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琴史》// 桓谭

作者: 原麈 | 来源:发表于2019-01-25 12:22 被阅读52次

卷三

击鼓说唱俑  东汉  高56厘米  1957年四川成都天廻山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桓谭(意译)

桓谭,字君山,

其父在汉成帝时做太乐令。

桓谭因喜好音律,擅长鼓琴,

博学且多方精通,

又全面熟习“五经”。

汉光武帝建武年间,

大司空宋仲子举荐桓谭才学出众,

多闻博识堪比扬雄、刘向父子,

汉帝于是传召桓谭授官议郎、给事中。

帝每次设宴,总是命他鼓琴,

并喜好桓谭演奏繁复的乐曲。

大司空宋仲子听闻后甚为不悦,

等候桓谭从宫内出来,

理正朝服端坐府上,

遣小吏传召他。

等桓谭到了,却不请他入席而坐,

反而冷语讥讽他说:

“我之所以举荐你,

是希望你以道德辅助国家,

如今你数次弹奏郑声进献君王,

扰乱《雅》《颂》正音的秩序,

此非忠正之士所为。

你能自我悔改吗?

还是令我动用法律来纠正?”

桓谭顿首叩拜致歉,

仲子训诫良久才让他离去。

原麈手机摄影

后来汉光武帝大宴群臣,命桓谭鼓琴。

桓谭看见仲子在席间,

演奏就失去了平常水准,

帝甚觉奇怪而盘问他。

仲子于是离席脱冠致歉说:

“臣之所以举荐桓谭,

是希望他以忠正雅乐引导君主,

而今朝廷沉迷郑乐靡靡之声,

是臣之罪过。”

光武帝改变神情庄重致谢。

书影

大概桓谭知晓的音乐,

兼于雅音与郑声,

不能恪守雅正而演奏郑乐,

是为了取悦帝王,

自然会被君子指责。

前代史书还记载桓谭嗜好倡优之乐,

他的爱好何其不醇正啊?

年少时数次与扬雄、刘歆辨析疑义,

曾说扬雄子云虽有大才却不晓音律,

子云说:“事物浅显易于说理,

深刻的则难识难通,

为何不识雅颂而偏好郑声呢?”

大概扬子云识桓谭其人不能成为醇儒。

桓谭又曾说:

“我的音乐志向在于整日听乐而心不倦,

由是探察音乐的深邃旨趣,才欲罢不能。

凡不能感知意趣的音乐则一听而过。”

这是他的自我辩解。

桓谭曾著书二十九篇,论当世之事,

其中一篇名《琴道》,有开篇一章,

不巧就离世了,肃宗即命班固续写完成。

大概桓谭能舍弃郑声而复归雅乐吧,

而我却只恨不得亲眼见到。

哎呀,离古时越来越远,

正音不得听闻,

如今致力于音乐的人

谁能分辨出雅音与郑声呢?

宴乐画像  战国早期  上海博物馆藏

桓谭(原文)

桓谭,字君山,父成帝时为太乐令。因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

建武中,大司空宋仲子荐谭才学,洽闻能及扬雄、刘向父子,于是召谭拜议郎、给事中。帝每宴,辄令鼓琴,好其繁声。仲子闻之不悦,伺谭内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谭至,不与席而诮之曰:“吾所以荐子者,欲令辅国家以道德也,今数进郑声以乱《雅》《颂》,非忠正也。能自改邪?将令相举以法乎?”谭顿首谢,良久乃遣之。

后大会群臣,帝使谭鼓琴。谭见仲子,失其常度,帝怪而问之。仲子乃离席免冠谢曰:“臣所以荐桓谭者,望令以忠正导主,而今朝廷耽悦郑声,臣之罪也。”帝改容谢之。

盖谭之知音,兼于雅郑,不能守雅而奏郑,以求悦于上,宜其见咎于君子也。前史又言谭嗜倡乐,何其好之不醇也欤?少时数从扬雄、刘歆辨析疑义,尝谓子云大才而不晓音,子云曰:“事浅者易喜理,深者难识卿,何不识雅颂而好郑声也?”盖子云识其不能为醇儒耳。谭又尝曰:“我志乐,听音终日而心不足,由是察之深其旨,则欲罢不能。不入其意则一过而已。”此所以自解也。

谭尝著书二十九篇,言当世行事,其一篇曰《琴道》,有发首一章,会卒,肃宗使班固续成之。盖能舍郑而适雅,子恨未得而见之。呜呼,去古浸远,正音不闻,今之为乐者熟雅郑之辨哉?

注释:

成帝: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沉迷酒色,宠赵飞燕,成帝时外戚当政为王莽篡汉埋下祸根。

太乐令:汉代太常所属有太乐令及丞,东汉改太乐为大予乐,置大予乐令及丞,仍属太常。

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

大司空:古代官职名,尧舜时设,春秋晋时主司土木。汉成帝时,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大司徒、大司马并称“三公”,共同负责最高国务。东汉后称司空。明清时为工部尚书别称。

宋仲子:宋弘,字仲子,东汉初年大臣。为人正直,做官清廉,直言敢谏。

议郎、给事中:皆为古代官职名。

郑声:春秋战国郑、卫地区汉族民间音乐。

肃宗:汉章帝刘炟的庙号,汉明帝刘庄第五子,东汉第三位皇帝。

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汉赋四大家”之一。

琴史新读 - 文集 - 简书

相关文章

  • 读《琴史》// 桓谭

    卷三 桓谭(意译) 桓谭,字君山, 其父在汉成帝时做太乐令。 桓谭因喜好音律,擅长鼓琴, 博学且多方精通, 又全面...

  • 宋弘阻止桓谭鼓琴

    宋弘是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大司空。他曾向刘秀推荐沛国人桓谭。桓谭被任命为议郎、给事中。刘秀很喜欢听桓谭鼓琴...

  • 《琴史新编》读书笔记之两汉

    琴人:桓谭 桓谭从小就受到音乐教育。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曾说:“我志乐听音终日而心不足”,就是一天到晚听音乐还...

  • J6班 6组第二次班会感悟

    51王焕 52史军鹏 54谭琴 班会感悟分享 大家好,我是J六班,54号谭琴,早上听到班会伙伴们的分享,有以...

  • 读《琴史》// 叙史

    第六卷 叙史(意译) 古琴, 是让人远邪恶、复本性、乐道忘忧的乐器。 三代贤者,自天子至于士,没有不喜好的。 自汉...

  • 读《琴史》// 孔子

    卷一 孔子(意译) 孔子生于周朝之末期, 遭逢鲁国之乱政, 乘车环游天下却怀才不遇于世间。 当时鲁定公十四年,孔子...

  • 读《琴史》// 周公

    卷一 周公(意译) 周公凭借圣人之才辅佐文王、武王 平定天下,建立王业, 又以丞相之尊辅助成王治理国邦, 以致天下...

  • 读《琴史》// 文王

    卷一 文王(意译) 文王在纣王之时,独自推行仁政, 养老慈幼,礼贤下士, 常中午无暇吃饭以接待贤士。 伯夷、叔齐、...

  • 读《琴史》// 伯牙

    卷二 伯牙(意译) 伯牙,古之善于弹琴的大家。 相关记载见于春秋之后, 杂记也见于诸家之书。 曾学鼓琴于成连先生,...

  • 读《琴史》// 陶渊明

    卷四 本卷论述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古琴艺术的发展,载有陶渊明、董庭兰、薛易简等文人琴家琴事。 陶渊明(意译) 陶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琴史》// 桓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lm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