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教育读书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作者: 你随意啊 | 来源:发表于2018-05-17 19:29 被阅读0次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一页一页,一字一句,指尖在动,心在动,脑海中前几年的记忆也在蠢蠢欲动。我从不曾想,前几年苦苦找寻的答案,原来都在这本书里。

一.与人相处而为人

《什么是教育》中提到,“教育是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学生可以在与教师的交往中获得学习的自由,而且也只有借助与他人的交往,个人的自由才能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还有对历史经验,人生阅历的分享。大一上学期时,我的成绩不理想。但事实上,那时候我认真地听了老师的每一节课,记下了每一个我觉得有意思的地方,每一次作业也都认真完成。只是期末考试时,对自己太自信,不屑于临时抱佛脚,但最后考试成绩并不好。我发现好多平时逃课很多的同学,或是选到老师给分比较高的同学,成绩都比我好很多。那时候,寝室七个人,六个人得了学校发的助学金,除了我。说不伤自尊心什么的话都是假的。之后我总结出我成绩不好的原因,一是期末没有好好准备考试;二是选的老师给分确实不高。由此转而纠结过程与结果谁更重要以及是否应该把给分高的老师作为选课的指向标的问题上。

大学的气氛很奇妙,似乎每个人都不习惯于这种竞争关系,却又都在这种竞争关系中游刃有余。我特别讨厌这种感觉。我特别讨厌有人在我旁边说某某老师给分比较高这之类的话。我觉得这种话的诱惑应该无异于神话故事里亚当夏娃想要吃苹果的那种感觉。分数高一点很好啊,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心有不甘,还可以得奖学金,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可以做些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也可以让自己以后的简历好看些。这些东西就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意义所在了。

可是这样是不对的啊。

也许大学的上课和考试确实是应该分开考虑的,社会需要的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并且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所以学校的考试是有一定可信度的,所以考试的成绩很重要,可以帮你找到好的工作。而上课认真听讲的意义在哪呢?在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老师上课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输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许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想法,一种观点就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当然,学生自然不会不加分析的就接受老师所说的东西,学生一般都会比较在意和自己的人生经验相关的点,不断地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所以过程和结果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他们强调的方面不一样,过程意味着成长,意味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建立,结果意味着能力。虽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但我还是觉得不能太理想地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样的结论,因为人需要生存,需要尊重,需要与人平等的相处的权利。这些其实是需要平台和能力的。太多人有太多的无可奈何,理想的城邦固然吸引人,可现实的引力才能帮助你站稳脚跟。

雅斯贝尔斯似乎真的很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他也比较提倡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类型,强调平等,强调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潜在力,强调彼此可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以便将自身向别人彻底开放。

实际上人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一片空白的。在慢慢的与家人,与自然间的事物,与社会的接触中,慢慢的受到世界的影响,才慢慢的变成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可又有很多人都在叫嚣,这个世界太黑暗了,这些人太势利了,这社会上的一切都不是自己想要的之类的言辞,颇有些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感觉。可实际上,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和事,你都不能否认,正是你所接触到的这些东西才帮助你成为了你。你只有知道了好的是什么样子,你才想要变成什么样子,你只有知道了坏的是什么样子,你才知道你不想要变成什么样,所以,尝试是人生的一大主题。雅斯贝尔斯也曾提到,“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是什么和能干什么”。你只有把自己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把自己放在与人的关系网之中,你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以及自己想要去的位置。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也曾提到过,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我们才能理解现实,而现实是由事件和关系构成的。

二.此刻的你为你

“而我所理解的过去仅仅是达到学会领悟我是当下的我出场。”

“过去和未来都在现在之中,我要达到现在的深度就必须装备历史的传承和学会如何记忆。”

“避免经由语言看见存在。”

时间在流逝,每一秒的你都是新的你。而因为有了旧的你,才会有新的你。可是在那些记忆之中,旧的你有是什么样的呢?是备受家长老师喜爱的?是乖巧的?是叛逆的?是洒脱的?还是痛苦的?可那真的就是你吗?这便是记忆的神奇之处,待此刻已过,你就再也不会知道过去的你的真实的样子,你所能知道是你用记忆语言标签化的自己。语言是人们历史发展的产物,带有极强的社会性和主观性,即使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脑中,也会是不同的印象,在加以时间的作用,可信度能有几分?

人们通过教育了解历史,汲取前辈先人所留下来的思想结晶,而实际上,这些思想结晶都只能以历史记忆的方式保留下来。记忆是不可靠的。有人曾质疑,人们如今研究的历史实际上都只是在研究文字,而不是真正的客观现实。这个说法有一定合理性,但是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语言是人创造的,如果人是客观存在的,人在历史中是有地位的,那么研究语言必定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也就能帮助我们了解一些真正的历史。不过实际上归根到底,人们了解历史实际上也是为了了解人。理解他人和历史,也就可以帮助自己理解自己和现实,这样就不会受到别人的意志的工具,而真正成为自己。

三.教育需要人的回归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布贝尔说,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所以我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回归。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学生。真正的好的教学从来都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完整。学生学习的也不只是科学文化知识,还有老师作为一个人背后的东西。我生命中遇到了很多的好老师,比如大一文学课的于洋老师,我总是想起的她喜爱文学的那种纯粹,让人觉得那种单纯的爱很神圣,还有她讲到自己可爱的一对儿子时,眼中的欢喜也让人为之动容,又如游泳课的李蔚冬老师,虽然她很凶,但是她的认真负责和对生命的珍视让人不由得喜欢她。她们没有将自己禁锢在课堂教材之中,而是向学生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但不是所有的老师在所有时候都可以始终对教育有一颗虔敬之心,对教育有“绝对”热情。也许刚开始的时候对学科的喜爱和对学生的期望可以帮助老师保持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职业倦怠期的到来,以及一些其他的原因,很多老师都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与学科分离,与学生分离。这时候,老师开始日复一日的扮演者作为老师的角色,将自己封闭起来,学生和老师之间也就形成了一堵墙。这时候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实际上是无效的。因为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活得不像一个人,他们机械地使用着教材,机械地与学生对话,这样使得一切都变得没有意义。

学生也是一样。现如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已经渗透到了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过分地关注考试成绩,关注班上的排名,关注三好生的名额或者是自己的虚荣心而忘记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最佳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有时间认真地的思考,认真的研读经典著作,更多人只是扫过别人写得书评,矫揉造作地写一些虚假的文字,就假装自己已经很厉害。注意力真的是如今的人最缺失的东西。生活的节奏太快,社会发展的步伐太快,每个人都不想落在后面,只能硬着头发前进。

雅斯贝尔斯说:“如果人被迫只顾眼前的目标,他就没有时间去展望整个生命。”所以,不如停下来吧,认真看看手边的书,认真听老师讲讲,这些东西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什么是教育孩子的“选择轮”? 【标题】什么是教育孩子的“选择论”? 【书籍】正面管教养育工具 图片 【0...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一页一页,一字一句,指尖在动,心在动,脑海中前几年的记忆也在蠢蠢欲动。我从不曾想,前几年苦苦找寻的答案,原来都在这...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成,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一、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需要追溯到人生命的本质问题。 人的本质在于不...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知识必须自我认识,自我认识只能被唤醒,而不像转让货物。 在思考中我们可以获得人类发展的最大可能性,不过借助这种思考...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知识框架 2、主要内容及感想 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况,而认为自己比学生优越。这样制定出来的教学...

  • 2020/3/31,《教育的勇气》读书笔记。

    2020/3/31,《教育的勇气》读书笔记。 一,小学教育中,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什么? 小学教育中,比知识教育更...

  • 《跳出教育看教育》读书笔记

    《跳出教育看教育》读书笔记

  • 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①诚信

    读书笔记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180228

    从理性到思辨思维 思辨思维往往是包容性的,而理性本质往往是排他性的。 在教育环境中,从纯粹的思维争论模式转变为更为...

  •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180302

    思辨思维中否定的作用 黑格尔坚持认为主要通过部分地否定(或否认)其明显的成绩,思维才会向前推进。 有时甚至是痛苦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osidftx.html