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该怎么理解

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该怎么理解

作者: 尘谷行知 | 来源:发表于2023-06-14 10:53 被阅读0次

首先我们要明白,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他富可敌国,也不是他位高权重,而是因为圣人是“道”的化身,是宇宙天地万物的生化本质规律在人世间的具象呈现。

当某个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必然会促使一部分人从生命的深处自我觉醒,以期校正社会不良风气。

圣人便是这一类智者,他们的出现,如同在一池污水中注入一股清流,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圣人降世,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天命驱使,另一部分则是时代需要,这两个因素就是普通人与圣人之间最明显的悬殊之处。

所以,一个人想要成就圣人的此等境界,务必从这两个方向上入手修正内在之德性,才有可能达到人类最高的心智状态。

一以贯之,这四个字真可谓是泄露了天机,是达到天道和人道互相契合的最高明的修行手段。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开悟者,他不谈玄妙之道,不谈虚空幻化,仅仅从生命的存在意义出发,告诉你天生我材必有用。

“用”于何方?走正道便是一个人最大的“用”处。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各自的位置,把你自己的位置往无限的宇宙层面扩充,达到万物一体,这就是儒家君子所谓的“大人”之学。

那么什么是“大”人呢?

“大”者,“一”中有“人”,“人”中有“一”。

脱去凡尘欲念,以人道观天道,而后天人互相感应,于是“天理”猝然彰显,顺此天理而行者,即是“大人”,或者叫“君子”。

回到主题,一以贯之就是:持守中道,以天理处世应物,无可无不可。

文/尘谷行知

相关文章

  • 伯越早读【87】—《论语》—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参”,是曾子的名字。孔子对他说:曾参啊,我的道,就是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是儒家...

  • 吾道一以贯之

    《论语》有云:“吾道一以贯之。”以“一”来贯通我所有的道。孔子所说道是“忠”和“恕”。我却把题目这句话理解为我们做...

  • 了凡序章

    心想生老师解读《了凡四训》第六课:序文(印光祖师撰) 1,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

  • 吾道一以贯之(上)

    国学中的领导力6:吾道一以贯之 “吾道一以贯之”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说,我所有的学问,都是由一个中心思想来贯穿的。但...

  • 《易经》阴阳之道给我们的启发

    《易经》为群经之源,群经之首。无论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的道都源于《易经》中...

  • 读书笔记 孔子一以贯之的是什么?

    1 《论语》中有两个地方提到,孔子之道一以贯之。 在《论语四、里仁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如何用“忠恕之道”解决生活难题?

    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又要怎么应对这些问题呢? 孔子曾经说过,吾道一以贯之。这里说的一就是‘礼’,用‘...

  • 易经的智慧——读书笔记【01】阴阳之道

    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的...

  • 续:‘一’的境界

    ‘一’是道场。----李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摘自《论语·里仁》)孔子的‘一’是什么。我们说这个问题...

  • 042. 一以贯之;只与自我争高下,莫同他人论长短。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该怎么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gh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