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这样长篇幅的文本,确实经常觉得很难把控。用多长时间的课时?讲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学设计写得再详细完善,学生不读文本,上起课来就“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教师讲得满头大汗,手舞足蹈,学生连文本中的细节句子都找不到……
在9班,我狠下心来,花了整整一节课的时间读课文,对,就是单纯读课文!第二节课再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文本里找细节去支撑自己的思考了。
另外,践行了长文短教的思路。虽是模仿,也觉是不错的尝试,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是设置了一个情境:热闹的祝福中,有个叫祥林嫂的女人死去了。我们都是侦探,破解祥林嫂死亡之谜。
围绕这个情境,展开主问题思考:1、祥林嫂是怎么死的?2、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3、是谁杀死了祥林嫂?
在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逐步细化追问。探究怎么死的时候就研究了环境描写。探究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就梳理了小说情节,赏析了人物形象。探究凶手时就理解了小说主题。
课堂实践证明,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对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大大减弱。我在学生自己的回答之后做一些补充,比如《灯下漫笔》中,鲁迅说,中国人无非处在两个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是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比如看客心理。学生对文本人物的理解就深刻起来。
两节课这篇课文就处理完了,学生说话的机会也多了很多。
通过这一遍教学,我自己对祥林嫂的精神枷锁:贞操观有了更多的感受,对同为奴隶而彼此加码的柳妈、鲁镇的男女有了更深的憎恶,对明白一切而又懦弱无为的“我”有了更新的认识。这是我与文本深入对话之后的收获。希望今后还能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有更多的收获。
不过,还需要提升的就是,自己备课时独特的思考力,这确实是很难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