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公常说,我这个人耐不住寂寞,我想他说对了一半,我确实耐不住寂寞。因为我的依耐性太强了。生活中我有太多不能单独完成的事情需要有个人帮我去完成,比如什么东西坏了……,我是绝对不可能自己能修好。有时甚至不止是生活上的依赖,还有精神上的依恋,面对一些烦恼的事,我常常脑袋想疼了,也找不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于是干脆赖得想,不知道如何处理,要么依赖他去解决,要么顺其自然。
当面对生活的繁杂琐事时,常常是一个人内心的兵荒马乱。
有人说,“除了寒冷与饥饿,世上最难熬的就是孤独。”
一人向隅,低头不语,不是无话可说,而是纵有千言万语在心里如热浪般翻滚,也只能自言自语,喋喋不休。
即便如此孤独着,也不愿去找谁说,更不会出去溜达找朋友一诉衷肠,宁愿自己一个人画地为牢。
妹妹有好多次打电话给我要我下载一个抖音,她说,现在人人都在玩抖音,你连抖音也不看,有一天我也悄悄地下载了抖音,在那里逗留了大概几分钟的时间,也许是我太过于冥顽不化,孤陋寡闻,学不会与时俱进,我实在不喜欢那个光怪陆离的虚构世界。又赶紧卸载了。
刷短视频、打游戏、追剧,我一样也不会,说个冷笑话,我连我家的电视机的遥控器都不太会按,那么小的一个遥控,连个数字键都没有,一个人在家的日子变成了苦行僧般的自律。当然我的缺点就是爱睡觉。
人之所以在独处时会感到孤独,很多时候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打发无聊的时光。我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觉得无所事事,因为好像有太多的事要做,总感觉忙不过来一样。
图 清秋周国平曾说过:“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
灵魂世界贫瘠的人,才会在独处时感到孤独。
闲暇时光偶尔看看书,性格所致,与其耗费时间在社交上,我更愿意窝在家里读一本书,读书比与人交往有趣多了,书不像人那么复杂难以琢磨,顶多遇到读不懂或者不喜欢的书,可以选择换一本来读。在书中你可以尽情去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都无伤大雅。
书籍把你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见识不同的风景与风情,不同的视角与不同的格局。在书中遇见广阔而瑰丽的世界,才不会感到匮乏和空虚。
在你忽略我的那么多天,是否有一天会想起,我从那个无时无刻不骚扰你的跟屁虫,到现在这么久了没有打扰你的世界,怎么做到了?谁相信我也那么勇敢,一个人静静地过了那么久。若没有书籍相伴,我该如何打发这寂寥的漫长时光,人也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她自己。
做有意义的事
必要的时候,控制自己看手机的时间。
麦家在一次被采访中曾说,人生真苦短,没那么多时间去应酬,应该把有限的时间交给自己真正需要的事情上去。我从来不相信一个呼朋唤友、在烟火生活面前如鱼得水的人会持之以恒地写作。你又不可能一边看着球赛,或者说一边在酒吧里面喝着老酒,你还能进入一种冥想状态,进入不了。所以我觉得你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它需要孤独,那你就要给自己孤独。
华少很认同他的观点,回复说,我甚至认为每个人都是需要孤独的,因为人很容易从众,现在的个体可能都是孤独的,大家只要一个人,靠一部手机就可以从众了,而这个从众,其实是让你不要思考。
叔本华说,一个具有深远和高贵思想的人不应该允许自己的精神思想完全被私人琐事和低级烦恼所占据,以致无法进行深远、高贵的思考,因为这样做确实是“为了生活而毁坏了生活的目的”。我们关心的只是如何使一个人以本性的内容和特质所允许的方式发挥他的本性,既不应该希望改变、也不可以干脆谴责别人的本性。真正伟大的思想者,就像雄鹰一样,把自己的巢穴建筑在孤独的高处。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曾说过:要拥有很多内在资源,才能享受独处。
因为真正独处时,就只剩下自己可堪挖掘。
在浮躁和充斥着诱惑的娱乐圈中,有这样一位另类——陈道明。剧组拍完戏,他就一个人待着。聚会不去、应酬不接。
更多的时间,他选择了独处。他会弹钢琴、还会萨克斯、手风琴,在拍戏的间隙,他习惯用音乐获得内心的平静。
他爱看书,从鲁迅、胡适,读到李敖、北岛,被冯小刚称为“中国读书最多的演员”。
喜欢画画、书法和下棋,在家拿着毛笔抄《道德经》,还经常为女儿做糖人、面人。
他明白,要想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活得快乐,必须要学会安放自己浮躁的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不管环境如何浮躁或如何荒芜,有文化的人已然可以丰富自己的内心,并从中获得安宁。
他们习惯独处、懂得独处、渴望独处,在独处中思考、在独处中升华。
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畏惧独处,更喜欢在独处中默默提升自己。
每天刷朋友圈、短视频、打游戏,在虚拟世界耗费了太多的时光,不如放下手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独立思考,或阅读或写作。
无论身边多繁华热闹,孤独都会像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孤独的时光,往往伴随着一个人的蜕变成长。
能驾驭孤独的人,才能真正掌控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