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是封建社会的第一禁书,不允许民间学习。一直是太子的教材,只有历代君王和准君王才能学习。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当年北方那个落后的蛮夷之国——秦国,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余年间迅速崛起,最终摧枯拉朽般地统一六国?
也会明白,历代君王为什么能把老百姓修理得服服帖帖,一个王朝稀松平常也是三百年!
商鞅真的太有才了,一本薄薄的《商君书》书,不到三万字。居然把封建君主治国手段的细枝末节,阐述得头头是道,深刻到无以复加。
《商君书》既讲道理又讲办法,真的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哪怕你目不识丁,只要听一遍,你就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所谓的“牧民之术”。
更令人震惊的是,《商君书》阐述的依法治国,集法家之丑陋和阴损之大成。《商君书》本身,就这么成了空前绝后的“严刑峻法”,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商君书》祸害最深的,还得说是治国之术。而其治国之术的核心一是毁商,二是弱民,本质又是合二为一的。
惊城今天为大家解读一下《商君书·弱民》,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
第一段就是石破天惊的八个字:“民弱国强,国强民弱。”
解读:商鞅认为,想要国家强盛,就必须使百姓贫弱。因为富民会使百姓放纵,这是积弱的根源。只有贫弱才能让百姓变得充满侵略性。此所谓“民贫则力富”。
而只有贫弱的人,才会重视赏罚。而如果是有财产的人,他完全没有必要用自己的性命为国家效劳。此所谓“民贫则力富”、“富则轻赏”。
所以商鞅说:“力富则淫,淫则有虱。民富而不用。”
西汉武帝朝的桑弘羊有样学样,说道:“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百姓有钱了,我们就不能驱使他们去做危险的工作了。
第二段最后一行说“任民之所善,故奸多。”
解读:如果君主满足了百姓的要求,百姓就会变成刁民。而封建时代的百姓还有一个特点,商鞅说是“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意思是说百姓越屈辱,他们就越希望得到贵族的爵位,这样以后就可以不受辱;越贫弱,就越希望当官以摆脱贫弱;越穷困,就越会受到重赏的利诱,为国家去做危险的事情(比如打仗)。
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老秦的士兵相当强悍,虽然达不到以一当百的程度,但欺负六国的草莓兵还是没啥问题的。
因为老秦的晋升制度就是人头制度,只要你提着人头来交差,就可以获得爵位!
商鞅认为,只有让百姓“辱、弱、贫、愚”,才能让老秦焕发新生,进而统一中国!
倒数第二段开头是这样说的:“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这一段和开头的八个大字形成呼应,提倡君主应该敢于做让百姓痛恨的事情,这样百姓就会变弱;反之,如果君主一直听百姓的,做百姓乐意的事情,百姓就变得更强了。
因为“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
意思就是说如果民强,则都不愿意当兵了,军事就会弱。而民弱则反之,军事会强。
这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弊端,打仗真的是卖命,不像现在服兵役这么安全。民强以后不愿意卖命,太正常了。
所以在商鞅看来,最强的国家应该是治下一群穷鬼,想要打仗的时候一呼百应,而不至于招兵处人庭冷落。
再结合开篇八个字“民弱国强,国强民弱。”
商鞅希望君主怎么做?不言自明!
何等狡诈!何等残酷!何等冷血!
法家之所以会有这样危险的认识,其根源在于百姓的学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如果百姓们可以通过学习知识,进而认识到为国效力的伟光正,就可以充分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国家,想不强盛都难。
而这样的强盛,才是真正的强盛。
法家思想在历史上有其地位和必要性,但现在已经到了该淘汰的时候了。
商鞅本质上是一个专制驭民政策的推动者。其政策核心就是“有道之君,务在弱民。”
看过商君书之后,惊城不禁被商鞅思想的狡诈、残酷和冷血深深震撼。
通过如此方式强盛起来的封建王朝,你愿意穿越回去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