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青青大麦黄,风和日丽满地香,正是小满的时节。
八十年代初的农村,麦田还都是整体的大片,一眼望去像绿色的地毯。而不像现在,麦田都像是残缺的棋盘上的棋子,或者被蔬菜大棚隔断,或者被不知道什么工厂的板房隔断。站在田野中,再也看不到微风下眼前一片麦浪的风景。
女孩小满从草丛中直起身子,像模像样地看了看天色,又蹲下身子。她的右脚边有一小堆草菇,她尝试用衣服前襟兜起来,又看了看左手边的篮子,索性脱下外衣小心地把草菇包好。
她看了看篮子,篮子里的草才堪堪遮住篮底,她想起家里猪圈里的那两头猪,又想起严厉的娘亲,认命般地叹了口气。都怪昨天刚下过雨,所以让她发现了草菇,只是那两头猪也着实怠慢不得,关系着她过年吃的猪肉呢。
小满把草菇小心地放好,又赶紧去草多的地方胡乱扯了几把草。她又抬头看了看天色,不行,该回去了,再不回去娘就烧好饭了,她今晚的美味就要泡汤了。
小满看了看篮子里的草,有半篮子了,她心里默默念叨:“对不住那两头猪了,明天一定多给它们割点草。”她提起篮子,想了一下,怕回家母亲说她贪玩,又找了几根小木棍撑在篮底,把草使劲往上抓了抓。嗯,不错,现在看起来有大半篮子草了。她满意地点了点头,一手挎着篮子,一手拿着用衣服包裹的草菇,快步往家里走去。
小满七岁了,今天正是她的生日。
走到村口,五奶奶正赶着她家的大白鹅回家。那大白鹅跟小满相熟,看到小满,边嘎嘎叫着边摇摇摆摆往小满身边冲。
五奶奶手里拿着两个大鹅蛋,笑眯眯地逗小满:“小满,回家让你娘给你买鹅蛋吃,吃了鹅蛋可聪明了,我这俩鹅蛋给我家阿菊吃,可好吃了。”阿菊是五奶奶的孙女,跟小满同年,生在秋天,在大人看来是个很乖巧的小姑娘。小满却不这么看,因为阿菊仗着她爸在镇上上班,平时跟小满说话总有点颐指气使,昨天两个女孩刚刚闹了点小别扭。
小满听五奶奶说起阿菊,心里哼了一声,没理五奶奶,也没理大白鹅,扭头继续往家走,急得大白鹅在她后面嘎嘎叫着表达委屈。
小满边走边想:“哼,谁稀罕你家鹅蛋,我今晚有更好吃的!”
到家后,小满第一件事先去猪圈扔了两把草,把筐底的小木棍也一起扔进去,只留下小半篮草,这样娘问起来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已经喂了半篮多了。
小满心虚地把篮子放到院子里的梧桐树下,又随手扯了两片大梧桐叶,拿着用衣服包着的草菇往屋里跑,边跑边喊:“娘,娘,你给我烧蘑菇吃。”
堂屋中,娘正坐在灶台前生火,听到小满的话,看了看小满采的草菇,笑着说:“好,娘给你烧,你这给自己置办好生日饭了。”
娘从院子里拔了一棵小葱,洗好切碎,又把蘑菇洗好,一起放到梧桐叶上,撒点盐,然后包好用线捆好,放到灶火里烧。
小满眼巴巴地在边上看着,母亲怕她呛让她去外边等她都不肯。
终于熟了,娘小心地从炉灶里掏出来,绿绿的梧桐叶看起来已经烧焦了的样子,掸掉灰打开,一股蘑菇的清香气和着一点树叶的清香直往小满鼻孔里钻。小满顾不得烫嘴拿起一个往嘴里放,烫得她在原地转圈也不愿意吐出来。娘笑着拍她一下:“急啥急,等会凉凉再吃,我还给你煮的鸡蛋,去支上桌子拿碗筷叫你爹吃饭。”
那天的饭桌上破例多了两个菜,一个是小满的烧蘑菇,还有一个是娘拌的黄瓜。小满还额外多了一个鸡蛋,爹还特意拿出了一直舍不得喝的白酒。
“爹,五奶奶说吃鹅蛋聪明,是真的吗?”
“你不用吃,够聪明了,都知道筐底下放小木棍糊弄我了。”爹还没答话,娘先笑着搭了话。
“娘,你怎么知道的?”小满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看着娘。
“你那点小心眼还能瞒过我?”娘敲了一下小满的头。
“哈哈!”爹在一边大笑起来,边笑边说:“小满,你改天问问五奶奶,她家阿菊吃什么吃得那么乖巧听话。”
小满撇了撇嘴,不再搭理爹娘。
过了一会,她又忍不住了,问爹:“爹,我为什么叫小满啊,就因为我生在小满吗?”
“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主要是因为小小的你让我们很满意,所以就叫小满了。”爹爹摸着她的头跟她说。
晚上,小满睡下后,娘跟爹说话:“你可真会编,你怎么不敢告诉她当初是她奶奶说,本来盼着生个男娃,没想到生了个女娃,不太满意。不过好歹也算添丁进口,正赶上小满,就叫小满吧。”爹听到这话不高兴了,正色说道:“我自己的闺女,我满意就行,别人不满意不管用,我娘也不行。我同意叫小满,是因为我也喜欢这个名字。你看,这节气中,小暑之后有大暑,小寒之后有大寒,小雪之后有大雪,唯独小满之后没有大满,你说为什么?”
“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为什么啊?”
“因为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别拽文,好好说话。”
“嘿嘿,就是不多不少,一切都刚刚好的意思。我们的闺女,不求大富大贵,安安稳稳的,这日子过得幸福就行。”
“肚子里还真有点墨水。”
“那是,要不然你能相中我?”
“德性……”
一旁的小满忽然呓语了几声,两个大人赶忙噤声,不大一会,便也响起了均匀的鼾声。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