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放学真是爱孩子?

作者: 最远的星 | 来源:发表于2017-12-12 22:41 被阅读18次

       最近一则成都市将试点小学生延时放学的新闻刷爆网络,新闻里宣称近期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文件,小学生将延时至下午6点放学,缓解家长上班接孩子难痛点。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学生放学时间一般在下午3点半到4点,目前正在考虑将学生留在学校至6点。

       这则消息一出来,马上激起家长和老师甚至学生的激烈反应,大家纷纷各执一词,不可开交。

       处于整个新闻中间的不外乎是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面人群,一说到教育我们不得不提“以人为本”,大家平日更多的就认为这个人就是学生,老师备课、上课通通要把这条记在心上,家长就更不用说了,恨不得把最优质的资源全都给自家孩子。

 1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不适合“延时”放学

        记得前不久有一个帖子讲BBC基于剑桥大学研究者MichaelOsborne和CarlFrey的数据体系,分析了365种职业未来的“被淘汰概率”。

        365种职业多数将被取代,教师可能性仅为0.4%


        教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为什么很难被机器取代,就是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灵动的生命,著名的教育专家斯霞老师也曾说: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泼泼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工人能掌握机器,农民能掌握土地,可是机器和土地都是死的;而人是活的,有他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很好地掌握儿童的思想感情,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

         是的,教师的工作对象就是活生生的生命,我们知道生命是很神奇的,也是很复杂的,教师这个工作有多复杂,教师还要完成教育教学的工作任务,工作量是比较繁重的,还不说要处理学生临时的纠纷或者家长的来访,同时还要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也要完成各项检查、评比工作。

        然而教师并不是机器,不是说停就停,不能超负荷的连轴转,教师也是人,教师也和其他行业从业者一样,有自己的父母,有七情六欲,也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教育要以人为本,也要考虑实施具体教学活动的人——教师。如果教师一天都在学校里,没有自己的生活,工作质量也难以保证,这对教育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2孩子的教育更需要父母的参与

      孩子的教育包含了书本知识、人格塑造、品行、个人综合能力等等,这些不是只依靠老师就能够完成的,因此,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庭,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老师则是教育者,如果真要“延时”放学,这些又如何达成,孩子们在学校待了一天,到了放学的时候因为家长不能来接就要继续留校,那孩子们会不会怨恨自己的爸爸妈妈没有一个轻松、自由的好职业呢?这样的怨言,孩子能好好学习吗?亲子关系又能好吗?

          我们的孩子就像是一粒粒的种子,教师就是园丁,施肥、灌溉、培土……等到长成参天大树,但这棵种子是否能长得很直很高则取决于我们的家长。教育学博士林文采曾说过孩子的成长需要五大心理营养素。其中,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看到这些词,我们能够想到的一定是父母而不是老师,对于父母而言,是二对一,对于老师来说,是一对多;从关系的的角度来看,父母和孩子更亲密,也更了解,我们都知道好的原生家庭会塑造乐观、自信的孩子,如果家长没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是推脱,那对于孩子来说真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社会很多家长一边拿着手机一边陪着孩子,人在心不在,这样的陪伴本就没有质量而言,如果连陪伴的时间也因为“延时”放学而大打折扣,那真不是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吧!如果有了这样的政策,不负责任的部分家长会堂而皇之当上甩手掌柜,这对于孩子到底是“福利”还是“伤害”,有待商榷。

        我们可以想见,如果“延时放学”孩子和家人相处的时光会减少,何谈亲子关系的建立,孩子按时回家,能够放松一下心情,和自己的家人联络一下感情,能早点完成作业的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参加兴趣班,君不见,现在的艺体培训基本上只有小学生能坚持吗?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下午放学早,既然要“以人为本”,还要“素质教育”,如果延时放学,把孩子一直关在学校,何来素质之说?

3  家校携手 社会支持

        教育是一项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不是说学生一有问题就全推给家长或者老师,这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大家从长计议。

        我们看看国外的一些做法:

       美国孩子下午3点过就放学了,美国许多家庭都会把孩子们送到课后班去学习。这个类似于我们中国的补习课。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己去完成作业,或者是自由活动,就是在有限的空间里玩自己的就可以了。美国人的一些家庭还会选择这样做,比如父母都有工作,那怎么办?这样,其中一方会选择早到公司,然后接到公司分配的工作,然后努力并加快速度赶在孩子放学前把手头的所有工作都做完,然后就去接孩子回家。

      日本小学,高年级孩子的放学时间大概在4点,低年级的孩子们一般在1点左右就放学了。放学时间的小学门前绝对不会有一位家长的身影,除了学校不允许接送外,更因为这个时间的家长们大多还在工作中,不可能来到学校接孩子。如果妈妈是专职主妇的,学校会把家住得近的孩子们分成几个组,让孩子们集体放学,既锻炼了集体活动意识又能保证安全,两全其美之策。而近年来的日本,工作的妈妈越来越多,为此,国家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儿童馆,这些距离学校很近的儿童馆可以说帮了妈妈们的大忙,一般在孩子入学时,会把准备去的儿童馆在学校登录,学校也会把去同一间儿童馆的孩子们分成小组,让孩子们放学后统一去。儿童馆结束的时间为5点,而这个时间大部分家长已经回到了家里。

        从美国、日本的做法里,我们也能看到“弹性”,但是更加人文,也能针对不同的家庭,所以,教育是一个复杂问题,必须要多方考察、集合更多力量,共同完成,这才是解决之道。

相关文章

  • “延时”放学真是爱孩子?

    最近一则成都市将试点小学生延时放学的新闻刷爆网络,新闻里宣称近期成都市教育局将出台文件,小学生将延时至下午6...

  • 【妞妞日记】苦恼的一天

    今天放学的时候,体育老师培训体育老师。辅导延时延时,延时服务。放学排路队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说过,体育老师也是这样...

  • 学校的延时服务

    国庆节后,孩子们的学校开始提供延时服务了。 延时服务就是中午孩子们不回家了,在学校用餐,下午放学后增加两小时的自习...

  • 农村放学夜景

    以前,没有实行延时服务的时候,农村学校放学会稍微早一些,基本上能保证天黑前孩子到家。 今年实行了延时服务,落实双减...

  • 20220225 对于孩子的选择,你真得懂吗?

    今天下午,到大宝的学校开会,被告知她们学校将对一部分学生实行“节假日延时服务”。 选择上延时服务的孩子,周五放学不...

  • 乡村小学生在校超十小时,课后延时令学生烦、家长厌、老师累

    为什么要逼着孩子失去童年的快乐?还连带家长和老师?一直说课后延时好的,出来说一说。 每天早上七点半早读,放学延时后...

  • 延时放学在农村学校

    延时放学是一件利民的好事,特别是城市的上班族的家庭,父母都忙于工作,无法接送孩子,只好请父母或者托管老师来帮忙,这...

  • 育娃那点事

    星期二下午放学,接上闺女,孩子手里拿着延时班的通知,孩子高兴地说:“妈妈,我想学舞蹈,我还想玩彩泥。”我说:...

  • 为什么很多家庭教育爸爸都是甩手掌柜

    晚饭时家人闲聊讨论教育政策的变化,我说:“可能下学期还恢复5点放学,实践下来效果不好,延时反而弄得孩子很晚。” “...

  • 孩子放学

    下午接小侄子放学,回到家,孩子一个劲的想找妈妈,在妈妈门前苦喊闹了半天,解释劝说没有反应,我则到另外房间不让他看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延时”放学真是爱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do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