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460126/319ac9c32899c18a.jpg)
记得我们上中学时,大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台古惑仔文化通过电影书籍歌曲等方式渗透到大陆,很是引发了一阵乡村、城镇青少年的追捧。大家享受一番外来文化“美”的同时,也因古惑仔文化的负面影响触发了之后开展的全国性“严打”。
在一个男女拉拉手都会引发人们集体观看的时代,任性、血性古惑仔电影对人们心灵的冲击,铁定是深刻的,势必在当时青少年的空白画卷中留下一笔挥之不去的记忆。
郑伊健、陈小春、曾志伟等人拍的港片中最出名的就有关于古惑仔的——香港社团之间的地盘争斗战争。虽然之后,他们也都转型拍了不少其他的电影,但古惑仔系列对那时的人而言仍记忆犹新。
《黄金兄弟》这部电影,其中充斥的就是那种褪去古惑仔外衣后浓浓的当年怀旧情,似乎是他们几个对那段演艺生涯和这么多年来电影人的一种独特总结、告别。
不仅如此,我觉得也算是香港人对既往生活的一种诀别吧。
毕竟回归祖国多年了,以往被英国人殖民的时代印记虽在,但香港却终于可以在“一国两制”基本法框架下独立发展,不再受殖民主义的限制和殖民者的欺辱,赢得了更大发展空间、机遇。对每个华人、身体里流着炎黄血脉的人而言,中华“根文化”熏陶下,这无疑是一种出于文化自觉的独特情感道别。
《黄金兄弟》保留怀旧情感的同时向过去的自己挥手道别,迎接新生了。
与充满国际风味的港式《黄金兄弟》相比,贾樟柯《江湖儿女》虽略显“土气”,却比较接内地的地气,讲述了一个极具我国地方特色的“江湖故事”——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同矿区男女的江湖故事。
主角赵涛(饰演巧巧)、廖凡(饰演矿区大哥郭斌)都是名演。
但看完之后,除了反映山西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期间矿区工人就业艰难、矿区治安等伴生问题,我对贾樟柯媳妇赵涛饰演的巧巧印象深刻。
不为其他,就为巧巧的真情。无论巧巧鸣枪示警救人、为郭斌坐牢5年,还是出狱后辗转寻找郭斌、在知道郭斌有新女友后主动离开,以及郭斌瘸腿回来后不计前嫌地照顾他、医疗他,这些都体现了巧巧这个特殊环境下江湖女子的义气。
就爱情而言,巧巧这样的痴心女子,实在不多见,把大同女人的泼辣、机灵与敢作敢当演活泛了,估计是个男人都会心生向往。而郭斌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做派又实在令人不齿,把大同男人演怂了,演成一个重利的无情之人,不太像粗犷豪迈、敢爱敢恨的北方汉子。
比较而言,港台老“古惑仔”们演了一场钱重要但兄弟情更重要的情怀戏,内地的江湖在市场及转型冲击下经历了一场抛却传统情义去拥抱金钱的阵痛。
一个国度两种社会制度下的两拨人,一个按照资本发展的逻辑进入了反思阶段,一个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追赶发展中经历着与传统既作别又融合的纠结疼痛,这种一国同一时期两个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嬗变放到一起对比,着实有趣,也有嚼头。
这其间充斥的味道或许也是香港与山西的差异吧!
不仅如此,差异之外,对比下,这两部戏是有共通点的,尽管一个是兄弟情、一个是男女情,却终究无法逃脱人类对情感的探讨。毕竟,无论世界如何风云变幻,人类情感都是永不过时的话题,不会随着时代变迁而销声匿迹。
(完结)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照的合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