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劝学》教后小结

《劝学》教后小结

作者: 木易羊的田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22:57 被阅读0次

备课时,想到2019年春节的一个小故事,颇为感慨。故事是这样的:二嫂家的孩子期末考试时忘情玩耍,监考老师很生气,二嫂得知后更生气,历数孩子种种“劣迹”,当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讨厌学习。二嫂威逼利诱,没有效果。于是,趁我拜年,央我“教育”孩子。孩子说,因为平常没时间玩,试卷做完后当然要抓紧时间玩。孩子又说,长大搬砖又怎么了?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也很有尊严……

结果可想而知,我劝学失败了……

今年春节,再见到这个孩子,他又说了一句让我难忘的话:我对写作业过敏,但我还是坚持写了……语气中透露着自己的“忍辱负重”……

当一个孩子从小就开始厌恶学习时,再多的苦口婆心都变成了加速抵触与反抗的毒药……

突然就觉得将来的教书生涯会更难,不爱学习和讨厌学习中间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上课时,把这个故事讲给学生听,两个班反应截然不同,一个班特别激动,感叹,愤慨……各种发言,几乎成了辩论赛。一个班诧异过后默默无语……

做了一个微采访,学生的家长朋友都是怎么劝学的?发现大部分都是从物质条件入手,“将来找个好工作”“学历高才能挣更多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门当户对的婚姻”……

虽然这些话大多很实际,对现在的孩子激励作用却不大,现在城里的孩子大多家庭条件良好,甚至很富裕。孩子们根本没体会过物质匮乏带来的那种对“好日子”的渴望。不需要努力就能得来的东西,又何需努力呢?

而且外在的动力永远不及内在动力恒久,荀子的《劝学》里全是从精神层面讲学习的重要性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性本恶”,所以“明礼义而化之”我觉得这就是内在动力……

然而,可悲的是,长期在物质诱惑的鼓动下,又有多少人能找到纯粹的动力呢?

最后一段,“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蟹会挖洞,它只是偶尔存身于蛇鳝的洞穴。观察不全面就会造成错误的认知,让我想起苏东坡错改王安石诗的故事。圣人也是需要终身学习的!

相关文章

  • 《劝学》教后小结

    备课时,想到2019年春节的一个小故事,颇为感慨。故事是这样的:二嫂家的孩子期末考试时忘情玩耍,监考老师很生气,二...

  • 《师说》教后小结

    教这篇课文时,是从最后一段入手的,先介绍了韩愈的文学地位,再问:一代文学宗师为什么要为一个名不见传的学生写这篇文章...

  • 《过秦论》教后小结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选了这篇,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价它“雄骏宏肆”。吴闿生在《古文苑》的夹...

  • 《祝福》教后小结

    教学这样长篇幅的文本,确实经常觉得很难把控。用多长时间的课时?讲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学设计写得再详细完善,学生不读文...

  • 劝学劝教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520: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把成绩好的希望立足于耐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

  • 劝学劝教

    赵老师新教育知行合一725: 宜阳县董王庄乡赵坡小学教学点 今天有几个打卡作业的时间用完了,已经增设好。 上一次设...

  • 【教学反思】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孙权劝学》教后记 《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劝学”类文章的名篇,部编教材为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

  • 学习of小结2(2018.9.1)

    自上次写了小结后,我继续实践of,我将小结中的问题发到了班级问题收集箱,在锦囊会上,我的问题,竟然得到了楚瑞教...

  • 《梅兰芳蓄须》教后小结

    周日上午8点半,公布课题,自己在家里就进行了紧锣密鼓地研读教材,备课……我先把教材打开,像学生读语文书这样...

  • 《寡人之于国也》教后小结

    这是第三遍上这篇课文,回忆起来,以前教,对文本没有好好理解。主要是带领学生翻译了。 这一遍再读文本,读参考文献。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劝学》教后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nim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