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日课丨 文 / 张伟 乐之写作工作坊
这是椰子私塾第2232篇原创输出
每天审视生活 D 166²
2023年6月15日 今天我能少说多听吗?
本来我就是不是健谈的人,少说可以做到,但多听做不到。昨天朋友小聚,他们聊起自己的专业——仿佛都是这世间仅有的专家,说的头头是道,一方还不时点头、赞同另外一方的观点,借着酒劲,大概觉得自己这世上最牛逼的专家。后来,他们相互吹棒就成了我的背景音,大脑里不知道想什么去了。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有时候开会也是这个样子,即便是和自己有关的事情,大脑也会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大脑里好像是独自开演了电影。大脑和现实好像不在一个空间。所以,我太会倾听,以至于同情心太差,听不懂别人说什么。
有个同事,退休返聘,那个大概65岁,工作极认真,俗称认死理,这种态度在工作上还好,可是在生活中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刻板。有一次聊起他儿子,先是说儿子最近晋升车间主任,从他表情上很是骄傲,可是接着脸色一变,声音也低沉下来,说如何听他的现在早就是公司经理了。儿子工作也算努力,就是不听我的建议。我当时从他只言片语中得到的结论是:年轻人的思维和老年人肯定不一样,不听老爷子的太正常了。
现在我会想,我会不会和那个同事一样,思维固化,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受新鲜事物。这个想法让我有点后怕,于是开始学习一些新鲜的东西,以来学了这些就算是接受新鲜事物,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学了之后我的思维没有丝毫变化——因为看不管的东西还是看不管。最后心想还是算了:为什么要学习别人的,自己的不是也挺好吗?都陪伴我活了好几十年了,应该不算是太坏。别改来改去的了,万一改错了怎么办?——我连试错的勇气都少了很多。
多听是指了解别人,即便不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的好也行,最起码知道好在什么,也可以学习一下,不是吗?了解别人知道别人的好,是改变自己的机会。
昨天儿子中考,送考路上,看着他还在学习,心想早干什么去了,早点努力,还有得这个样子吗?看着翻书的表情即严肃又无奈,想说他两句,又担心影响他心情,影响考试发挥,就没有说。现在想来,幸好没有说,说了也没有用。不说比说要好。我想生活中还有很多这种场景——不说比说要好。
少说话,多听听别人的想法。或许能让自己思维有些变化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