最后一点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他体现的是咱们人类对这块地方的心思,虽然咱不是建筑内行,好不好看,总归还是感觉的到。因为这些建筑,才会觉得这里是个有意思的地方。
地砖也算建筑的吧?筑
首先不能放过的当然还是路上的东西,比如那些小瓷砖,要是没有人注意他们也太可怜了。难得有这么个花花肠子,然后是特意绕开的大树,你家城市修路会绕开路上的树吗?
是的,都在路中间,另外谢谢师傅在路上还看见一个,石碑?有工人在刷已经褪色的漆,问了一下才知道原来青岛的浪也是会特别高的……反正据师傅说,淹掉我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哈,路上还有什么,广场,雕像,博物馆,艺术馆,沙滩,石滩,还有数不清的婚纱照……待我慢慢数吧
比如这种哦,对了,路边还同时配了灭火的消火栓和跳水的救生圈。这意思,火要是没灭,咱就拿救生圈跳个海呗?
出发之前,早听说路上有个雕塑馆(林?),没曾想还离着十万八千里呢,就见着一座非常叫人惊艳的。我觉得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这么富有生机的雕像了。
走近了也有半人高大头来了,雕塑馆,里面的雕塑什么类型的都有一些,不过一般像我这么肤浅的,只会注意到那种看起来新鲜的——一个用面部投影技术(据说是低级技术)做出来的《东方与西方的相会》。
还有一大堆好玩不好玩的,有些你觉得怎么会进这个馆,有些你觉得怎么会进这个馆,不过总体来讲还是值得一逛。
主要我专心地玩沙去了其实但是!石老人那里消费水平太!贵!了!还好隐藏了一家黄焖鸡米饭,一顿饭二十块以下可以解决(有钱人请忽略此段)。不想带干粮的,可以在这里解决一下。
想吐槽的是在崂山的进山口发现了“仙居崂山”的广告牌,我记得这牌在恩施也见过,在重庆也见过?可能我大天朝就是一仙境吧。
这里是流清河仙境说归说,到了五六点的时候看看,还真是有点仙境的意思。有句古诗怎么说来着“山色空蒙雨亦奇”大概和这样的景象有些接近。
好了,到这里,青岛之行应当可以算是结束了。认得了新朋友,也重逢了老朋友,走走看看转转,还算圆满。再见。
就是这样的满足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