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吃早饭的时候,有一位父亲与店老板吵了起来,不但吵,还激动得敲我的桌子(嗯,路过我桌边的时候,激动得敲了,我生怕他动手掀桌子来着),听他说的原因,是店家上餐的速度太慢,导致他要去上学的儿子急得哭了。
在店家的解释下,他又略微等了一会儿,不过,也仅仅是一会儿而已,大概不到两分钟,他又开始吵,敲桌子,然后激动的说不吃了,退钱,尽管当时面条已经煮好,正在端给他的途中。
最后,结果便是,店家退钱,他儿子没吃到早餐,还有迟到的风险,以及与此事有关的几人心情都不好,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委屈,就连店里其他客人也会因为一大早的就遇到吵架的事情,情结果发生各不相同的变化。
当时我就想起昨天晨读内容里的三大点:1、问题是什么?2、问题往往来源于“我”。3、问题由谁解决。
这件事情从表面上看来,是店家上餐的速度太慢,导致他们等得太久,最后那孩子连早餐都没有吃到还上学可能会迟到,而且,情绪也变得很差,最后不欢而散。
但事实上呢?店家上餐慢当然是有一定的责任,但也有可能是孩子贪睡,以致于到店的时候本来时间就不充足,也有可能是没有养成当天的事情当天做完的好习惯(比如没有在做完作业后,马上收拾书包),也有可能是那位爸爸本身的原因,导致时间来不及。
假如这位爸爸在发现孩子着急的第一时间,就想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也许是孩子贪睡起晚了,也有可能是孩子没有在作完作业马上收拾自己的书包,或是在路上耽误了时间等等。
就该马上调整自己的情绪,不是跟着孩子一起焦急,而该相办法在保证孩子不迟到的同时,能够让孩子吃到有营养的早餐(比如马上退钱,然后带着儿子到蛋糕店挑选易消化的食物)。
然后,在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或者是晚上回到家,再问问孩子,问他怎么看待今天差点迟到的事情,根据他的回答,再次与孩子做良好的沟通。
假若孩子贪睡,就该趁机告诉他,按时起床的重要性,假若是孩子没有养成做完作业就收拾好书包的习惯,就该告诉他,当天的事情当天做的重要性,其实孩子们是很通情达理的,只要良好平等的与他们沟通,他们就会乐意接受建议。
也或者,原因在爸爸身上,那么,当爸爸意识到是自己的原因后,也该及时对孩子做出检讨,并认真改过,争取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训,毕竟,言传身教也很重要啊!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的确是店家上餐太慢,那么,可不可以在点餐的时候就特别嘱咐老板两句“孩子急着上学,麻烦尽量快点上我们的,谢谢之类的话?”
或者,就该带孩子去上餐速度比较快的店吃早餐,如此,这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也许就不会发生。
嗯,也许是我旁观者清,有时候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六神无主,怒气一上来就控制不住自己,不过,既然能够在旁边看清楚,那么,我也会努力的练成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也保持清晰良好的判断力,让事情往好的一面发展。
这个真实的小故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