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艺术(一)

作者: Marshallll | 来源:发表于2015-09-29 16:33 被阅读313次

由《爱的艺术》说起

(一)《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本书里作者以爱如果是一门艺术为假设出发,进而提出人们要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去努力。在这里作者指的爱是人格的体现,这展现爱的更为宏观性的一面。本书里,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性的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变化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化和人的自由的增加,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压力和困难增多,因为大多数的人越来越多地依靠科学技术和现代产品,人们的生活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但是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感受就像一场寒流也在侵蚀着人们的内心。弗洛姆总结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并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和弗洛伊德关于精神分析的经验使人们能够认识并掌握个人和社会生活的规律。而这两种思想体系都有这样有一种观点,现代人是靠幻想活着的,因为只有幻想才能够使人容忍现实生活。比如PS,比如美图,比如美化偶像。所以人要意识自己的力量,并去改变社会现实,从而摆脱幻想采取行动,达到社会和个人变化。作者试图强调的是:对人类存在这一问题的真正的和全面的回答是要在爱中实现,并且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统一。在越是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爱情越是罕见的现象,因为在一个以生产和消费为主导的社会里,只有那些不甘同流合污者才能做出有效的抵抗。如果要爱情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态度,那么像马克思说的,只有当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才行,这相当矛盾。与相当多的人认为爱情是私人的不同 ,这里所理解的是,爱情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也是和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直到现在 ,我仍在读这本书,也无所谓收获爱情;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种爱情,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每段时光也就有了不同的感悟。这里我们将不讨论社会性的爱和人的发展,和脱离了个人世俗生活的爱。我在这本书里主要关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爱何以是一门艺术;关于爱的对象和能力问题。

爱何以是一门艺术。巴拉赛尔士(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曾说,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而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对一件事情了解的越深,爱的程度也就越深。当然是这样的,但是还有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么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有人认为所有的男人都一样的,那么就是她自己在说她没有见过好的男人或者好的男人从不围绕她。当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要去了解一个事物或一个人,然后你才会走近他,并爱上。人们都不认为爱情无关紧要,人们都在追求爱情,我相信即使爱钱如命的人或是穷凶极恶的人也都是爱爱情的。问题的第一个关键是:大多数人都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爱的能力。人们会想,我会被人爱吗?会被人追求吗?我们普遍认为绝大部分的女孩子是这样的,而少部分男孩子是这样的,而这少部分的男孩子不是太自恋与自卑就是太骄傲太清高。当然,为了增加被人爱的几率,男女都试图增加自己的魅力,或是名利权势、或是身材服饰、或是举止文雅,谈吐幽默。这些都无可厚非的,但是仅从这一层面上,我们看不出来人们具有爱的能力。有了好的功名利禄,学识修养,但并不代表就具有了爱的能力了,只能说是具有了吸引他人的能力,被他人喜欢的能力。第二个问题是,人们认为爱情是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但是是这样的吗。真的是你遇到一个不同的对象你的爱情生活就从此美满幸福,而与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在爱情关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们大可以想一想为一段美好的爱情,我们自己可以做什么,而不是等着被爱。由此衍生出来的爱情的平等问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极为复杂和不同,爱从来都是自私的吗,爱是只能对你好吗。三毛说过,如果你给我的和你给别人的一样,那么我不会要。这是爱的独占性的表现。但是你会因为一个人做慈善而喜欢上他,又会因为他做慈善对别人好而离开他吗。会的,有时候你会。你对所有人付出爱(普通爱),你收获所有人的爱(普通爱),有人可能因为这更加爱上你(爱情的爱),然后你还是对所有人付出爱(普通爱),这个人,可能就会离开你;这从道理上说不通,不合逻辑,因为这个人是因为你付出给所有人爱才与你发生联系,可这个人又要因为爱上你的原因而离开。笔者懒惰地以为这里是人性,人性总是追求、占有、厌倦、抛弃。人们现世的爱就是,设定自己的标准,遇到符合框架的,就竭尽全力去追求吗?没有严格的训练和良好的自律品质,单靠竭尽全力就可以吗?他们普遍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没有遇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但是,爱的对象这个情况何其令人困扰,你没有试着去爱他,便说他不是你的爱情对象。人们都不相信鬼的存在,因为没见过;但是人们相信未来的那个他的存在,因为没见过。这是爱情给人的魔力。

目前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似乎遵循着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产生在爱情这一事情一无可学的错误看法的第三点是,人们不了解“坠入情网”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一旦一对男女开始准备恋爱,他们便拆除之间的高墙,然后如痴如醉的疯狂的爱恋被当做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或许只能说明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的寂寞。所有的“坠入情网”如果都不变成“持久的爱”的话,那么那它也就只是一瞬间的。所谓疯狂的爱恋,都是影视剧情给人造成的幻想,因为剪辑,各种感动人心的场面汇聚到一起,爱的力量如此之大,人们因为往昔的种种刻骨场面历经艰难再次相守。可是现实生活中,爱情本来就是平凡而平淡的就像年过古稀的老夫妻手牵着手,有时候生活会很枯燥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人,再好的爱人可能也不是你的枯燥的对手,更何况有时候你还想找一个完美的爱人而不是使自己变得完美。我想问一问,你的灯笼在哪里,借我用一下。爱情有时候很艰难,因为人们在遭遇爱情困境的时候大概都不会自动剪辑,影视画面只是适合剧情的需要。尽管如此,但我们再也找不到一种行为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换做其他事,人们会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或是吸取教训,洗手不干。但是,爱情就是不长记性,人们不会放弃爱情,纵使那些天天嘴上不相信爱情的人实际上也在口是心非地抱着巨大的爱情幻想。所以似乎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求爱情的意义,以便未来获取美好的爱情。

这里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步骤:一是,爱情是一门艺术;二是,像学习音乐美术一样,掌握理论,掌握实践。这里奇怪的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利看的重于爱情。我们还没把爱情看得高于一切。难道只有获取名利后,才能获取爱情,显然不是,这需要爱的理论在问题和实践方面去做出解释。爱情的理论这样解释到,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那些认为爱情不重要的人,是没有认识到爱情相对于其他对人的生存和经历,及其存在何其重要。(于2014年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艺术(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lnwc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