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朋友的舞蹈课也恢复了呢,我有了一个半小时独自看书的时间。
在家里我也可以独自看书,代价是允许小朋友看电视。如果我不叫他,他会看几个小时。我实在担心他的眼睛。
他舞蹈课,我看书,就没什么负担了。
走时随手抽了一本《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买回来以后翻了几页,觉得买亏了,像是那种机场读物、马桶读物。
今天看了写马未都的章节,很喜欢。作者写马老爷子“能说”、“有趣”、有“料”,“敢于判断”,“并不暧昧”——一个非常立体的马老呈现在眼前,试问谁能不喜欢这样的人?
在网上看到一个片段,马未都和吴京、于谦他们几个人一起喝酒,吴京他们有点拼酒的意思,就是我们通常会见到的那种很俗气的聚会。
我当时很意外,马未都先生的身份怎么会和一些“粗人”一起聚会喝酒。
在这本书里,作者也提到马老有民主作风,“没有社交和才智方面的势利眼”。
这解答了我心里的疑问,也让我喜欢上、佩服上这个老爷子。
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并无多少常识和学问,更别提收藏价值连城的古董,但也很不愿意和什么人都交往。
倒是好奇这样一个大学问家和贩夫走卒喝茶聊天的时候都说些什么?
比如我一向很不适合和出租车司机聊天。上车一律沉默,他们主动和我攀谈,我都会觉得很难受,不知道怎么回应。说浅了懒得说,说深了莫名其妙,热情温柔怕别人对我有想法……(我果然是有病,需要看心理医生)
今天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作者用到的一个词:饥饿感。她说:“马未都能引发我对人和即使的饥饿感”。
看到这句话,这个词,我简直如获至宝——太准确了,我太喜欢了!
在综艺节目《热血街舞团》里,王嘉尔曾经形容选手跳舞,用到一个词“饿”,也是形容一种类似的状态。但是,这个词有点太性感了,女生用着不太妥当。
而这个饥饿感,顿时让我想到我身边的一个朋友,她总是热衷于吃喝玩乐,并记录这些美好,并展示给周围人。
我每次看到她拍的照片,都会很感动,感动于她的生机勃勃,感动于她对生活对人生的热情,感动于她的爱情。
就,她是一个能引发我对这个世界饥饿感的人。
就是看完了她的生活,你也不好意思焦虑、抑郁、堕落、沉沦,你也想那么兴兴头头地活着。
对这个世界保持饥饿地活着。
所以,我买这本《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并不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