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讲了关于领,这回我们讲一下其他的部分,因为其他的部分有一些交叉,所以今天把下面的部分讲完。
先说衽:
衽二尺有五寸。——《仪礼·丧服记》
衽分左衽和右衽,现代普遍认为衽只能右衽,左衽是逝世的人穿法,但是在古代,左衽是少数民族的穿法,但是根据出土的遗物来看,也确实有汉族穿左衽的现象,不过不是主流,大概也是类似‘时世妆’。现在大家认为要穿右衽的观念主要来自于孔子所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衽襟:
说衽大家都知道是哪里,但是说襟,大家很可能有点不明白。
“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这里捉襟见肘的‘襟’,就是我们所说的襟,捉住襟就能露出了肘部。我们一般爱抓哪里呢,对!就是胸前,那大概你会怀疑了,那不就是衽吗?没错,我们先来看,右衽是怎么穿的,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反之称左衽。最后,衽本意就是襟的意思,现在你知道襟在哪里了吗?
衿(jin一声):
1.同襟
2.本义也指正装
衿(四声)
1.系衣裳的带子
2.古代服装下连到前襟的衣领
裾:
衣服的前后襟
裾,衣之前襟也。今苏俗曰大襟。——《说文通训定声》
根据衣襟形式的不同又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深衣的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后来,当内衣逐渐完善,裤子也有了裤裆之后,开襟从领向下垂直至下摆的直裾深衣就出现了。
裾袖,袂,带,大家都很清楚。
最后说说韨(fu二声):
本义是古代贵族祭祀时戴的蔽膝,用熟皮做成,遮在膝前。安阳殷墟出土的贵族人腰带之下正中部分,配一块上狭下光的斧形装饰,这是发现的较早的韨。
自己的笔记以上是我个人认识加上一些资料的整理,希望对喜爱汉服的你有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